褚成平
【摘 要】目的 分析結節性甲狀腺腫CT表現,明確其CT特征。資料與方法 收集本院經手術病理證實的3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病例,多結節型18例、單結節型6例、囊腫型12例。多結節型CT的診斷準確率高,表現為甲狀腺內多發類圓形低密度,邊緣清楚,囊腫型密度不均勻,增強后囊壁和結節明顯強化,其強化程度與正常甲狀腺組織同步是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特征性征象。結論 典型的結節性甲狀腺腫CT表現具有特征性,但對單個實性結節與甲狀腺腺瘤的鑒別困難。
【關鍵詞】結節性甲狀腺腫,斷層攝影技術,X線計算機,病理學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結節性甲狀腺腫(nodular goiter,NG)又稱腺樣甲狀腺腫,由單純性甲狀腺腫未及時治療發展到后期,形成的單個或多發結節,它是一種良性增生性疾病,筆者總結了我院經手術病理證實的3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的CT表現,并與病理對照分析,旨在明確其CT特征。
1 材料與方法
36例中,男11例,女25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52歲。采用飛利浦64排128層螺旋CT檢查,檢查方法:所有病例均進行平掃及增強掃描,患者取仰臥位,平靜呼吸下屏氣,掃描范圍包括整個甲狀腺及其周圍淋巴結,自上而下連續掃描,掃描圖像進行軸位、冠狀面及矢狀面重建。
2 結果
CT表現:多結節型18例,表現為病變側多發類圓形,均勻一致的低密度結節影,邊緣清楚,增強后,密度不同程度增高,甲狀腺包膜強化,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單結節型6例,表現為甲狀腺內密度稍減低,內見類圓形低密度影,直徑最大者2.8cm,增強呈不均勻或均勻強化,其外緣可見明顯強化環,其中4例可見斑片狀及殼狀鈣化。囊腫性12例,平掃可見甲狀腺內不規則形低密度區,邊緣清楚大小約1.6—4.8cm。增強后囊壁環狀強化8例,內可見壁結節強化6例,囊內呈島狀強化9例。36例中,CT顯示鈣化26例,15例為斑片狀,5例為點狀,6例為蛋殼狀鈣化。
病理表現: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結節可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部分無包膜,鏡下觀察分為膠質性結節、腺瘤樣結節及混合性結節3種類型,本組病例中雙側22例,單側14例。單側或雙側甲狀腺腫大32例,22例為膠質性結節,8例為腺瘤樣結節,6例為混合性結節,1例伴濾泡樣增生。
3 討論
結節性甲狀腺腫又稱腺樣甲狀腺腫,是由于缺碘或其他原因導致甲狀腺非腫瘤性增生性疾病,是由于促甲狀腺激素的長期刺激,使甲狀腺組織反復增生和不均勻的復原反應所致,CT表現為雙側或單側甲狀腺葉體積彌漫性增大,內可見多發大小不等的圓形或類圓形低密度結節灶,密度多不均勻,部分病灶內可見蛋殼狀鈣化、斑片狀及碎石狀粗大鈣化,增強后病灶呈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強化,但密度仍低于正常甲狀腺組織,部分病灶內可見范圍不等的囊變影,增強后囊壁環狀強化、壁結節強化,囊內島狀強化,是結節性甲狀腺腫較為典型的CT表現。單結節的甲狀腺腫,尤其是出現囊變時,與甲狀腺腺瘤表現一致,不管病灶如何多形,病變側甲狀腺完整。
多發性結節是CT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病理基礎,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1]。結節性甲狀腺腫在病理上膠質性結節、腺瘤樣結節及混合性結節3種類型,筆者通過對本組36例的總結,結合病理及在CT上表現將其分為3型:1.囊腫型,囊性病變表現為類圓形,均勻一致的低或高密度影,邊緣模糊,增強掃描囊壁和結節明顯強化,囊內容物不強化,結節和囊壁與周圍甲狀腺組織同步強化。2.多結節型,腫瘤主要由含膠質較少的增生濾泡上皮組成,呈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性,結節以外的甲狀腺組織密度不均勻或欠均勻,強化不明顯。3. 單結節型,甲狀腺內密度稍減低,內見類圓形低密度影,病變內密度不均勻,強化均勻,強化程度低于正常甲狀腺組織。結節性甲狀腺腫囊性變表現為結節內部液性密度改變,邊界清楚,壞死性密度相對較高。
鈣化在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診斷中有重要的意義,鈣化多出現于甲狀腺腫的結節期,多為為斑片、斑點狀粗鈣化及蛋殼狀鈣化,顆粒狀小鈣化少見。本組36例中有26例可見不同形態的鈣化,其中6例可見蛋殼樣鈣化。
CT增強掃描對觀察甲狀腺內部及其結節的血流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增強后病變表現為環狀強化、壁結節強化,囊內島狀強化,與正常甲狀腺組織強化同步,使病灶更加易于顯示。結節性甲狀腺腫囊腫型囊壁和結節明顯強化,與正常甲狀腺組織同步為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特征性征象[2],本組病例出現1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被膜緊張而完整,增強后甲狀腺邊緣顯示完整銳利,與腺外結構脂肪間隙存在。
結節性甲狀腺腫需與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及橋本氏甲狀腺炎相鑒別:1.腺瘤表現為單發,圓形或橢圓形,內部密度不均勻,邊緣清楚,有完整包膜,周圍腺體常有受壓改變,隨著腺體的增大,可出現囊變、出血或鈣化,鈣化為結節狀或斑片狀,增強掃描后腫瘤明顯均勻或部分強化,囊變區不強化。2.甲狀腺癌表現為病變形態不規則,邊緣模糊不清,常侵犯周圍組織結構,增強掃描實性部分呈不均勻強化。甲狀腺內不規則高密度區內出現混雜低密度灶甲狀腺癌的特征性的密度改變[3]。3.橋本氏甲狀腺炎表現為甲狀腺側葉及峽部彌漫性腫大,邊緣規則銳利,密度均勻,比正常甲狀腺密度低,增強后腺體內有條索或斑片狀高密度灶,鑒別不難。
結節性甲狀腺腫的CT表現與病變發展不同時期的病理生理基礎有關,只有充分認識兩者之間的聯系,理解本病的發展過程,明確其CT特征,提高診斷正確率,并準確評價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但對單個實性結節與腺瘤的鑒別診斷仍存在困難。
參考文獻
張軍,陳仰新,鄒松青.甲狀腺結節CT病理對照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1999(02):25-27.
黃參南,黃松,李燁,陸勇英.增強CT掃描在甲狀腺腫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1(08):598-600.
金征宇,龔啟勇.醫學影像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