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凌燕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山東 聊城 252600)
突發性聾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考慮與內淋巴水腫、自身免疫異常有關。因此,臨床中常用糖皮質類固醇藥物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耳聾、耳堵塞、輕微眩暈癥狀[1]。地塞米松作為長效甾體類糖皮質激素,具有促進局部循環、消炎、止痛、止癢、抗水腫、抗過敏作用[2]。本文分析了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聾的臨床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突發性聾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尾數的單雙數,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對照組:男17例,女20例,年齡32-59歲,平均(39.75±3.74)歲。左耳15例,右耳22例。伴隨癥:耳鳴9例,眩暈10例,耳堵塞感18例。研究組:男19例,女18例,年齡35-67歲,平均(42.37±3.59)歲。左耳20例,右耳17例。伴隨癥:耳鳴12例,眩暈10例,耳堵塞感15例。比較兩組患者病程、聽閾、伴隨癥等自然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均為單耳發病,首次發病;②經純音測聽檢查,顯示突發性聾;③發病時間14d以內;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地塞米松禁忌癥者;②合并近期曾服用過糖皮質激素者;③合并惡性腫瘤或代謝障礙者;④合并其他耳科病變。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銀杏達莫注射液、甲鈷胺注射改善微循環,同時營養神經。對照組給予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廠家: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國藥準字H31021399;規格:1 mL:5 mg×10支)治療。排空注射器空氣,抽取0.5 mL地塞米松注射液,使用苯酚實施耳膜表面麻醉,向中耳腔中注入注射液,用藥后叮囑患者以患耳側向上,仰臥30 min。間隔3d注射1次,共注射4次。研究組給予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療。藥物規格與廠家與對照組一致。排空注射器空氣,抽取0.5 mL地塞米松注射液,于患耳后方向上約1/3處,向外耳道后上方斜向進針,感受到針頭與骨面接觸時,立即停針,推入注射液。間隔3d注射1次,4次為一個療程。
1.3 評價指標。⑴分別于治療前后30 d,對患者實施純音測聽檢查,記錄患者不同頻段(125-250 Hz、125-500 Hz、500-2000 Hz、4000-8000 Hz)的聽力平均閾值。⑵比較兩組患者給藥后出現局部疼痛、注射部位色樣改變、眩暈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研究數據運用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s)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頻段聽力改善情況對比。研究組在12 5-250Hz、125-500Hz、500-2000Hz、4000-8000Hz等頻段的聽力閾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不同頻段聽力改善情況對(±s)

表1 不同頻段聽力改善情況對(±s)
?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研究組發生局部疼痛、注射部位色樣改變、眩暈等不良反應的幾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地塞米松用藥8h后可達血漿濃度峰值,與其他皮質激素相比,該藥的血漿蛋白結合率更低,可避免自由基損傷耳蝸。對于突發性聾的給藥方式,有全身給藥、局部給藥兩種途徑[3-5]。血-迷路屏障(BLB)對于內耳功能正常運行作用顯著。BLB可選擇性濾過大分子蛋白,并使微量元素與其他營養成分在體內形成梯度差。受到該屏障的影響,對突發性聾患者實施全身給藥時,藥物無法通過BLB,效果不甚理想。同時,該藥經全身給藥后可出現明顯的副作用,伴隨有停藥反應,不適用于高血壓、糖尿病、潰瘍性疾病及孕婦的治療中。因此,臨床考慮以局部給藥方式治療[6-8]。靜脈注射、耳后注射、鼓室內注射為局部給藥常用的三種方式。有報道指出,與全身給藥相比,鼓室內給藥可明顯降低藥物副作用,但該方法中耳感染風險較高,且進入內耳后,藥物濃度不可控,治療效果不甚穩定,故在臨床實踐中有一定局限性。作為近年來新興的給藥方式,耳后注射可直接避開BLB,經乳突及耳后靜脈直接進入乙狀竇,在內淋巴囊中擴散。同時,該藥還可經內耳血管束及淋巴管束滲透進入內耳,優化治療效果。與鼓室內注射相比,耳后注射可有效控制給藥濃度,治療穩定性較高[9-11]。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注射地塞米松治療,但對照組采用鼓室內注射方式,研究組采用耳后注射方式,結果顯示,研究組在125-250 Hz、125-500 Hz、500-2000 Hz、4000-8000 Hz等頻段的聽力閾值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與鼓室內注射用藥相比,耳后注射能有效發揮藥物效果,還能減少對耳道的損傷,對于改善聽力狀態的效果更優。同時,研究組發生局部疼痛、注射部位色樣改變、眩暈等不良反應的幾率低于對照組(P<0.05)。耳后注射可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安全性高。在本次研究中,耳后注射患者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表現最明顯,考慮與耳后軟組織較少有關,在臨床應用中,可對耳部先實施局部麻醉,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耳后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改善突發性聾患者的聽力狀態,且操作簡便,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