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蘭
(崇左市人民醫院,廣西 崇左 532200)
本文旨在研究循證護理應用到有創呼吸機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以于我院神經外科就診的89例腦出血患者術后使用有創呼吸機為對象展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神經外科就診的腦出血患者術后使用有創呼吸機89例視為對象,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5例)。對照組:男30例,女14例,年齡45-77歲,平均(58.31±3.04)歲;觀察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43-79歲,平均(60.02±3.18)歲。比較兩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兩組使用同一廠家和型號的呼吸機進行有創呼吸機治療。對照組:包括適當體位的取得、呼吸機參數的設置、口腔的清潔、血壓的監測、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及心率的監測等。觀察組:觀察組進行循證護理。
1.2.1 發現護理問題:要求護理人員結合臨床護理經驗總結有創呼吸機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護理問題。
1.2.2 尋找循證護理依據:要求護理人員針對總結的護理問題查閱資料,并以查閱的資料為依據分析護理問題,同時還要與臨床護理經驗及患者病情相結合,制定護理計劃。
1.2.3 實施過程:①護理人員要將呼吸機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還要將氧濃度(21%-100%)、吸氣時間(0.1-5.0 s)、壓力支持(0-60 cmH2O)、潮氣量(5-3000 mL)、通氣模式(A/CMV模式)、峰壓(0-80 cmH2O)等呼吸機參數設置好,呼吸敏感度與壓力上升時間這兩個參數可自動調節,也可手動調節。②護理人員要給患者病房消毒,也要給相關設備消毒,進而確保所有操作都是在無菌環境中進行;還要找到院內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以防院內感染。③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對口腔進行清潔,還要進行pH檢測,如果pH值<7,使用NaHCO3溶液清潔口腔,如果pH值>7,使用硼酸溶液清潔口腔。④如果患者長期臥床,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更換體位,以防出現相關肺炎并發癥。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進行定期收集,對病原菌類型進行檢測,并指導患者服用藥物。⑥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營養充足,以防出現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對比各組的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及相關性肺炎發生率。
1.4 數據處理。以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PaCO2比對照組低,PaO2比對照組高,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明顯(P<0.05),見表1。

表1 比較各組的PaCO2、PaO2及相關性肺炎發生率
腦出血實際上就是血管內的血液外溢進入顱腔侵襲腦部引起的出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1]。臨床在對該病進行治療時,一般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及時手術治療,術后使用通常使用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所以,在給患者提供有創呼吸機治療時,要為患者提供高效的護理干預。
近些年,循證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多,該護理模式打破了傳統護理模式的被動遵醫囑,要求護理人員主動思考并總結護理問題,以科學的研究證據為依據所展開的一種護理模式,既優化了護理內容,也解決了患者的護理問題和治療問題,最終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效果[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PaCO2(47.64±5.62)和相關性肺炎發生率(2.22%)比對照組(51.82±4.43、18.18%)低,PaO2(70.63±5.46)比對照組(64.47±6.85)高,差異均明顯(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翁佰琴[3]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護理人員以患者病情為依據對呼吸機參數進行調整,使患者的肺通氣功能得到了改善,再加上對患者實施口腔護理后,防止了肺部感染。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應用到有創呼吸機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利于PaCO2和PaO2的改善,也利于相關性肺炎的減少,應當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