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邱勝
聽說省里的高血壓專家要來衛生院,赫章縣野馬川鎮十幾位患者早早趕來等候,希望得到專家問診。
赫章縣作為畢節市3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醫療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群眾看病貴和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存在,成為當地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
在赫章,百姓有高鹽、高脂的飲食習慣,伴有嚴重心臟疾病、腎功能衰竭和腦卒中的高血壓患者較多,很多高血壓患者還伴有低血鉀、痛風、血尿、風濕等癥狀。
“防治任務十分艱巨。”“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科創科主任、貴州省高血壓診療中心主任、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高血壓科主任余振球說。
3月23日一大早,記者跟隨余振球來到赫章縣野馬川鎮中心衛生院,看到一樓大廳里坐了十幾位老年患者。
聽說省里的高血壓專家要來衛生院,他們早早趕來等候,希望得到專家問診。
看到患者滿臉焦急,余振球當即坐下詢問患者,并安排醫務人員為患者量血壓,做心肺聽診。
為減少語言溝通障礙,他特意把語速放慢,聲音提高。
“你多大了?”
“什么時候得的高血壓呀?”
“年輕的時候測過血壓沒有?”
余振球接連看了4位患者,血壓都很高,并伴有嚴重心血管疾病和相關癥狀。
于是,他對野馬川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安順繪提出:“這些患者必須盡快安排住院詳細檢查、及時治療,并聯系赫章縣人民醫院轉診治療。”
“我家里事情還很多,就不去住院了。”一位女性患者說。
余振球說:“你現在爬門口這個坡都費勁,血壓170/100mmHg,這種情況是十分危險的,要趕緊聯系家里人,盡快到縣人民醫院去好好檢查,好好控制血壓,治療心臟病。”
針對看病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余振球在座談會上和參會人員積極探討,尋求解決辦法。余振球希望醫務人員能在鄉鎮與社區看好病,而不是讓當地百姓什么病都要跑到縣級甚至以上醫院。
醫者仁心,余振球的責任心感染著座談會上的醫務人員,他們紛紛表示:“要向余教授學習,為百姓看好病。”
當天下午兩點,余振球來到野馬川鎮上街村村民家里開展上門問診。
這是一位40歲女性患者,高血壓病史7年,當場測血壓130/90mmHg。
隨后,余振球開始追根溯源詢問患者病史,并帶領學員進行了一次門診教學。
“高血壓要查原因,既要詢問血壓升高的時間,也要詢問既往血壓情況。”余振球邊看病邊教學。
余振球表示,簽約醫生、患者、家屬都要有保存醫療資料的意識,并叮囑在場醫務人員,要認真完善高血壓患者常規13項檢查。他說:“患者沒有做的或近期做過但結果異常的,要完善或及時復查。”
在合理用藥方面,余振球現場逐一講解降壓藥物的6個規律,患者家屬記住了余振球的講解:“一起床就要囑咐患者吃降壓藥,如果是一天吃兩次的藥,下午4至5點鐘就要服用第二次。”
在患者家中,他還分析了貴州鄉鎮衛生院的現狀和發展方向。他說,貴州省高血壓診療中心需加大幫扶力度,但條件是院長要親自看病,必須做業務型院長,帶頭學習、進步,這樣才能走出困局。
在教學查房結束后,余振球應邀為赫章縣鄉鎮(社區)醫療機構脫貧攻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骨干講解高血壓分級診療的內容與流程。
余振球先在會場診治了一位患者,進行現場教學,示范如何規范診療高血壓。他為學員分析患者的疾病發展和降壓藥物治療機制,建議嚴格低鹽低脂飲食,適當健康運動,完善高血壓常規檢查后調整降壓方案。
余振球通過案例講解理論知識,使學員們記憶更加深刻。此外,他還穿插講解了在別的鄉鎮(社區)衛生院教學查房的實際情況,以問答互動、風趣幽默的方式進行授課。
“不需要高端的儀器,也不需要高精尖的知識,就是通過基本的問診、規范的病史采集就能給患者把病看出來。”這是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聽課后的直觀感受。

余振球教授(前排左二)到赫章縣野馬川鎮衛生院開展教學查房。(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邱勝 攝)
當天下午3點30分,余振球在赫章縣人民醫院心內科進行教學查房,查看了5位患者。
一位45歲女性患者,因胸悶、氣短1年,加重伴咳嗽、咳痰7天入院。
“患者入院時血壓180/100mmHg,血鉀1.88mmol/l,考慮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原醛癥)。”管床醫生認真匯報著病歷。
余振球在核實病史后了解到,患者頭痛、夜尿增多6至7年,1年前第一次測血壓比較高,并查出血鉀低。
查看患者腎上腺CT結果,余振球發現患者左側腎上腺有腺瘤,認為從癥狀、血鉀和腎上腺CT等檢查結果來看,應高度考慮原醛癥,須盡快完善卡托普利抑制試驗,做好定性診斷。
同病房的另一個患者的兒子,聽了余振球的查房后,懇請他為自己的母親看病。這位患者是一位67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心悸4年,病情加重1周入院。心臟彩超提示二尖瓣輕度狹窄伴重度反流,三尖瓣、主動脈瓣輕度反流,左室內徑46mm……
“這是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的臨床癥狀。”余振球看了看病歷說,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早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很急、很重,因為心臟前負荷突然增加,心臟代償不了。但左心室擴大后癥狀就會緩解,變成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甚至可以一段時間內無癥狀。而到了病程晚期,會再次出現心功能衰竭,病情就很危重了。
余振球說,貴州大心臟患者特別多,心衰的患者也很多,很多都是出現急性心力衰竭才會來住院,住院靜脈給藥治療效果好,癥狀好一點就出院。出院后口服藥物效果不好,過一段時間又要來住院,甚至整個冬天都在醫院折騰。
對此,余振球建議這類患者要延長靜脈給藥的時間,等胃腸道癥狀緩解,口服藥物能較有效地吸收后,再停用靜脈藥物。“這樣患者住院次數就會減少,醫院就診壓力也能得到緩解。”余振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