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揚,李 迪
(1.貴州省大氣探測技術與保障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2;2.貴州省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2)
氣象觀測經過多年業務發展,整體標準化程度較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質量體系不完善、質量環節較繁瑣,質量標準不高等,需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來強化觀測過程監管、提高數據質量、增加數據有效供給。質量管理體系已經在WMO的192個成員國的 117 個國家實施,它已經成為氣象業務質量的“體檢證”,取得國際信任的“通行證”。中國作為氣象大國,必須要迎頭趕上,全面開展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才能為實現氣象強國奠定基礎。2018年6月貴州省氣象局成為全國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第一批試點建設單位之一,于2019年1月啟動建設任務,貴州省氣象局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下簡稱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已于2019年7月15日正式實施,2019年11月29日正式通過第三方認證,這標志著貴州省氣象觀測業務已步入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的軌道,但質量管理體系在試運行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本文通過對問題的調查分析,提出相應對策,保障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觀測數據質量。
ISO9001標準用于證實組織具有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要求產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進顧客滿意。它是世界上許多經濟發達國家質量管理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提供了具有科學性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方法和手段,為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提出了具體要求,通過目標管理,倡導強調需求、增值、流程績效和有效性及持續改進的過程方法,其核心理念之一“PDCA”循環方法,可適用于所有行業和過程:
P-策劃:根據顧客(用戶)的要求和組織(各級氣象部門)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
D-實施:實施過程(業務運行);
C-檢查:根據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業務質量監督檢查)和測量(檢定標校),并報告結果;
A-處置: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
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就是為確保氣象觀測數據(代表性、準確性、可比性、時效性、完整性等方面的固有屬性)持續滿足相關要求,實現預期目標,由所涉及的方針、目標、業務工作流程、組織架構、職責權限、制度規范、資源等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構成的有機整體。
貴州省氣象局按照GB/T19001-2016《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建立觀測質量管理體系、識別和確定各項管理的過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實施和保持,并持續改進。
貴州省氣象局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架構
省局最高管理者(局長)及相關直屬單位、市(州)氣象局、各類觀測站主要負責人應確保整個省局內部相關部門/崗位的職責權限得到分派、溝通和理解。各單位領導層應在本單位、本局的管理層中,確定一名管理人員,并分派職責和權限:
①確保省局、直屬單位、市(州)氣象局、縣(市、區)氣象局的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②確保各項運行過程獲得其預期輸出;
③向各直屬單位、市(州)氣象局、縣(市、區)氣象局的最高管理層報告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績效及其改進機會,尤其向省局的最高管理者報告。
省局最高管理者(局長)指定觀網處為全局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主管部門。
貴州省氣象局由觀網處組織省局內設機構和直屬單位、市(州)氣象局、縣(市、區)氣象局按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遵循“PDCA”原理建立觀測質量管理體系,識別和確定各項管理的過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實施和保持,并持續改進,具體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貴州省氣象局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過程關系及類別示意圖
①其中管理過程是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構架中的統領要素,目的是保證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始終遵循ISO 9001標準要求和“策劃—實施—檢查—處置”(PDCA)循環理念,同時為增強用戶滿意給以指導。其中綜合管理包括:文件管理、記錄管理、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用戶滿意管理、組織知識管理、外部供方管理、不合格控制、改進控制、質量監督考核、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管理、風險和機遇識別控制等十二個方面; 行政管理主要是目標任務和績效指標管理。
②業務過程包括數據業務質量管理、裝備業務質量管理及技術發展質量管理,業務過程是氣象觀測之根本,一定程度上技術發展質量決定了數據業務質量,而裝備質量是確保數據業務質量穩步提升的基礎。其中技術發展質量管理包括:國家級地面觀測站遷建管理、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觀測業務準入與退出管理。數據業務質量管理包括:氣象臺站探測環境保護管理、觀測數據采集、觀測數據傳輸質控管理、觀測數據存儲歸檔管理、觀測數據傳輸監控管理、元數據管理、觀測業務系統運行管理。裝備業務質量管理包括:省級觀測設備及備件采購管理、省級觀測設備倉儲管理、省級觀測設備運行監控管理、氣象觀測技術裝備處置管理、觀測業務系統運行管理程序。
③支撐過程的裝備計量確認、裝備維修維護為業務過程的裝備質量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撐。支撐過程的標準規范體系為業務過程的數據業務質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軟性支撐。人力資源管理為數據業務質量管理、裝備質量管理、技術發展質量管理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保障。
為評價貴州省氣象局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識別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貴州省氣象局組織質量管理體系專項辦對貴州省氣象局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內部審核。
①審核發現在質量體系運行的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涉及GB/T19001-2016標準條款48項次。主要分布情況詳見表1。

表1 內審不符合暨改進事項涉及標準條款及階段問題匯總表
按照涉及GB/T19001-2016標準條款劃分,主要分布在觀測過程的運行控制,占比21.3%;觀測環境控制,占比14.9%;觀測設備的計量控制,占比12.8%;改進控制,占比8.5%。
按照質量管理體系PDCA循環的策劃、實施、績效評價、改進四個階段劃分,審核發現的問題占比情況如圖3。

圖3 不符合改進事項涉及階段問題
②審核情況:通過本次內部審核,發現各市州局業務管理人員對業務內容比較熟練,但按照體系要求進行審核的思路有所欠缺,注重結果檢查,疏于對體系文件的充分性、適宜性、有效性的核查和思考,不便于氣象觀測有效管控方法的積累與傳承;針對觀測設備故障類別、可疑數據類型進行系統分析的思維尚未形成,不便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故原有慣例性的業務檢查工作開展較好,審核發現的問題具有較高的相似度。
①注重培訓,骨干隊伍培養必須先行。質量管理體系,對我們所有的領導和業務人員來講,都是陌生的概念,特別是對ISO的有關概念和要求更是知之甚少。而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必須依靠我們現有的人員,因此,針對ISO標準的培訓工作必不可少,而且要先行,為體系建設培養、建立一支既熟悉觀測工作,又熟悉標準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人才隊伍。
②管理者重視是體系有效建立的關鍵。領導作用是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運行的基礎和保證。領導作用主要體現在體系策劃、組織、資源配置等方面。建議加強領導在體系建設過程中保障支撐作用。
③建立對氣象觀測設備的周檢合格率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進行追蹤管理,并根據其計量特性建立觀測設備的期間核查機制,提升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建議建立市州級計量檢定業務,完善期間核查工作。
④建議完善全省氣象裝備的三級備件清單,應急備件管理辦法,對備件進行規范的領取、存儲、檢定、維修、報廢。
⑤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氣象觀測業務的深度融合,為今后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管控流程積累可借鑒的經驗,持續提升氣象觀測質量,達成質量目標及過程績效指標,實現省局乃至中國局確立的質量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