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紅,段煉,李紅英,楊曉媛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醫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兒科中常見疾病之一,為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研究調查顯示,我國小兒支氣管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近十年來已上升約32%,并且大部分哮喘病情控制不理想,病情完全緩解者僅占2.5%。引發該病的因素較多,如地域、遺傳、環境、體質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疾病譜的變革,環境因素對兒童支氣管哮喘的影響越來越大。大氣中揮發性有害物質刺激氣道,直接或間接使氣道產生氣道炎癥及變態反應,從而引發哮喘的發生乃至進一步演變[1-2]。治療上以藥物控制病情發展為主,其中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臨床中應用占主導。本研究就舒利迭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開展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6-13歲,平均(6.2±0.6)歲,病程4-24個月,平均(16.24±1.8)個月。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13歲,平均(5.4±0.5)歲,病程6-22個月,平均(15.37±1.6)個月。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基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組患兒在解痙、平喘、抗炎、鎮咳等治療基礎上,對照組孟魯司特鈉口服(四川大冢制藥,國藥準字為 H20131002)進行治療,4mg/次,晚一次。觀察組聯合吸入舒利迭(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國藥準字H20150323),50μg/100μg,早晚各一次。可根據患者病情酌情加減藥量,治療時間均為8周。
1.3 觀察指標。監測兩組患兒肺功能情況包括FEV1、FVC、PEFR,觀察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以SPSS 22.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例數)采用χ2檢驗。
如表1-表4,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體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及時予以相應的對癥處理。
小兒支氣管哮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歸屬于異質性疾病的范疇,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胸悶、咳嗽等,常于夜間發作或者加重。目前其發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多認為是與免疫、遺傳、環境、內分泌等一種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導致[3]。當遇到食物、藥物、環境中變應原等刺激時,往往會成為誘發該病急性發作的啟動因素。由于本病反復發作,治療周期較長,而患者年齡較小,臨床配合度往往較差,導致該病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質量。治療上目前尚未特效藥物,主要以控制緩解臨床癥狀,恢復患兒正常生活及學習狀態。臨床上主流治療方案主要包括控制類藥物(需長期使用)及緩解類藥物(按需應用),常用藥物有舒利迭、孟魯司特鈉等。其中孟魯司特鈉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其效能較強,通過抑制白三烯與受體的結合,減少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的浸潤,從而降低炎性細胞對氣道壁的刺激,改善肺功能,有效控制哮喘癥狀[4]。舒利迭是β2受體激動劑與糖皮質激素的復合制劑,其成分莎美特可有效緩解氣道痙攣,舒張氣道平滑肌[5-8],氟替卡松可以減輕炎性物質活化程度,抑制對炎癥細胞滲出,增強抗炎作用,有效降低氣道過敏反應[9-11]。舒利迭為吸入性給藥,可快速到達病所,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中將舒利迭聯合孟魯司特鈉為治療方案觀察其對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結果發現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總體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舒利迭聯合孟魯司特鈉可改善肺功能,臨床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進一步應用。
表1 兩組患者FEV1(L)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FEV1(L)情況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FVC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FVC情況比較(±s)
?
表3 兩組患者PEFR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PEFR情況比較(±s)
?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