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德明
近年來,高血壓誘發的腦出血事件發病率呈呈上升趨勢。該病發病兇險,致殘率及致死率高,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據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中國腦出血的發病率為126.34/100 000,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因此,高血壓患者應早期進行針對性防控,減少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不良生活作息及生活壓力過大等原因,高血壓的發病呈年輕化及逐年上升趨勢。但目前血壓控制達標率只有15%左右。因此,我國腦出血的預防和治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研究表明,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大腦終末動脈脂質透明變,血管彈性及順應性降低,易發生腦出血。一旦情緒波動和過度體力勞動等,會引起血壓升高,并容易導致大腦末端小動脈破裂和出血。
據報道,在456例高血壓患者中,發生腦出血者114例,發生率為25%。其腦出血事件的高危因素為年齡、吸煙、糖尿病等。應針對以上危險風險因素進行早期預防。
研究發現,年齡每增長一歲,腦出血的概率增加0.567。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諸器官及系統的功能下降,大腦的終末小動脈容易發生淀粉樣變;病變血管壁對于血壓上升和波動不能很好地自我調節,腦血管易破裂出血。
吸煙也是高血壓出血的高危因素。吸煙引起血液中一氧化碳(CO)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下降;還會引起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并對血管內皮造成一定損傷,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同時會引起腎上腺素升高,引起血管痙攣及血壓升高。研究表明,嗜煙高血壓患者腦出血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1倍;及時戒煙可降低高血壓腦出血的風險。
糖尿病也是高血壓腦出血事件的危險因素,且相關性最高。血糖過高不僅會刺激血管平滑肌對交感神經反應的興奮性,同時還可以通過干擾線粒體的功能使血腦屏障開放,加重腦水腫程度,使顱內壓升高;高血糖增加血液黏稠度,身體能量代謝異常,鈉泵功能受抑制,會影響細胞內皮功能,導致小血管壁受損、不同程度的微出血或小動脈瘤形成。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嚴格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范圍,以減少腦出血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