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華



【摘要】閱讀對于初中生學習能力形成和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老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善于創設學習情境,優化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初中生,讓初中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提升初中生語文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從幾個方面來闡述:第一,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第二,激發初中生閱讀興趣,培養初中生閱讀習慣;第三,培養初中生讀書的專注度,推動閱讀習慣的形成。
【關鍵詞】初中生? 語文? 閱讀習慣?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8-0045-02
對于初中生來說,教師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就需要逐漸從初中生的自身特點出發,看看初中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模式,這樣初中生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更好的發展。而且教師為了更好地教育初中生,需要著重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讓初中生可以感受到閱讀的獨特魅力,這樣初中生便可以自主喜歡上閱讀,從而更好地開展閱讀。在閱讀中不僅僅可以了解到故事的整體內容,還可以有效落實初中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更多的初中生都可以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點。而且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需要了解到閱讀是初中生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積累語文知識點的最好途徑和方式,所以教師需要注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初中生,讓初中生可以獲得更多學習知識點的機會。
1.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為了更好地教育初中生,不能僅僅教授初中生知識點,還需要不斷培養初中生,讓初中生可以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逐漸轉變初中生的自身特點,讓初中生可以逐漸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初中生只有喜歡上閱讀,才能自主進行閱讀,進而有效落實初中生自身的閱讀效率與閱讀效果。但是在初中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都是“灌輸式”教學法,教師在課堂中講課,而初中生就在自己的座位上聽課,不會對教師講述的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久而久之初中生就會對閱讀失去了興趣,或者會認為閱讀就是浪費時間[1]。作為初中生的閱讀教師,需要在課堂中不斷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初中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知道初中生想要學習好知識點光憑一堆輔導書和各種課外班是不行的。而且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給初中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通過適合初中生的方式進行閱讀,這樣初中生每天都可以閱讀便可以養成一個閱讀習慣。除了這一點,教師還可以借閱學校的書籍去閱讀室進行閱讀,但是有很多學校并沒有建設一個完善的閱讀室,所以這就需要學校的管理人員進行研究探討,爭取給學校的師生建設一個設備齊全、安靜的閱讀室,同時為初中生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在學生學習的場所中張貼一系列的閱讀海報。這樣不僅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閱讀效果,還可以更好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具體如圖1所示。
教師為了更好培養初中生,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學生閱讀的環境,讓初中生可以在這個環境中更好地閱讀文章,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初中生這個年齡段是積累知識的主要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從學生的自身情況出發,然后找到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這樣就可以讓初中生更喜歡閱讀,并在閱讀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文化,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還可以讓初中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更好地提升自己,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大量的語文知識還需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相應的閱讀教學,這樣初中生才能在閱讀中學習到更為豐富的語文知識,從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2]。
2.激發初中生閱讀興趣,培養初中生閱讀習慣
初中生還沒有踏入到社會中,所以對于社會中的一些事物都抱有極大的好奇心,而且初中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這些初中生的心性并沒有定下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讓初中生長期堅持干一件事,例如:繪畫、閱讀、寫作等,初中生很多時候都是無法做到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興趣。初中生只有對閱讀感興趣,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并喜歡上這門學科。如果初中生對這個項目不感興趣,那么即使教師重點強調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初中生也不會去接觸。所以教師需要讓初中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并讓初中生在讀書中尋找到快樂的所在,進而更好地教育初中生。為了更有效激發初中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就需要充分了解初中生的閱讀習慣,如圖2所示,即為針對初中生日常閱讀情況的調查統計結果。通過該調查結果能夠看出,大部分受訪者都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超過84%的初中生每天至少保持半個小時以上的閱讀時間,并且幾乎每月一本,針對該調查結果,教師就可以放心的給學生推薦合適書籍,并引導學生去主動閱讀。
例如:初中生在進行學習《春》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便可以給初中生一些時間,讓初中生可以對這篇文章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初中生便會了解到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初中生在文章中尋找到自己喜歡的優美句子,并且摘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將其背誦下來,這樣初中生在日后的寫作中便可以引用到這些優美句子[3]。同時在閱讀中,教師還可以讓初中生了解到作者采用的描寫手法、作者的用詞用句、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等,讓初中生在日后的寫作中也可以應用到這些寫作手法,這樣初中生便可以在閱讀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點,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閱讀積極性,還可以讓更多的初中生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意義。在初中生閱讀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初中生推薦一些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文章和書籍,例如:《查理九世》(全套)、《草房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荷塘月色》等,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閱讀力度,還可以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3.培養初中生讀書的專注度,推動閱讀習慣的形成
教師為了更好的教育初中生,不僅僅需要逐漸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還需要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進行教育,從而讓初中生可以在日后更好的發展。但是想要初中生喜歡上閱讀,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教師在課堂中需要給初中生推薦優美的文章,讓初中生進行閱讀;同時家長也需要給初中生收集一些好的文章,讓初中生進行閱讀,這樣久而久之初中生便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從而真正意義上喜歡上閱讀。而且通過閱讀不僅僅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初中生逐漸意識到知識點的重要意義,這對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只有學習好語文知識點,才能在日后取得優異的成績[4]。
其實很多初中教師對學生都是非常關注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大量的語文知識還需要不斷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這樣初中生才能在日后更好的學習知識,同時從整個方面來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其實很多初中生對閱讀都是比較感興趣的,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為多樣化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就可以得到提高。在語文課本中存在很多文章,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就需要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可以對文章進行深度解讀,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從而更好教授學生知識,讓學生可以逐漸對閱讀感興趣。而現階段教師為了更好教育學生,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率,就需要讓教師在教學之余給學生提供一系列的課外閱讀書籍,教師可以在課下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看看初中生喜歡什么類型的書籍,然后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閱讀教學。而且教師為了更好教授學生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向學生進行問答,教師可以開展一堂小型的問答會,從而了解到學生的閱讀特點,如圖3所示,為其中部分問答內容統計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為學生推薦書籍,例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通過這些書籍的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文化和知識還可以讓初中生在日后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進而滿足更多初中生的學習需要[5]。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很多初中教師都逐漸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初中生的學習需要,所以為了初中生更好地學習,就需要教師在教授初中生知識點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初中生的閱讀習慣,讓初中生可以在日后更好的發展,并學習好更多的語文知識點。在傳統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一味的教授初中生知識點,讓初中生對一些重點知識進行背誦,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反而沒有過多的重視初中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導致初中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點的時候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至于初中生在日后無法更好的發展,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福和.給閱讀教學插上“翅膀”——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訓練的策略[J].學周刊.2019(31):117
[2]彭慶.“無”中生“有” 言意兼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文本補白藝術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9):59-61
[3]火常三.激活名著閱讀 潤澤初中生心靈——初中語文“名著導讀”課堂教學分析[J].學周刊.2019(23):126
[4]李正明.在新教改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農村教育.2019(23):108
[5]金向軍.淺談在新教改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管理觀察.2013(1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