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語語法研究的互動語言學方法論啟示

2020-09-01 02:22:14劉鋒張京魚
山東外語教學 2020年4期
關鍵詞:理論語言分析

劉鋒 張京魚

(1. 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報編輯部,陜西 西安 710061;2. 西安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1)

1.0 引言

中國語言學傳統上并無語法學這一研究領域,漢語語法學肇始于清末《馬氏文通》,迄今僅百余年。在此期間,學界對漢語語法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1)宏觀層面上的梳理和反思,如龔千炎(1987),邵敬敏(1990,2011),陳昌來(2002)等史論結合,對20世紀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做了較為充分的概括;陸儉明、郭銳(1998)分析了漢語語法研究在理論和應用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研究策略;袁毓林(2001,2003)討論了語言學研究范式轉變背景下的多層面互動的漢語研究。(2)微觀層面上的專題實證研究,包括從具體詞類到特定句式,從詞法形態到句法結構,從短語類型到句子篇章,從固化結構到共時語法化系統,以及語法范疇、語法意義、語法功能、語法結構的生成機制及其理據等??梢姡浴恶R氏文通》發表以來的學術發展歷程中,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基本上處于中國語言學研究最活躍、最具前沿性、成果最為豐富、同時也是爭議最為突出的領域。這種情況在當下的漢語語言學研究中顯得更加鮮明(施春宏、李晉霞,2014:80)。有學者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馬氏文通》發表以來的漢語語法研究存在著某些重要失誤,如“普世語法觀”“語法中心論”“重語輕文和重音輕字情結”,以及“‘科學主義’迷信”(潘文國,2000)。但這種認識同時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和批評(如韓景泉、閻勇,2002;伍雅清,2010)。

我們認為,在學科草創時期,運用西方語言學理論和方法來研究漢語,建立相應語法理論體系不失為權宜之計,但將漢語語法現象訴諸印歐語理論,這一方法論上的局限性卻嚴重制約了漢語語法研究發展的高度和速度。近年來,盡管基于漢語語言事實作出的理論思考逐漸浮現并顯示出巨大潛力,無論是理論的探求還是事實的挖掘,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較以前有很大發展,如沈家煊(2016)提出“名動包含”說,認為漢語語法體系應該建立在“名動包含”格局上,而已經成熟的英語語法體系是建立在“名動分立”的格局上。英漢兩種語言存在本質區別,漢語語法研究不應都貼上印歐語語法體系標簽。馮勝利、施春宏(2018),施春宏(2019)基于對語體語法基本原理的闡釋,提出以語距為原則確定語體單位的理論,并據此發展出一套漢語語體語法系統,但漢語語法研究“遷就西方理論有余而原創不足”的全貌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觀,中國語言學家主要還是從事“進口業務”,在以中國本土材料對外來觀念進行補充或修正方面做得較少。中國語言學研究受惠于國際理論語言學遠遠超過后者受惠于前者(陳平,2006:170),同時也受困于西方語言學的研究范式;既成功描寫了許多漢語事實,也留下了漢語的一些特殊問題,難以納入西方語言學的分析框架(張媛,2019:8)。換言之,基于西方語言事實的理論和方法能夠說明部分漢語語法現象,但往往還不夠準確,不夠周延,對現有的理論和方法進行補充、修正甚至推倒重來,進而催生中國特色漢語語法體系儼然已成為當代中國語言學界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這也是語言工作者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構中所要肩負的責任。誠然,中國特色漢語語法體系建構任重道遠,而基于漢語語言事實,遵循“吸收外來,不忘本來”的思路,著力于探尋國際語言學界理論前沿與漢語語法研究的結合理應成為我們前進之起點。

本文以此為契機,首先揭示功能主義語言學派近年來力推的互動語言學視角下的語法研究與漢語語法研究在研究范式上的共同特征,即基于用法的研究理念和動態語法觀;同時指出當前漢語語法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1)多采用結構主義視角,對句法規則的表層現象歸納有余而深層關系解釋不足;(2)運用內省法和誘導法所收集的語料規模小,代表性較差,研究結論容易受研究者自身語感和主觀性影響而不夠客觀和全面;(3)研究目標重語法規則表層現象挖掘,輕整體理論探討。最后從互動研究視角、會話分析研究方法和理論總結研究目標三個層面為漢語語法研究提供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

