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至26日,借日本政府對華開發援助(ODA)項目40周年回顧展之機,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和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圍繞1982年在湖南大學開辦的工業設計研究班,開展了一系列中日設計溯源交流活動。當時參加研究班授課和學習的師生齊聚一堂,回顧追憶往事,審視工業設計發展的當下,探討中日設計教育界進一步深化交流的未來,成為中日設計交流合作四十年承上啟下的一個節點。
湖南大學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最早設立工業設計專業的高校之一。早在1977年就受一機部委托設置了“機械造型及制造工藝美術研究室”;1982年成立“機械造型及工藝美術系”,并開始正式招生。40年里,一代代工業設計人的付出與努力,使得湖南大學工業設計學科有了長足的發展。分別于1993年和2018年,以“理工科院校工業設計學科的建設與設計教育特征的確立”和“面向國家戰略的數字化與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為成果,兩次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形成了一套與時俱進的完善教學體系,搭建了多個產官學研密切合作的實踐創新平臺,培養了大批優秀畢業生進入國際頂尖企業,為中國乃至世界工業設計的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現在的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原工業設計系),不僅擁有一支開放式、全球化的師資隊伍,重視學生核心能力與內容知識體系的培養,還創建了一套完整的創新教學方法與知識分享體系。追根溯源,當年ODA項目所支持的兩期工業設計研究班功不可沒。
1982年,在湖南大學設計學科起步之初,通過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引薦,來自日本筑波大學美術設計研究所的吉岡道隆教授和來自日本千葉大學工學部工業設計學科的永田喬老師,作為ODA項目的派遣專家訪華,在湖南大學舉辦工業設計短期研究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位年輕教師參加培訓。1984年,吉岡道隆教授攜同筑波大學原田昭老師再次赴湖南大學舉辦了第二期研究班。這兩次長期集中培訓,不僅使湖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迅速地走上正確的發展軌道,而且參加培訓的老師們返崗后,大多成為了其專業、行業領域的中流砥柱,為中國工業設計40年的發展貢獻了最寶貴的力量。在人才技術交流合作之外,ODA項目還為湖南大學提供了5000萬日元的項目支持,幫助建立了中國最早的人機工程實驗室。以之為契機的中日設計界交流和培訓活動此后一直延續,為這個新興專業提供了當時最急需的教學資源與業界經驗,為我國工業設計專業發展培養了一批寶貴的教育人才。
在回顧ODA項目40周年之際,中日兩國設計界的專家、學者,再次聚集在交流合作的發軔之地一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四合院,回首往事,展望未來。院子里的老桂花樹見證的不僅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四十年,也是中國工業設計的四十年,更是中日設計合作交流的四十年。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人可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