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貴州省常規氣象資料以及多源衛星遙感影像,對貴州省植被生態質量、大氣環境、火點、遙感干旱、草海濕地水體面積以及貴陽市城市熱島進行監測評估,得到2019年貴州省生態氣象遙感監測評估報告。
2019年貴州省年平均氣溫為16.1 ℃,較氣候背景年(1981—2010)偏高0.5 ℃;年總平均降水量為1 292.3 mm,較氣候背景年偏多近一成;日照時數為1 167.5 h,與常年及2018年基本相當;生態氣象條件總體有利于植被生長。
貴州省2019年平均植被生態質量指數達69.5,創2000年來新高,其中黔東南州(72.7)、黔南州(72.5)、黔西南州(71.6)植被生態質量位列9個市州的前3位;貴陽市、安順市、遵義市、凱里市等城區在40以下(圖1a)。2019年貴州輕度以上石漠化生態脆弱區的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為68.5,略低于全省平均值。2000—2019年全省98.3%的石漠化生態脆弱區植被生態質量呈變好趨勢,85.9%的區域明顯變好(圖1b)。

圖1 貴州省2019年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空間分布(a)和石漠化區植被生態改善指數分布(b)
2019年全省氣溶膠光學厚度(AOD)均值為0.30,為2001年以來的次低值,處于較低水平,AOD改善明顯;往年AOD大于0.50的高值區(中東部、東部邊緣、西南部)已消失。全省污染氣體(SO2,NO2)總量呈現下降態勢;近地層臭氧總量呈現輕微增加態勢(圖2、圖3)。

圖2 貴州省2019年氣溶膠光學厚度(a)、近地層SO2總量(b)空間分布

圖3 貴州省2019年對流層NO2總量(a)、近地層臭氧總量(b)空間分布
2019年貴陽市城市熱島面積為1 263.2 km2,略少于2018年;其中較強以上的熱島面積為135.1 km2,主要集中在云巖區、南明區以及花溪區和觀山湖區的部分區域。

圖4 貴陽市2019年城市熱島(a)及2003—2019年較強以上熱島面積變化(b)
據衛星遙感數據,2019年共監測到火險737次,較2018年監測火險次數(1 023次)少了近3成,火險主要集中在省西部、西南部。2—4月為火險高發期。
2019年春、夏、秋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發生。春旱主要分布在省的西南、東南及東北部分地區;夏秋旱從8月開始,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9月省西部邊緣、東北部地區出現中度以上的旱情;10月末省的東南大部分地區出現中至重旱。
1998—2019年間草海濕地保護區水體面積出現過4次較明顯的波動變化過程,2005—2008年、2013—2016年呈顯著上升趨勢,2000—2003年、2008—2009年呈顯著下降趨勢,近20 a總體呈緩慢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