2.0 互動語言學視角下的語法研究范式

互動語言學(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是緣起于社會學,后吸收會話分析、語境化理論及人類語言學等人文社會學科理論精髓和研究方法而形成并發展的新興理論,是對語言研究的一種“互動綜觀”(an interactive perspective)(劉鋒、張京魚,2017,2020b)。互動語言學視角下的語法研究遵循五個基本原則(Couper-Kuhlen & Margret Selting,2018):(1)采用真實發生的自然語料;(2)進行語境敏感(context-sensitive)分析,考慮包括話輪、序列、行為、投射等多種與互動組織和語法規則相關的因素;(3)采取在線視角,將語法規則看做人際交互中所“浮現”(emergence)之物,通過交互雙方“磋商”(negotiation)達成;(4)基于實證(empirically grounded),從話輪設計、話輪間關系等現實情況尋求語法規則及其功能動因;(5)通過參與者取向(participant-orientation)來驗證論斷,即將會話參與者本身的處理方式作為論斷依據,而非研究者。

簡言之,互動語言學視角下的語法研究范式是對功能學派基于用法的研究理念和動態語法觀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即以功能語言學理論為基礎,以基于真實會話語料的研究為前提,旨在探索語法規則作為一種互動資源是如何被用來行使互動中的社會行為,同時又被互動所塑造。

3.0 漢語語法研究范式

漢語是一種形態特征很不發達的分析性語言,許多在印歐語言中分別由各類實詞屈折形式承擔的語法任務,在漢語中往往要借助于助詞、副詞、語氣詞、標記詞乃至方位詞、趨向詞等各種虛詞和準虛詞來完成。由于缺少表面的句法形態,漢語語法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用法的描寫和解釋。此種基于用法的漢語語法研究理念較早見于呂叔湘、趙元任和朱德熙等先賢的一系列漢語語法著述中。呂叔湘(1979)指出,語法研究可以從兩方面展開:一是它在語句結構里的地位,如語法單位、句子或短語成分及跟它后成分的關系等等。另一方面是它出現的條件,如何種情況能用或非用不可、何種情況之下不能用或必須用在某一別的成分之前或之后等等。前者是理論研究,后者屬用法研究。漢語語法研究該采取何種形式取決于語言事實??赡苣骋环N語法形式在用法上沒有多大講究,在理論上很值得討論;也可能有一種語法形式在理論上沒有多少可討論,可是在用法上很講究。呂叔湘認為漢語語法研究屬于用法研究。趙元任(1979)和朱德熙(1982)則強調口語語法研究是漢語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他們鼓勵研究人員作口語調查,使用轉寫材料進行漢語語法研究。因為對于語法分析至關重要的語調、重音、停頓等等,在書面材料里無可依據,非拿口語來研究不可。

近十幾年來的漢語語法研究從交際互動的視角出發,進一步凸顯漢語語法研究所秉持的動態語法觀。如陶紅印(2003)從語音、語法和話語特征的角度分析“知道”格式在自然言談中的演化規律,從互動的角度揭示了語法的動態性質。陸鏡光(2005)將句子的構建與真實會話序列中話輪的構建聯系起來,進而從動態交際過程的視角提出漢語的“延伸句”概念。還有學者利用言談會話材料來解釋一些句法結構或某類詞語的使用規律和演變動因,方梅(2012)從會話的序列結構角度討論了交際互動中連詞的使用情況,著力論證了連詞的浮現意義和話語標記功能產生的根本動因。張伯江(2016)討論了在言談交際中,語言解碼者在言語理解時對編碼者主觀意圖不準確解讀現象,強調不同的語用傾向會導致不同的句法-語義選擇。沈家煊(2018)強調以語言的交際使用為前提,從動態視角來討論漢語中的語法現象,如主語和謂語,話題和說明,零句和整句等實際上由相鄰話對的“問”與“答”相連構成,應被視作一種動態語法結構。

顯然,受漢語分析性語言和用法型語言特質制約,較為理想的漢語語法研究范式應基于用法的研究理念,采用交際互動研究視角和秉持動態語法觀。但當前的漢語語法研究缺乏對此種范式的全面深入了解,也尚未形成對該范式的自覺運用,相關實證研究和理論探討總體上還處于比較零散的狀態。

