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云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對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的改善作用,并對比患者出現壓瘡的幾率。方法 選取該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比組,每組23例患者,實驗組加用循證護理,對比組利用傳統護理,比較兩組血糖水平、壓瘡發生率等情況差異。結果 實驗組壓瘡發病率13.04%,護理滿意度100.00%,對比組壓瘡發病率30.43%,護理滿意度78.26%,兩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住院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的疾病癥狀由于糖尿病影響,出現更大治療壓力,對所選患者進行循證護理,患者的護理效果更高,血糖控制效果穩定,壓瘡發生率降低。
[關鍵詞] 糖尿病重癥腦卒中;循證護理;血糖水平;壓瘡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6(a)-013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diabetic stroke, and to compare the probability of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Methods 46 patients with severe diabetic strok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mparative group, with 2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 comparison group used traditional nursing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pressure ulcer incid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3.04%,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100.00%.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0.43%,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78.26%.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at 2 hours after the meal,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disease symptom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severe stroke are affected by diabetes, and there is greater treatment pressur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s performed on the selected patients. The patient s nursing effect is higher,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 is stable, and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s reduced.
[Key words] Severe diabetic stroke; Evidence-based nurs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與單純重癥腦卒中患者差異較大,單純重癥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壓力相對較小。通過常規抗凝、神經類藥物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1-2]。但患者一旦合并糖尿病,就會造成患者出現嚴重的微循環障礙,患者的重癥腦卒中癥狀,與其糖尿病癥狀有一定的關聯,且患者發病后,腦卒中與糖尿病兩種疾病之間不斷相互作用,使得患者的治療難度增加[3-4]。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在治療期間,由于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循環障礙,患者的治療效果見效較慢,同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住院時間等均較單純腦卒中患者的時間更長,臨床護理工作壓力更大。傳統護理能夠幫助患者順利配合治療,但對患者治療效果、依從的改善相對不足,該文2018年1—12月對所選46例患者開展循證護理,觀察循證護理對患者護理質量的改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所收治的46例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比組,每組23例患者。實驗組男10例,女13例;年齡45~89歲,平均年齡(67.48±21.52)歲;病程8~19 h,平均病程(10.51±8.49)h。對比組男11例,女12例;年齡46~87歲,平均年齡(68.41±18.59)歲;病程9~19 h,平均病程(12.34±6.66)h。患者均在該院確診,并均符合糖尿病、腦卒中的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均排除患有其他重大器官腫瘤、疾病,排除肝腎功能衰竭,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排除甲狀腺功能異常,認知功能障礙等疾病。患者實驗用藥、護理措施均可耐受,排除認識功能障礙無法配合護理患者,患者均自愿參與實驗,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加用循證護理,對比組利用傳統護理,循證護理包括成立循證小組、開展循證培訓、實施循證護理、開展護理評價。
成立循證小組:由科室內的主任護師為主,圍繞患者護理需求建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3~5名,自愿參與循證小組優先。對小組內成員講解實驗內容,設置日常工作規章制度。確保護理人員能夠對糖尿病重癥腦卒中的循證護理有一定的了解,確保日常護理工作符合規章制度。
開展循證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循證護理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循證護理理念、開展循證、頭腦風暴等環節。針對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需求開展循證,循證內容包括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差、壓瘡發病率高、患者病情特點等。
實施循證護理:糖尿病、重癥腦卒中、壓瘡預防等關鍵詞進行文獻搜索,并進行護理方案的制定。對患者進行壓瘡評估預警,對高危患者進行特殊標識,增加對患者壓瘡預防護理力度,定期為患者翻身,對已經出現壓瘡的患者,進行深度清潔與護理,保證患者營養攝入,提高對患者壓瘡預警作用,對患者血糖進行控制,定期對患者進行血糖監測,及時調整患者的用藥。
開展護理評價:對患者進行定期護理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作為下一階段的護理核心問題,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重新開展循證,建立護理制度。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壓瘡發病率=發病例數/總數×100.00%,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00%。非常滿意:患者對護理評分的結果在85分以上;滿意:患者對護理的評分結果60~84分之間;不滿意:患者對護理評分的結果低于59分;對比兩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住院時間結果。
1.4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住院時間結果,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壓瘡發病率、護理滿意度用[n(%)],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壓瘡發病率13.04%,護理滿意度100.00%,對比組壓瘡發病率30.43%,護理滿意度78.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住院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發病后,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偏癱、失語、肢體障礙,此時患者多無法正常、自主生活,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長期臥床,才能夠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由于患者不良于行,無法自主生活,使得多數患者的臥床時間較長,出現壓瘡的幾率較大。同時患者還患有糖尿病,使得患者在腦卒中發病后,患者的血液循環障礙更加嚴重,恢復速度更慢。隨著患者臥床時間的不斷增加,壓迫與糖尿病共同作用,導致患者的壓瘡發病率進一步增加。隨著臨床研究證實,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發生壓瘡的幾率較大,且發生壓瘡后,預后效果也相對緩慢[5-6]。此外,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的治療用藥,也受到兩種疾病的影響,出現嚴重的疾病治療壓力。為減少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壓力,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合理,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關鍵。尤其在患者出現壓瘡感染后,患者的感染愈合時間延長。臨床利用循證護理對護理風險較大的患者開展護理服務,循證護理在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該文對所選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開展循證護理后觀察到,患者的護理效果得到顯著的改善,住院時間縮短,血糖控制水平顯著的提高,實驗中實驗組空腹血糖(6.27±3.54)mmol/L,餐后2 h血糖(8.26±1.47)mmol/L,糖化血紅蛋白(5.13±0.15)%,住院時間(15.14±3.27)d,對比組空腹血糖(8.14±3.77)mmol/L,餐后2 h血糖(13.28±2.67)mmol/L,糖化血紅蛋白(7.94±0.84)%,住院時間(21.48±5.11)d。能夠觀察到,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有改善的同時,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也隨之得到顯著地下降,患者能夠在明確減少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整體康復進程的改善。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開展循證護理,患者的壓瘡發生率也得到顯著的下降,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潔.循證護理對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及壓瘡發生率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143-145.
[2] ?黃定瑞,劉紅波,吳萍妹.集束化護理在ICU患者壓瘡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7):129-131.
[3] ?楊紅,李雙,張雪.循證護理在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的運用效果[J].飲食保健,2018,5(45):188-189.
[4] ?林麗洪.循證護理對糖尿病重癥腦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及壓瘡發生率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6):105-106.
[5] ?陳曉琳,張玥瑋,商全梅,等.ICU護士實踐國際壓瘡指南障礙及支持因素的質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9):61-64.
[6] ?張楠.不同側臥護理對重癥肺炎伴糖尿病患者呼吸頻率和氧合指數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2):119-121.
[7] ?尚戰陽,龔英,黃琳,等.循證護理在社區老年患者壓瘡護理中的價值研究[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9,32(3):200-202.
[8] ?江章敏,林燕明,方麗欽,等.循證護理在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手術期間應用的效果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9,41(2):172-174.
(收稿日期: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