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皖俊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每當深夜的時候,人們總會仰望著星空,仿佛在尋找些什么。我,在找一顆星,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那便是照亮我人生前路,給予我指引和勇氣的源泉一一佐野邦雄。佐野老師面容慈祥,中等身材,有著一頭短簇簇、硬刷刷的灰白頭發。他濃密的眉毛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整天笑瞇瞇地看著我們,充滿了關心和慈愛。佐野老師不是什么名家,身份也非顯赫,但佐野老師絕對稱得上是個高尚的人、純潔的人、仁愛的人、敬業的人。曹陽老師說他是個完人。認識他的人都贊同!
愛設計
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車爾尼雪夫斯基
印象里佐野老師總是穿著兩邊有大口袋的衣服,而且口袋總被他塞得鼓鼓囊囊。沒裝東西的時候塌拉在那里顯得有點不修邊幅。后來才知道他從小學開始就對設計特別感興趣,并把成為設計師定為終身努力奮斗的目標。從那時起,他就養成了每次出J口袋里裝個小本子和一支筆的習慣。遇見感興趣的或者腦子里蹦出來的新想法就會馬上把它們畫下來,他說因為“怕忘記”。
他曾經在日本著名的鐘表公司一精工集團任職。有一次,他拿出一塊很舊的表對我們說:“你們看,這是我在精工時設計的。有一年,我去瑞士調研,在當地一個著名的鐘表商店用超過日本本土近三倍的價格買下它。一個設計師看到自己設計的表可以賣到鐘表王國,這是一種多么大的榮譽啊!”。說的時候他眼睛里閃爍著光芒。他告訴我們,為了讓自己的設計獲得認可,他反復推敲修改了上千張草圖。佐野老師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每個夢想的背后都是恒久的堅持,每個成功的腳下都有無數的汗水。付出就會有收獲,不管是夢想的收獲還是成長的收獲。
愛教育
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陶行知
佐野老師為了“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無償在鄭州輕工業大學授課十年。無論多繁忙,他每年都會抽出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到中國為我們上課。他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們感到十分震驚。佐野老師每天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微笑著向每一位進來的同學問好,課桌上整齊地擺放著他預先為我們準備好的時間安排和講義重點,讓我們這些隨性慣了的學生們意識到,我們的懶惰和散漫配不上如此勤奮盡責的老師。慢慢地,對設計的責任感和熱情也就這樣培養起來了。
佐野老師上課時很少喝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難得看見。他說“我在講課的時候,大家的目光都望向我,就好像中間有著一條無形的線被我牽引著,我停下來喝水就會把線剪斷,就會有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就不能好好地用心聽課了。”這件事讓作為學生的我們羞愧不已,從此上課便老實地牽著“線”跟著老師步伐走,不敢有半絲懈怠。
愛學生
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巴特
日本老師上課的作業是極多的,每天8節課,課后必須完成50套設計草案,第二天上午上課前提交。上他課的前兩天,學生都是抓狂的、崩潰的、敷衍的。這種情況到第三天會得到完全改變。因為第三天我們進教室后發現第一天我們交的草案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我們課桌的左上角,在每一張草案的不同位置貼著寫滿了佐野老師對設計方案的點評以及鼓勵話語的即時貼。我不解地問過他:“為什么評語不直接寫方案上?還用即時貼,多麻煩啊。”老師笑瞇瞇地答:“這樣就不會弄臟搞壞你們的設計心血啊……”我才留意到了他那眼睛里深藏的血絲……從那天后,被他教過的學生對待設計的態度都是專注的、勤奮的、嚴謹的。
佐野老師一直鼓勵我們多看書、多思考、多動手,成為“T”型人,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T”字,指著“I”告訴我們這代表專業基礎知識必須扎實,而“一”則要求我們通覽各方面的知識。只有這兩者的結合,既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這樣的設計師才有較深的理解力和獨到的見解,才能做出優秀的設計。
佐野老師最喜歡和學生們談論“愛”。永遠記得那天他轉過身去,用力地在黑板上寫下幾的那幾個大字“DESIGNISLOVE!”。黃昏的夕陽斜照進教室,打在他背上,那抹金色至今難以忘記。老師轉過身來說:“設計的真理就是這個:設計是愛!是一種摯愛、一種關愛、一種仁愛。設計師只有帶著愛去設計,才能真正做出好的設計!
直到今天,作為佐野老師的學生,我都會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失去佐野老師傳遞給我們的這份“愛”。仿佛那首膾炙人口的歌謠“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佐野老師就是那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