4.0 互動語言學方法論啟示

如前所述,互動語言學視角下的語法研究與漢語語法研究均秉持基于用法的研究理念和動態語法觀,認為語法來自于日常交流中的實際語言用法,并受交際參與者與語境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進一步變化。研究范式上的共性是二者能夠“互相參證”的基礎,但當前漢語語法研究在研究視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標上尚存不足,互動語言學理論方法體系與這三個方面的結合能從方法論層面為漢語語法研究提供啟示。

4.1 研究視角

漢語語法研究大多采用結構主義視角,對句法規則的表層現象進行歸納分析。以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句末語氣詞“呢”為例:趙元任(1979)、呂叔湘(1979)、Qu (1998)和齊滬揚(2002)采用列舉式分析法,分別總結出句末“呢”的4種、5種、6種及8種用法。學者們從結構主義視角出發,對語氣詞語法規則進行分析,然后各自得出結論的做法幾乎可看作是漢語語法研究的一個縮影。該視角下的研究往往導致不同研究者對同一語法現象的研究結論大相徑庭。而對句法規則間深層關系的解釋不足會讓研究結論難以教人信服。

互動語言學為漢語語法研究提供互動研究視角,主張分析語法現象時,應注意語法和語義、功能間的互動性,將語法和語義、功能視作一個緊密聯系、互為實現的整體,在會話互動中與話語序列位置、會話參與者手勢、姿態、眼神、表情、所處時空、交際目標及語境等諸多因素產生互動而形成且不斷被塑造。語法作為一種語言資源,同時又為交際參與者提供與同類協作管理、相互評價等工具,以保證會話交互的順利推進。

互動研究視角的形成實際上是互動語言學研究對結構語法和生成語法忽視語言實際使用的反思,將研究重心從對語言(langue)和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轉移至言語(parole)以及語言表現(linguistic performance)。互動研究新視角無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研究者較為深刻、透徹地窺視漢語語法規則及其運作機制。

4.2 研究方法

漢語語法研究較多地運用內省法和誘導法獲取語料并展開研究。內省法和誘導法所收集的語料規模小,代表性較差,由此獲得的研究結論容易受研究者自身語感和主觀性影響而不夠客觀和全面。互動語言學倡導采用會話分析方法對所收集的互動言談進行精細轉寫和細致分析。相較于傳統的內省法和誘導法,會話分析方法在漢語語法研究中具備以下三點優勢:

第一,采用自然發生的口語語料作為分析對象,避免研究者自撰語料,或是簡單選取影視媒體、文學作品或者劇本等非自然發生語料。會話分析方法將語料收集場所轉至交際互動這一語言形成與發展的自然棲息地,以錄音錄像配合轉寫手段,最大程度還原交際互動原貌。會話分析方法特有的一套轉寫系統能夠幫助研究者逐字逐句進行互動語料轉寫而不忽視語言或非語言現象,如言語重復、停頓、重疊、會話參與者的面部表情及身體動作等。例(1)展示會話參與者語言表述與非語言行為對會話交互的共同推進作用(|表示該字詞產生時對應發生的非語言行為)(轉引自Luke,2019:24)。

例(1)(Tina與Mandy討論照片中Tina岳母婚宴著裝打扮)

1 Tina: |lei |tai |haa |ngo aamaa

你 睇 下 我 阿媽

you look just my mum

You just have to look at my mum,

|((T starts lifting head))

|((T starts looking at M))

|((M looks up in the direction of T))

|((T fixes gaze on M))

|((M engages T’s gaze))

|((T’s right hand leaves home position))

2 Tina: >zeok dou |gam |hang

著 到 咁 行

wear until so elaborate

See how very elaborately she was dressed

3 Tina: |((Raises right index finger))

| ((Does a swift and vigorous downward-swiping gesture

at M just before‘you’, then moves hand back to home

position on final particle‘laa’))

4 Tina:J^_^lei aa [zi laa<

你 就 知 喇

you then know FP

and you’ll know,

5 Mandy: [|°Aaiyaa xxx°

EXCL

Oh. . .

