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喜歡“人設”這個詞,就好像是為一個人物設定的“假象”,然后要按照這個路線走。我并沒有給自己在社交網絡上設定一個怎樣的形象,我都是真實做自己、展現自己的特點,無論是性格、愛好還是觀念,KeepitReal。
——小紅書博主Ritatawang
“人設”這個詞對我來說是一個具有當下時代特征的詞,無關褒貶。提到這個詞我會想到“被動”,因為但凡你是一個把自己置身在大眾視野里的人,你就必須去經營你的人設,這個過程是會讓人感覺到被動的,因為“設計人設”需要放大你的某一特點而不是全部的自己。但反之,如果你不夠主動去設計你的人設,那你就將面臨“被定義”的被動感。
——攝影師王子千
“人設”和“風格”是有本質區別的,“人設”是非常故意地去設定的,但風格是一件很真實自然的事。也許對于某些視頻或內容創作者來說,他們需要一個人設,但對于一個時裝博主來說,我分享的都是我很真實的風格穿搭,人們喜歡我是因為我的風格。——時裝博主Fil小白
我覺得“人設”像是故意呈現的,或者說是帶有一定商業性質的。它需要放大一個人的特點,更多是為了方便商業用途。如果一開始上來就給自己定人設,就會讓人覺得負面虛假。但因為有了很強的特色而有了人設,這是真實的,就能產生正面效應并發揮最大作用。
——新媒體藝術家Ma Ming“人設”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很“偽”的詞,如果我要立一個人設,它肯定就不是我本來的樣子。在做我的個人視頻節目時,我會給自己打造一個人設:一個幽默的女人,有點自嘲,形象是非常時尚的,但又會不經意地露出馬腳,不用那么完美。我覺得人設的作用就是對你審美風格進行一個概括,讓人更加容易記住你。
——獨立時尚媒體人Lingylingywu
“立人設”“人設崩塌”等用法都給“人設”這個詞蒙上了一些負面意義。但是我們不都是在不停地學習和進化中不斷成長的嗎?人為設定的性格,在經年累月的練習下,也可能成為真實的“我”。真真假假不是那么簡單可以分得清楚的。我們覺得SHUSHU/TONG這個品牌是有人設的,因為我們希望它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品牌,它的人設就是我們自己,是一種可愛和古怪的混合體。
——獨立設計師SHUSHU&TONGTONG
我不太喜歡“人設”這個詞,但我也能夠理解人設概念的流行——因為互聯網時代每個人亮相時間都很短,認識和告別都發生得很迅速,人設如果足夠鮮明大概是能被外界快速記住的一個方式。我喜歡Vivienne Westwood所設立的那種獨立、自由、酷女人的“人設”,它的成功恰恰和當下流行的快速立人設相反,那是經過了幾十年時間逐漸形成的一種內核精神,而非僅僅為了吸引關注而勉強為之。
——時裝博主蒯仔
我一直想有一個人設,這樣給觀眾或者客人的記憶會更深。但這很難做到,每次我鼓起勇氣去努力經營社交網絡,然后不到一個月就懶得弄了......“人設”本身需要有立體的內容,然后經過簡化優化呈現在社交網絡上。
——眼鏡設計師Percy Lau
對品牌來說,人設就是一種標簽,也是營銷中關鍵的記憶點。在這個分分鐘在變的世界里,人們對于商品設計的喜好或許拿不準,但透過品牌故事打造出的品牌人設給人帶來身份的認同度,已遠超過商品創作本身的價值。也有很多品牌塑造的人設是短期而混亂的,就會讓人比較難以產生代入感。我覺得現在,品牌可以與時俱進擁有多種人設,但必須不斷去強化和鞏固,只是在這個更偏銷售導向的時代里要維持這些人設其實非常不容易。
——資深奢侈品品牌公關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