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陳文林
(四川省廣安市氣象局,四川 廣安 638000)
隨著數值預報模式的分辨率不斷提高,精細化天氣預報越來越依賴于高分辨率的數值預報產品。數值預報產品的檢驗是天氣預報科研和業務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預報準確率,國內外專家基于數值預報進行了檢驗工作[1-5]。
EC發展迅速,降水預報效果優于其他模式[6-8],是一線天氣預報員的主要參考工具。國內外專家對EC降水預報研究分析做了大量工作,翟振芳[9]等對EC在安徽省降水預報性能進行了檢驗,發現預報性能總體較穩定,但存在預報過度現象,尤其是弱降水空報率較高;張超[10]等對云南區域EC模式降水預報進行定量檢驗,發現EC模式對于地形平緩地區預報誤差小,對地形復雜地區預報誤差大;張宏芳[11]等對比分析了ECMWF、日本高分辨率模式降水預報能力,表明EC對降水的預報優于日本模式,降水發生頻率較實際偏高,通過調整閾值改變預報偏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預報技巧。2015年1月起EC升級,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進一步精細化。目前,對升級后EC降水預報性能檢驗的研究較少。本文檢驗了72 h內EC降水資料對廣安地區的晴雨預報性能,并分析訂正方法,以期提高預報質量。
使用資料分為2類:第1類實況資料為2015—2017年廣安地區4個國家觀測站降水實況觀測資料。第2類數值模式資料為同時段20時起報的EC地面降水資料,空間分辨率0.125°×0.125°;預報時效為3~72 h,時間分辨率為3 h。
EC格點資料與站點資料匹配采用插值原則,即分別對4個觀測站點周圍4個格點數據插值到觀測站點,每個站點的格點預報值權重系數為該格點距站點距離的倒數。
檢驗方法按照《全國城鎮天氣預報質量國家級檢驗方案》執行,以12 h為檢驗單元,檢驗時效為12~72 h。
表1匯總了72 h內的晴雨預報準確率,可見12 h 晴雨預報準確率最高,為71.9%~88.1%,72 h 準確率下降為31.7%~71.9%;同時,各時效之間,準確率存在明顯的波狀變化趨勢,晝夜差異明顯,以24 h為單位,夜間準確率高于白天,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準確率呈下降趨勢。

表1 0~72 h晴雨預報準確率(單位:%)
表2匯總了72 h內的晴雨預報的空報率,可見12 h晴雨預報空報率最低,為9.8%~27.6%,平均17.9%;72 h空報率上升為25.0%~68.3%,平均空報率達40.9%;同時,分析各時效之間變化,發現空報率存在明顯的晝夜差異,以24 h為單位,夜間空報率明顯小于白天,且隨著時間的延長,空報率呈增大趨勢。

表2 0~72 h晴雨預報空報率(單位:%)
表3匯總了72 h內的晴雨預報的漏報率,可見除5、9月漏報率略高外,各月之間漏報率無明顯變化趨勢;以24 h為單位,夜間漏報率略大于白天,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漏報率變化趨勢不明顯;各時次平均漏報率僅為1.4%~3.9%,整體漏報率較低。

表3 0~72 h晴雨預報漏報率(單位:%)
綜合以上分析,72 h內晴雨預報夜間準確率均高于70%,白天平均高于60%,整體準確率較高,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仍有進一步訂正空間。降水預報過度問題較明顯,72 h內,夜間空報率為17.9%~26.1%;白天空報率達到32.1%~40.9%,是影響準確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分析空報較多的原因,尋找科學有效的訂正指標,提高晴雨預報準確率。
通過分析EC降水空報時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可知當EC預報降水量R(R≤3.0 mm)較小時,更易發生空報。訂正時,R取R1≤0.5 mm,當EC預報降水R滿足R1取值范圍時,訂正為預報無降水。同樣,分別取R2≤1.0 mm、R3≤1.5 mm、R4≤2.0 mm、R5≤2.5 mm和R6≤3.0 mm, 對2015—2017年EC預報降水量R≤3.0 mm的1417個樣本進行晴雨預報檢驗。同時,由于降水量級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分季節檢驗訂正效果。
通過上述訂正方法,對預報降水量各取值范圍和各時次訂正后的準確率變化統計如表4~表7。由表可見,除春季12 h內晴雨預報為負訂正外,其余以正訂正為主;夜間的12 h、36 h、60 h時次相較于白天的24 h、48 h和72 h時次訂正效果差,即夜間訂正效果弱于白天;夜間和白天,隨時間延長,訂正效果呈增長趨勢。

表4 冬季0~72 h訂正后晴雨預報準確率變化(單位:%)

表5 春季0~72 h訂正后晴雨預報準確率變化(單位:%)

表6 夏季0~72 h訂正后晴雨預報準確率變化(單位:%)

表7 秋季0~72 h訂正后晴雨預報準確率變化(單位:%)
根據上述,選取各季不同時次晴雨預報的最優降水訂正指標。從指標變化來看,不同季節有較明顯區別,夏季數值最大,其次是冬季,春、秋最小;不同時次之間無明顯變化。表8匯總了降水訂正指標和訂正后的晴雨預報準確率。訂正后的準確率隨時次的延長,呈略下降趨勢;訂正后準確率大部分在80%以上,平均準確率為79.2%~84.0%,較未訂正前分別上升5.3%~21.5%,其中白天提升最大,為2成左右,說明訂正效果良好。

表8 0~72 h訂正指標及訂正后晴雨預報準確率
綜合預報性能檢驗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①EC客觀晴雨預報準確率整體較高,為57.7%~78.7%,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夜間和白天有較大差距,以24 h為單位,夜間高于白天,且隨著時間的延長,均呈下降趨勢。
②EC客觀晴雨預報的空報率較高,為17.9%~40.9%,是影響晴雨預報準確率的主要因素,72 h內空報率隨時間的延長,呈增長趨勢;同時,以24 h為單位,夜間空報率小于白天。
③EC客觀晴雨預報的漏報率較低,為1.4%~3.9%,且無明顯的時效和月季變化。
④進行訂正預報后,晴雨準確率大部分在80%以上,平均準確率為79.2%~84.0%,較未訂正前分別上升5.3%~21.5%。因此,以上訂正指標可有效改善晴雨準確率。
⑤對數值模式的預報性能檢驗方法是點對點的檢驗,實際工作中,局地降水、雨帶位置的偏差等亦是影響預報質量的因素。因此,預報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科學合理的使用檢驗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