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漪 馮星光



摘要:近年來網絡安全事件頻發,網絡安全威脅層出不窮,網絡與信息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對網絡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滿足國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需要,防范網絡安全風險,設計了信息網絡安全全過程管理平臺。該平臺通過強化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安全管理、實現安全指標自動化告警處置等,提升了國網公司信息網絡安全全過程管控水平,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全力支撐公司安全業務需求。
關鍵詞:信息網絡;網絡安全;安全管理;技術架構
0 引言
近期,國網公司召開會議確定了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為戰略目標,明確走符合中國國情的能源轉型發展道路,以堅強智能電網為基礎平臺,強化網絡互聯互通和先進信息、通信、控制技術的應用,全面建設能源網架體系、信息支撐體系、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構建具有泛在互聯、高效互動、智能安全防護等特征的智慧系統。《2020年電網信息化項目儲備指南》中提出,信息安全的儲備目標是“滿足泛在電力物聯網全場景網絡安全體系建設需求,開展自主可控安全裝備研發及試點驗證,全面提升紅隊攻擊滲透能力,藍隊人員的監測處置能力和自動化防御能力。
根據國網公司的工作戰略目標和項目儲備指導要求,為防范網絡安全風險,亟需開展信息網絡安全管控建設工作。通過強化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安全管理,實現安全指標自動化告警處置等,強化國網公司全過程信息安全管控水平,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礎上,滿足安全防護業務需求。
1 系統原理及內容
1.1? ? 系統原理
信息網絡安全全過程管理平臺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
(1)展現層:主要提供信息系統上線安全管控、安全指標全鏈路告警以及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2)業務層: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控服務、安全指標全鏈路告警、關聯分析服務以及漏洞流程管控服務等。(3)數據層:主要用于統一存儲漏洞管控數據、告警分析數據、告警跟蹤數據以及信息系統管控數據等,并通過內網郵件系統和短信平臺及時反饋業務申請進度。(4)基礎平臺:主要包括MySQL數據庫、Linux服務器、Tomcat應用服務器。(5)外部系統:主要集成了內網郵件系統、統一權限系統和短信平臺。
1.2? ? 系統內容
(1)對接入的系統進行漏洞掃描,檢查應用中存在的漏洞并進行修復,以提高應用程序的整體安全性。檢查安全補丁安裝情況,進行補丁修復。(2)通過對系統的安全掃描,獲取系統相關資源信息,生成系統環境報告,并與相關資源進行對比,合理分配安全資源。(3)提供變更安全評估、分析功能,生成評估報告,并及時開展信息登記與更新工作。(4)安全指標全鏈路告警分析,設計安全指標全鏈路告警分析功能。(5)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具體內容包括漏洞上報模塊、漏洞驗證模塊、漏洞下發、漏洞整改、漏洞復核等。
2 系統功能
2.1? ? 技術架構
信息網絡安全全過程管理平臺技術架構如圖2所示。
平臺前端使用vue、jQuery等主流框架進行開發,支持Html5、CSS3規范和jTopo開源框架。后端服務使用SpringBoot框架進行開發,主要用于平臺各模塊數據開發;部分組件采用前后端分離的開發方式。接口使用HTTP Restful方式進行開發。
2.2? ? 功能架構
信息網絡安全全過程管理平臺功能架構如圖3所示。
(1)系統上下線管理:對需要接入的業務系統,提供業務系統上下線申請并提交至管理員進行審核等功能。(2)系統漏洞掃描:通過掃描工具對接入的系統進行自動掃描,出具掃描結果。(3)滲透測試:對安全資源進行滲透測試。(4)漏洞補丁管理:提供補丁庫的維護與管理功能。(5)重大變更管理:對發生重大變更的業務系統資源進行管理。(6)資源分配管理:根據掃描結果,選取資源。(7)數據清除歸檔:提供已下線的系統數據清除功能,并對相關信息歸檔保存。(8)權限回收。(9)安全指標配置:針對網絡安全分析室建設、S6000看板以及安全技防工具實用化等方面考核指標,提供指標配置與維護功能。(10)指標工單管理:提供指標工單新建、搜索工單、指標工單處理情況跟蹤等功能。(11)漏洞上報:紅隊申請人根據已通過的備案申請單,開展漏洞掃描工作并將掃描結果進行上傳,并發送至電科院負責人進行審核。(12)漏洞審核:電科院負責人對結果進行審核驗證,并對掃描結果信息進行審核操作,審核通過后提交至省信通。(13)漏洞下發:系統根據審核通過的掃描結果,自動生成漏洞整改通知單,根據設備IP自動關聯整改負責人,利用系統的自動下發和手工下發功能,將整改通知單下發至設備負責人,并通過郵件的方式通知相關人員。(14)漏洞整改:設備負責人收到漏洞整改通知單后,根據整改單的信息,對設備漏洞進行整改與修復,整改完成后在系統中反饋提交至電科院。(15)漏洞復核:電科院負責人收到漏洞整改結果后,對設備漏洞進行復測,確認問題是否整改完成,如未整改完成,則退回重新整改。
3 結語
國網公司通過信息網絡安全全過程管理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實現了安全指標的自動化告警,并形成了流程化工單管理制度,為告警處理情況提供了跟蹤依據。同時,通過開展紅藍隊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實現了對全網漏洞的跟蹤功能,全面優化提升了信息網絡安全。
收稿日期:2020-07-04
作者簡介:唐漪(1987—),女,安徽合肥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利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