例(1)是Tina, Mandy和Yu的自由交談。話輪1中,當Tina說出“你”時,她將頭抬起,并且伴隨著“睇”的發出將視線投向Mandy,Mandy的右手則開始離開原位。隨著話輪的展開,Tina和Mandy繼續眼神交流。在漢語多人會談中,第二人稱指稱代詞“你”會出現指代不明的情況。如Mandy和Yu都符合Tina言談中“你”的指稱對象,若Tina與Mandy間無眼神交流,那么可能出現違背Tina想將下一話輪分配給Mandy的意圖,如Yu回答而Mandy保持沉默。由此例可見,說話人通常會在所指對象在場的交互場景中,通過第二人稱指稱代詞“你”這一語言表達與眼神交流等非語言表達結合的方式明確所指稱對象而非使用被指稱對象全稱,語言的經濟原則和省力原則也通過多模態會話分析得到有力佐證。而對于漢語語法研究來說,這也是對第二人稱指稱代詞“你”的語法規則描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第二,重視會話交談模式、語境對語法規則與語言功能形成、交互作用。日常交際互動中,會話參與者并非嚴格遵循“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模式,即說話人和受話人可能同時發起話題,產生語言重疊等現象。研究者通過對不同交談模式的分析,能更好地觀察到語法規則與語言功能之間的深層關系,推導出語法規則是如何被用來執行特定社會行為。此外,自然話語受到語言語境、情景語境以及社會語境的共同影響,因此在語料分析過程中不能摒棄語境對于語法規則與語言功能形成、交互的影響作用。

雖然會話分析方法格外強調僅對語料本身進行分析以保持研究結論的客觀性,但這并非是要排斥言談所涉及的社會或者文化信息。會話分析的關注點在于語言結構與社會行為的互動機制,為更好理解語言結構如何行使社會行為,研究者必然需要收集足夠的社會或者文化信息。雖然會話分析方法不關注這些信息的來源或者種類,但是研究者仍需要確定這些信息是否影響言談交際的開展,如果是,在后續的研究中就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反之則說明這些信息可能只是研究者的自我虛構而影響語言現象分析的客觀性。

第三,會話分析方法幫助研究者摒棄單純的語感和直覺,轉而通過“下一話輪證明程序”(next-turn-proved-procedure)的方式來獲取更為客觀、可信度更高的研究結論。“下一話輪證明程序”作為會話分析采用的基本方式,是通過對某一語句或者行為的后續語句或行為的分析來尋求會話參與者對前一交際者的行為的理解。劉運同(2002)認為該方法可以保證會話分析找出的會話中的有規律的特征是由于會話參與者受到規則的引導而成就的,而不是僅僅建立在分析者的假設上面。仍然以漢語中功能多樣且使用廣泛的語氣詞為例,雖然語氣詞一直是漢語語法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但對于同一語氣詞,學者們所獲結論往往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見3.1),而會話分析方法卻能成為語氣詞研究最為倚重和有效的分析手段。如下例(2)(轉引自Wu,2004:88):

例(2)(A和B談論小吃bi-ke制作補習班)

1A: 補什么_bi-ke啊,有補習班。

2B: 有補習班哦?

3A: ((A微笑點頭))

4B: *我是不曉得。*((*笑*))

例(2)中,由A的肢體語言“點頭”可推斷前一話輪2實施了“尋求確認”的言語行為。話輪4則再次表明B對“bi-ke補習班”事先毫不知情,加之說話人“微笑”的表情語言還進一步流露出意外或驚奇之感。由此可得出初步結論,語氣詞“哦”實際上是一個會話組織標記,同時傳遞出說話人的不同情感立場。

4.3 研究目標

語法研究的理想目標是提出具有普適性的結論,適用所有的人類語言。但是實際狀況往往離這個目標差得很遠(陳平,2006)。在努力縮短理想與現實之間距離的同時,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基于語言事實確定有關理論和概念的適用范圍,并進一步對其進行補充、修正甚至重建??傮w上看,漢語語法研究在引進和結合方面做得較好,理論和方法上有創新之處,但是不多。當前的漢語語法研究目標偏重于不同語法表層現象和規則的挖掘,輕基于漢語事實的理論探討?;诱Z言學的語法研究強調具體語法現象分析與理論總結層面的互動,這一理念幫助漢語語法研究明確“微觀層面上的具體語法現象分析+宏觀層面上的整體探討”之路徑,并樹立漢語語法研究的理論總結之目標。

