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呢?下面,筆者將從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培養學生提問的習慣等角度出發,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關鍵詞:行為習慣;傾聽習慣;提問習慣
習慣是一種力量,是一種能量。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又確實存在,確實在起著作用。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說:如果孩子能夠在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他便會將追求知識、努力學習當成生活。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呢?
首先要從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一年級學生剛剛踏入學校,對于一切都是陌生的,而這種陌生也是對學生重塑的開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就應該抓住這個陌生的契機,好好培養學生坐、立、行走、握筆、拿書等習慣。培養學生這些習慣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范,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范。對于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揚為主。一年級小學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師應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雖然小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扎根、結果。這些習慣的養成對于以后學好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入學的第一周時間,教師可以明確提出相關的要求,在課堂中通過示范的方式去規范動作,通過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后面的幾周時間,強化鞏固、及時表揚,樹立榜樣。在持之以恒的訓練下,學生在第一學期的時間就基本能讓這些規范成為習慣了。
其次是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傾聽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不會傾聽就學不好數學。所以說,在活躍的數學課堂里,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老師、同學)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如果不會“聽”,就不能學會思考。可見,“聽”是很重要的,“聽”的習慣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要能在傾聽中接收數學信息。作為數學老師可以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一些“聽”的小游戲,訓練學生聽的意識。還要善于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去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有聽的欲望。然后正確地引導學生怎么聽,聽什么,教給他們聽的方法。
再次是培養學生提問的習慣。俗話說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思維就不可能提出問題。對于剛剛學習數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非常困難但是又尤為重要。這個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成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一部分學生會在三五年之內都還不能主動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的習慣。要使學生獨立思考,首先要選擇好適合學生獨立思考的材料。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般來說,教師提出問題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學能很快舉手回答,但為了照顧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應多留一些時間讓人家思考,待已有相當多的同學舉手后,再根據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回答。有時讓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回答,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有什么困難,以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想問題。要注意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可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一些性格內向、不愿在大庭廣眾之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同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其實提出問題有時比解答問題更重要,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學生提出問題是從所學知識中,尋找矛盾和疑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種提問能力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可能產生新的見解,有了見解就會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產生新的思考,從而使學生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只要老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善于創設情境,對于主動提問的同學耐心地引導,積極地鼓勵,那么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也就不再困難,久而久之學生也就養成了主動思考的習慣。
一年級,是數學學習習慣養成的開端,又是小學階段數學習慣形成的關鍵時間點。有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而這些習慣的養成將會影響學生今后一生的學習效果和幸福指數。所以,數學老師要從一年級入手,耐心、細心、有恒心地把學生數學習慣的培養貫穿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
參考文獻:
[1]劉祖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J].小作家選刊,2017,000(014):262.
[2]江曉霞.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中教版,2017,000(02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