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芹
[摘 要] 花生,是我國產量豐富、食用廣泛的一種堅果,深受全國人民喜愛。花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適合日常食用,而且花生是優質食用油的主要油料品種之一。基于此,本文對花生優質高產種植技術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 花生;高產;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1-98-2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期,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步入了新的歷史階段。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其中山東省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因此花生具有較高的市場經濟價值,對于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落實好花生高產種植技術,提高花生品質,創造更大經濟效益,促進新時期我國農業發展。
1 選種與種子處理
1.1 品種選擇
花生高產與花生品種關系密切,選擇優質的花生品種是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農戶挑選花生種子時,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水土、光照等因素,選擇最為合適的品種進行種植。對于不了解花生品種的農戶,可以向專家尋求幫助。同時,農戶要在正規的銷售點購買種子,確保種子良品率過關。
1.2 自留種
由于667 m2花生用種量較大,如果使用的所有花生種子均從市面上進行購買,這將給農戶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因此,許多農戶在進行花生種植時多使用自留鐘。由于花生是自花傳粉的豆科作物,遺傳性狀相對穩定,適合使用自留鐘來進行種植。但是,連續多年使用自留種會導致其種性退化,導致花生產量下降。因此,農戶要掌握科學的自留種方法。例如,選擇生長健壯、果粒飽滿、高度合適、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的單株的花生果實作為自留種,將其進行單獨的晾曬與存放,來年進行單獨種植,第3年也進行該操作,這樣的連續選種可以實現自留種產量的提高[1]。注意不能將患有病蟲害及早衰的植株進行留種。
1.3 種子處理
一方面,篩選出優質的種子后,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大晴天及時進行曬種,以提高種子活力,從而提高花生出苗率。另一方面,拌種,目的是降低花生病蟲害發生率,提高花生產量。通過將花生種子與多菌靈等殺菌劑混合在一起進行攪拌,攪拌結束后浸泡一定時間,能有效降低花生生長發育過程中莖腐病、根腐病等常見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減少農戶的勞動時間,大大提高種植效率[2]。
2 選地與整地
2.1 選地
花生種植之前,要對花生種植區域進行挑選。花生生長時適宜溫度為25~30 ℃,過低及過高均會對花生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同時,晝夜溫差大于10 ℃不利于莢果發育,白天26 ℃、晚上22 ℃是適合花生莢果發育的最佳溫度。在土壤選擇上,通常選用壤土或者沙壤土,并且要確保含沙量不能過高,選擇的土地應特別深厚,以確保土壤有著充足的含水量。在地勢選擇上,要盡可能選擇地勢高、排水好的地塊進行種植。另外,因為花生連續種植在同一塊土地上會造成病蟲害發生率提高,導致花生出現爛根壞苗現象,最終影響花生產量,所以要進行換茬種植。換茬時間可以確定為兩三年進行一次,換茬時盡量選擇玉米、高粱種植地。如果選擇重茬地進行種植,則一定要加強對于病蟲害的預防,做好種子拌種工作。
2.2 整地
2.2.1 土地冬前處理。對于在春季播種的花生來說,應在冬季之前對土地進行深耕、細翻作業,深度控制在25~28 cm為宜,切忌過深及過淺。同時,應適量加深熟化層,以降低土地中越冬害蟲的數量。
2.2.2 春季處理。春花生播種之前,要對土地進行淺犁,將大塊的土地整理平整、耙細,深度控制在12~15 cm,為花生提供有良好的生長發育條件[3]。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農作物,所以其要求土壤透氣性、透水性良好。疏松的土壤能促進花生的莢果發育,促進花生果實更加飽滿。同時,疏松的土壤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長,確保花生對土壤中營養物質的充分汲取。
2.2.3 起壟。起壟種植方法在花生種植中較為常見,通常黏質土壤有必要進行起壟種植,以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排水性、通透性,提高花生種植產量。
3 適時播種
不同地區花生的播種時間不盡相同,花生的播種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及栽種條件進行確定。確定合適的播種時間能有效提高花生幼苗的存活率。北方氣候較為寒冷,較合適單作,播種時間在立夏前后;南方氣候溫和,春播種植時期在清明節之前。具體的栽種時間是土壤5 cm深處的溫度連續5 d高于12 ℃,便可進行種植。
4 科學施肥
施肥是確保花生種植實現優質高產的關鍵環節,農戶應充分重視。基肥可以使用有機肥混入磷、鉀肥,這樣的基肥肥力時間長,能為花生提供各個階段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使用有機肥作為基肥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環境,根瘤菌及氮氣作用形成的氮素肥在磷和鉀作用的協助下能進一步提升土壤肥力,有效地促進花生增產。基肥的施用量根據土壤肥力來確定,施肥時可以采用溝施或者穴施2種方法,在節約肥料的同時促進花生對于肥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
花生處于開花、結果階段時,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因此農戶要及時做好追肥工作。追肥時,農戶要注意在花生根部進行挖穴施肥,再進行中耕培土,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土壤肥力流失,促進花生產量的提高[4]。
5 田間管理
花生的田間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分為查苗補種、清棵壯苗、中耕除草3個環節。第一,查苗補種在花生出苗3~5 d進行,對于花生的出苗情況進行觀察,查找未出苗的原因,如果水分條件及土壤等因素均良好,再進行補苗,確保花生的出苗率。第二,花生齊苗后第1次中耕時要進行清棵壯苗,將幼苗附近的土壤進行整理,確保幼苗的側葉及第2片幼葉能裸露在空氣中,確保花生幼苗正常生長。第三,在花生苗期、開花期、團棵期分別進行中耕除草作業,除草時要注意不要壓到花生幼苗以及損傷果針[5]。
6 病蟲害防治
花生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其產量將會大打折扣,嚴重影響農戶經濟收入,因此要加強花生病蟲害防治。花生常見的病害有青枯病、葉斑病、莖腐病、根腐病、黃花葉病毒病等,常見的地下害蟲有蚜蟲、棉鈴蟲等。
對于花生病害的防治,要落實到花生種植的各個環節:選用優質品種,平衡施肥,在適宜期適宜深度播種,合理密植等,同時做好“一拌三噴”工作。“一拌”,指的是花生拌種工作,能有效防治枯萎病等,提高花生出苗率。“三噴”,指的是分別在花生齊苗、初花期、莢果膨大期噴灑藥劑,降低花生根腐病、莖腐病、病毒病等病害的發生率,具體的藥劑種類和用量按照實際情況確定。對于蟲害的防治,在做好拌種、覆膜工作的基礎上,可以使用黑光燈、糖醋液、楊樹枝把等對成蟲進行誘殺,也可以使用吡蟲啉、阿維菌素、噠螨靈、綠僵菌和白僵菌等化學農藥進行噴殺[6]。
7 結語
只有根據花生的生長習性及種植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才能實現花生優質高產。因此,在花生種植過程中,要將選種與種子處理、選地與整地、播種、施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各項工作做好,確保花生植株能健康生長,以提高花生品質及產量。
參考文獻
[1]林松明,孟維偉,南鎮武,等.玉米間作花生冠層微環境變化及其與莢果產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9(1):1-13.
[2]邵超,張治安.花生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19):20,23.
[3]石煥勤,劉正旭.花生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河南農業,2019(28):49,52.
[4]呂軍偉.花生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18(2):89-90.
[5]湯海成.花生優質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17(6):85.
[6]程立清.花生優質高產種植技術及田間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