(1) 微觀層面上的具體語法現象分析

微觀層面上的具體語法現象分析是指通過對某一具體漢語語言現象的句法結構、具體義項和話語功能的深層關系及內在聯系進行分析、解釋,逐個刻畫其語法規則及運作機制。語言學界沒有現成的、為漢語度身定制的理論和方法,用于漢語分析時嚴絲合縫,不差毫厘。廣泛應用于世界其他語言的理論和方法同漢語語言事實之間有沒有矛盾之處,有什么矛盾之處,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這些矛盾—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陳平,2006)。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微觀層面上一個個具體語法現象的調查、觀察和研究結果。微觀層面上的具體語法現象分析是漢語語法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 宏觀層面上的整體探討

宏觀層面上的整體探討是基于微觀層面分析結果,在互動語言學研究“互動”核心理念指引下形成對漢語語法規則及運作機制的整體探討。相較于微觀層面上的單個分析,宏觀層面上的整體探討就具有相當難度。究其原因,互動語言學研究視語法現象為句法結構、功能和義項的互動整體,而非單一的規則維度。因此對于某一語法現象的理論總結必然涉及句法結構、功能和義項三個維度,并且還需要深刻闡述三者間的互動機制。例如劉鋒、張京魚(2020a)在互動語言學框架下,初步總結了湖南吉首方言句末語氣詞“哦”的語法規則及其運作機制:句末“哦”實際上是一個話輪組織標記,其話語功能與說話人主觀確信程度、語調選擇三個層面間存在互動。三個層面以互為實現的方式形成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任何一方面的變化往往具有連鎖效應,即某一方面的變化引起另兩個方面的變化,如句末“哦”的話輪組織功能主要源于說話人的主觀確信程度,但話語組織功能又不是被動地受制于說話人的主觀確信程度,而是在日常會話交互中對說話人的主觀認識產生反作用。顯然,互動語言學“互動”核心理念指引下的整體探討為學界窺視漢語語法規則提供了新的機會,而隨著互動語言學理論、方法與漢語語法研究結合向縱深發展,再輔以類型學視野,漢語語法研究在理論方法體系構建層面上有可能取得更大突破,屆時我們對漢語語法規則及運作機制的認知也將日臻完善。

5.0 余論

互動語言學這一提法雖是“外來”,但其研究范式卻是漢語研究的“本來”,可以說,互動語言學基于用法的研究理念和動態語法觀也是漢語語法研究的重要理論遺產。劉丹青(1995:12)也認為,互動語言學倡導語言研究動態原則和語用原則相結合,這符合當代語言研究的總體趨勢。從動態的角度加強語法現象的結構、功能和語義及關系的探討尤為重要。與傳統語言研究將語法現象看做一個靜態、封閉系統的觀點不同,互動語言學強調語義、功能及結構在交際雙方互動過程中產生和變化,乃交互主體“磋商”之結果,這符合漢語用法型語言事實。

本文以此為前提,遵循“吸收外來,不忘本來”的思路,進一步以互動語言學的“互動”核心研究理念為主線,主張互動分析研究視角、倡導采用“基于自然口語語料”的會話分析方法和強調“微觀層面上的單個分析+宏觀層面上的整體探討”的路徑以實現理論總結的漢語語法研究目標。

當然,研究者也應對互動語言學理論和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有清醒認識,如互動語言學研究視“自然口語語料”為“生命線”,那么在此框架下展開的漢語語法研究只能基于日常會話語料,從共時發展分析入手,探討其某一個時期內的運作機制。也就是說,受制于歷時口語會話語料的缺乏,絕大多數研究難以完整展現漢語語法的歷時演化過程。這就要求研究者保持結論的開放性,同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研究更加嚴謹和完善??傮w上說,互動語言學理論方法體系為漢語語法研究帶來了方法論啟示,能大大加深我們對漢語語法機制運作規律的理解,而對漢語語法運作規律的深入研究也一定能反過來為互動語言學的理論方法體系構建添磚加瓦,這也正是實現中國特色漢語語法體系構建的一種可能進路。

猜你喜歡
理論語言分析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婷婷|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毛片|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久久久黄色片| 五月天在线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操国产美女|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69av在线|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欧美精品色视频|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欧美久久网| 天天综合网站|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老司机| 亚洲人在线|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综合二区|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福利| 2020亚洲精品无码| 97综合久久| 免费激情网站|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免费不卡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高清不卡毛片|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丝袜91|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av在线无码浏览|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区免费|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www精品久久|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午夜小视频在线| 黄色在线不卡|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毛片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国产系列在线|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www网站| 欧美天堂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