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霞 隋麗紅 賀常鑫 郝艷艷 湯育

【摘 要】目的:為了研究富血小板血漿(PRP)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軟骨的修復作用。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之間收治的9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9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進行實驗研究,每組各45例。研究組采用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對照組采用透明質酸鈉注射治療。通過治療結果,比較兩個實驗組治療前后骨關節炎指數、治療結果的有效率以及新生軟骨組織占軟骨損傷面積的變化情況。結果:通過12個月的治療觀察,研究組和對照組的關節炎指數都有所降低,而研究組的變化要更加明顯;從治療的有效率來看,研究組的總體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體有效率為71.1%;術后研究組新生軟骨組織占骨損傷面積要比對照組更大,總體來看,研究組的治療效果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富血小板血漿應用在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中,能夠極大的降低關節炎指數評分,促進軟骨組織的修復,治療更加有效,可見,在臨床治療中更有實際意義。
【關鍵詞】膝關節;關節炎;關節軟骨;富血小板血漿
隨著社會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得到了極大的延長,各種疾病的發生幾率越來越高,其中由于創傷和代謝等原因導致的膝關節損傷病變,導致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關節炎問題成為一種常見膝關節疾病,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骨關節疾病在老年人群當中的發病率最高,在60歲以上的患者中,有一半左右的患者都有骨性關節炎問題。現階段對于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早期骨性關節炎一般都是通過減輕關節的負重,鍛煉關節肌肉,注射透明質酸鈉等方式進行治療,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要通過手術置換等方式進行治療。近年來,骨關節患者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多為年齡較高的人群,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很多禁忌以及術后并發癥的預防,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難度越來越大。富血小板血漿在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是一種新方式的突破,富血小板血漿在激活之后能夠釋放很多生長因子,對軟骨組織有較強的修復作用,隨著對富血小板血漿的深入研究,富血小板血漿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應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并沒有廣泛應用。富血小板血漿獲取更加容易,而且價格相對較低,應用的可行性非常高,但是富血小板血漿的治療方式仍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本文主要對富血小板血漿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軟骨修復中的治療效果和作用進行研究,以某院90例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間收治的90例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56例,年齡在45-59歲之間,平均年齡(51.4±2.5)歲,排除膝關節外傷、嚴重血管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服用抗凝劑患者,將9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45例,研究組注射富血小板血漿治療,對照組注射透明質酸鈉治療。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局部注射0.5%利多卡因5 mL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局部注射2 mL透明質酸鈉治療;研究組關節腔注射6~7 mL富血小板血漿治療,兩組均每兩周注射1次。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治療有效率、治療前后、新生軟骨組織占軟骨損傷面積百分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研究組、對照組骨關節炎指數評分分別為(45.3±2.4)分、(45.2±2.7)分,治療后12個月分別為(15.8±1.4)分、(30.2±2.3)分,研究組關節炎指數評分明顯降低;研究組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總有效率為93.3%(42/4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1%(32/45);術后2周、4周、8周,研究組新生組織占軟骨損傷面積的百分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富血小板血漿最早是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時,發現提取的血漿中富含血小板,具有多種生長因子,富血小板血漿概念是在1993年被提出的,在1997年被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主要用于外科止血治療中,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富血小板血漿是用離心的方式,從全血中提取出的帶有血小板因子的血漿,血小板濃度較高,經過激活作用會產生多種生長因子,對人體組織的生長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最初以一種凝膠的形式被應用在外科止血中,而隨著對富血小板血漿的深入研究,發現富血小板中富含多種生長因子,這些生長因子對人體組織有很好的修復作用,本身帶有很強的生成、分化以及清除的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因子對軟骨組織的修復有極大的幫助,而軟骨組織的生長是骨科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的前提條件,因此富血小板血漿應用在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中可行性很大。
富血小板血漿中能夠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主要因子是TGF-β1因子,TGF-β1因子被稱為轉化生長因子,可以調節組織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其中的TGF能夠幫助軟骨組織細胞形成細胞外基質,保護軟骨組織,同時,該因子還可抑制細胞基質的代謝活性,富血小板血漿能夠促進細胞的分化代謝,有效降低軟骨組織細胞的死亡,而且富含這種生長因子的血漿應用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對關節中的內源性透明質酸有很好的合成作用,促進質酸物質分泌,起到潤滑、保護關節軟骨組織的作用。除了生長因子對軟骨組織本身的直接作用,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富血小板血漿中各因子之間也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富血小板血漿激活后釋放因子的過程中,這些因子之間相互作用,共同促進軟骨組織的修復。要注意的是,富血小板血漿的濃度對治療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如果血漿中的血小板濃度過低,對軟骨組織的作用效果不高,如果濃度過高,反而會抑制軟骨細胞的生成。但是也有學者質疑過這種結論,認為血小板濃度與生物反應之間的關系呈正相關。
總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關節軟骨組織的損傷,再加上患者年齡較大,本身的細胞代謝與修復能力越來越弱,會導致骨關節的病情進一步加重,不僅帶來了很大的病痛感,也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最好是在早期進行,2008年富血小板血漿被應用在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種治療方式越來越被研究人員重視。本文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富血小板血漿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具有很好的促進修復作用,有效率較高,可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英杰, 王上增, 程韶,等. 富血小板血漿聯合雙平面楔形開放截骨術對前內側磨損膝關節軟骨的修復作用[J]. 實用醫學雜志, 2019(20).
[2]龐成龍, 顏世昌, 陳暉. 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J]. 骨科, 2019, 010(002):167-172.
[3]張皖茜, 李亞東, 范建楠. 富血小板血漿在膝關節骨關節炎中的應用[J]. 當代醫學,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