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紅華,胡文芹
(1.枝江市人民醫院 麻醉科,湖北 枝江 443200;2.枝江市人民醫院 輸液大廳,湖北 枝江 443200)
近年來,存在上肢病癥的患者較多,其致病因素為病癥因素、外傷因素等所導致,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在上肢類病癥的治療方法中,主要需要手術治療[1]。而在術前的麻醉方法中,主要使用傳統解剖定位來定位神經位置,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傳統解剖定位的應用效果相對較低,而隨著當前醫療衛生技術的發展,可利用超聲技術引導,然后對并叢神經進行阻滯麻醉,應用價值較之傳統解剖定位更高。本次對照實驗中,詳細分析了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在上肢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9年4月至12月收治的45例上肢類病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且需要接受上肢手術治療,符合入組標準,不存在精神類病史、禁忌史等。并在入組后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將患者隨機分配為參照組和研究組,例數分別為22例、23例。參照組中男10例,女12例,年齡24-58歲,平均(41.36±1.74)歲;研究組中男18例,女5例,年齡28 77歲,平均(64.28±2.5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較大差異,具備可比性(P>0.05)。
1.2 方法。對參照組患者實施傳統解剖定位。但在治療前,協助患者保持仰臥位姿勢,麻醉師使用左手尋找穿刺位置,右手持穿刺針于患者中斜角肌、前斜角肌間隙進行垂直穿刺,在穿刺到達指定位置后固定針頭,并進行回吸觀察,確認其不存在積液或積血,檢查無誤后開始進行麻醉藥物注射[2]。研究組使用超聲引導下臂叢阻滯麻醉。該組內實驗超聲設備使用西門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將頻率設定為8-10 MHz,在套入無菌套后開始實驗。在超聲技術的引導下尋找最佳入路位置,并保持傾斜45°角進行比叢神經穿刺,隨后注入麻醉藥物。
1.3 觀察指標。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使用麻醉效果、治療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以SPSS 23.0作為本次實驗的統計學處理工具,麻醉效果中的麻醉起效時間、鎮痛持續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均使用(min)表示,治療有效率應用(%)表示。如數據間有統計學意義,則表示為(P<0.05)。
2.1 麻醉效果對比。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鎮痛持續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等麻醉效果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麻醉效果對比
2.2 治療效果對比。使用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的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顯著優于傳統解剖定位,且數據間存在較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2。

表2 治療有效率對比
上肢手術是外科常見手術之一,可對存在上肢病癥的患者進行有效治療。對患者實施手術前的麻醉過程中非常重要,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感,促進手術順利完成。在上肢手術中,麻醉方式主要有傳統解剖定位麻醉以及當前比較先進的超聲引導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就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后者應用效果顯著優于前者[3]。麻醉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應用麻醉藥物對患者感覺神經進行暫時性的阻滯,使得患者感覺不到疼痛,以此來提高手術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醫療衛生領域發展得到了長足進步,使得多種疑難雜癥的治療有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在檢驗醫學方面。、任何病癥在未能準確確診前均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而在確診后可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上肢麻醉也是如此。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中的關鍵環節便是超聲引導[4]。麻醉過程中,通過超聲影響引導,能夠清晰的觀察到患者的臂叢神經,使得選擇神經并麻醉神經變得更加直觀化、簡單化。同時,超聲引導下的麻醉也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人體上肢中,除骨骼、肌肉外,還存著錯綜復雜的神經、血管等,通過超聲引導下的直接觀察,使得麻醉醫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尋找到最佳麻醉位置,并實施麻醉。傳統解剖定位麻醉方式主要是通過對患者上肢進行開口解剖來尋找并定位神經。由于此類麻醉定位方式需要對患者實施較大的開口,同時也極有可能傷及患者其他神經、血管等,從而對可能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5-7]。
本次實驗中所使用的超聲設備為西門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在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測時會將頻率嚴格設定在1-20MHz范圍內,要知道過高的超聲頻率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將其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可以進一步提高安全性[8-10]。此外,由于患者病癥情況均有所不同,因此麻醉難度也不相同,如若患者比較肥胖,那么其上肢脂肪層較厚,若采用傳統手術解剖定位來進行麻醉,極有可能會提高風險性[11-14]。但應用超聲引導來定位臂叢神經則不受該因素影響,依然可直接對患者上肢進行探查并實施麻醉,同時,除肥胖外,患者也有可能存在意識不清、上肢創傷、腫瘤等不確定情況,但超聲設備人仍然可以進行詳細探查,由此可見,該技術應用范圍廣,效果更佳。
據本次實驗結果來看,研究組麻醉效果、治療有效率均顯著優于參照組,且數據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據此來看,對需要接受上肢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適宜在臨床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