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璐
(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四川成都,610068)
兒童性教育問題一直受到教育界、醫學界、心理學界和社會學界的關注[1],兒童性教育關系到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健全人格發展[2]。弗洛伊德指出幼兒時期是性發展的第一個階段[3],成人經常忽視幼兒性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幼兒在性方面不會保護自己,受到他人的侵害。幼兒受到性侵犯是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保護兒童的政策,但由于犯罪成本太低等,幼兒性侵案件還是屢次發生。在性教育方面,讓兒童能夠提前認識性,掌握相關的安全保護措施,可以應對可能面對的風險和挑戰[4],是兒童性教育的訴求。因此,幼兒園進行正確規范的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湖南省吉首市11所幼兒園的175名幼兒教師發放問卷175份,回收整理后剔除無效問卷35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140份,有效率為80.00%。受試者的基本情況為中專學歷的幼兒教師有47人(33.57%),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有93人(66.43%)。這些幼兒教師中,教齡為0—2年(不包括2年)的有36人(25.71%),2—3年(不包括3年)的有30人(21.43%),3—5年(不包括5年)的有30人(21.43%),5年及以上的有44人(31.43%)。
該問卷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教師基本情況、幼兒教師對性教育的認識、實施性教育的態度、對性教育的行為處理情況。單選題采用0—1計分,多選題采用多選多分的方式計分。樣本分數越高,表示教師在性教育認識、態度和行為處理上越好。
使用SPSS 26.0對研究數據進行變量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比較中專學歷和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在性教育各維度上總得分的均值可知,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的性教育認識得分高于中專學歷教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性教育態度和性教育行為處理得分方面,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與中專學歷教師無顯著差異(P>0.05)。

表1 學歷變量下的幼兒教師對在園實施性教育各維度檢驗結果
0—2年(不包括2年)教齡的幼兒教師在性教育態度和性教育行為處理上的得分顯著低于2—3年(不包括3年)、3—5年(不包括5年)和5年及以上教齡的教師,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性教育認識得分方面,0—2年(不包括2年)教齡的幼兒教師與其他三組教齡階段的教師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教齡的幼兒教師在實施性教育認識、態度和行為處理上的具體差異,研究者對性教育認識、態度和行為進行了事后檢驗。結果發現,教齡為0—2年(不包括2年)的幼兒教師在性教育認識、性教育態度和性教育行為處理上的得分情況均低于其他三個教齡的教師,其中0—2年(不包括2年)的幼兒教師在性教育認識上與其他三組教齡的教師不存在顯著差異,在性教育態度和性教育行為處理上存在顯著性差異。2—3年(不包括3年)教齡、3—5年(不包括5年)教齡和5年及以上教齡的教師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只有在正確的性觀念的指導下,才能實施有效的幼兒性教育。[5]性教育在我國一直處于“談性色變”的階段,然而,早在20世紀初,國外就開展了現代兒童性教育工作。瑞典是性教育成功的典范,他們開展性教育是從幼兒園開始的,教師會讓幼兒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性器官。在瑞典,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營養專家、助產士、護士、學校教師、國家工作人員等均積極投入兒童性教育的行列。[6-7]近年來,雖然我國的兒童性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是有阻礙。目前,我國幼兒園性教育的困難來自家長的壓力、教師教育能力有限和社會輿論的壓力。[8]從社會學角度看,針對學前性教育出臺相關的政策是必要的,科學的政策可以為性教育的實施提供保障。家長傾向于把性教育的責任推給教師[9],在性教育上幾乎都是持避諱態度[10]。從家長角度看,對于兒童性教育,他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學習和掌握必要的科學性知識,與幼兒教師合作。學校是開展性教育的理想場所,具有鮮明的場域優勢[11],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園的教育者,有必要發揮幼兒園的優勢,對幼兒進行恰當的性教育。性教育實施是否到位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是否有能勝任性教育的師資。[7]兒童性教育屬于幼兒園健康領域中的內容[12],專業的幼兒教師要足夠了解性教育。一般情況下,學歷提高會極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13]。有研究表明,教師的教齡與其是否積極參加教學課題研究和培訓有很強的相關關系[14],教師的教齡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上述研究表明,教師的學歷水平和教齡均對教師在園實施性教育有影響。
幼兒教師的學歷對幼兒性教育的實施有很大影響[15],幼兒教師的文化程度影響他們對性知識的掌握[16]。根據本研究的調查結果,不同學歷的幼兒教師在對性教育的總體情況上存在顯著差異,主要原因是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幼兒教師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善于思考。[17]文化水平越高的幼兒教師素質越高,能夠認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了一些性教育知識[16],這些更有利于他們在幼兒園實施性教育。
本研究采用了美國學者卡茨的教師發展時期理論,將教師的教齡分為四個層次,即0—2年(不包括2年)、2—3年(不包括3年)、3—5年(不包括5年)、5年及以上。如表2所示,不同教齡的幼兒教師在性教育上有顯著差異,且0—2年(不包括2年)教齡的教師在性教育上與其他三個教齡階段的教師相比總體表現差,存在顯著差異。教師隊伍教齡短是幼兒園性教育無法有效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8]有研究表明,0—2年(不包括2年)教齡的幼兒教師適應情況不如2—3年教齡的教師[17],這表示0—2年(不包括2年)教齡的幼兒教師缺乏經驗,處在職業存活期,他們將工作重心放在適應幼兒園環境中,在教學中還需要得到技術上的支持和幫助。教師的教學經驗是幼兒園寶貴的財富,幼兒園應當重視教師教齡和教學經驗。[18]教齡超過2年的幼兒教師多接受過園內、園外的很多培訓,想法會更加成熟。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而教齡是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主要影響因素[19],影響幼兒教師對性教育的認識、態度和行為處理方式。澳大利亞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調查的大學師生認為有關兒童性侵犯以及兒童性教育的相關專業信息和培訓不夠充分。[20]因此,專業且必要的培訓是豐富幼兒教師經驗和促進教師實施兒童性教育的保障。

表2 教齡變量下的幼兒教師對在園實施性教育各維度差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