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地無三尺平,土無三分厚”,這是地處大涼山腹地的金陽縣丙底鄉布洛村的真實寫照。2018年7月,成都海關派出的幫扶干部劉烔初來布洛村,這個地域偏遠、居住環境惡劣的高寒貧困村讓他發出疑問:“讀書改變命運,在這里能實現嗎?”
一份獎勵托起“夢想”
2017年,布洛村脫貧了。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2018年7月,由成都海關派出的劉烔、王灃濤等干部組成的布洛村駐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帶著行李從成都一路顛簸來到布洛村。一路上,大家想著同一件事:布洛村“摘窮帽”后如何徹底“拔窮根”?
來到村上后,工作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走訪。在走訪中,工作隊發現:雖然布洛村“摘了窮帽”,但是村上很多學生初中畢業后就不再繼續讀書了。外出務工是大多數孩子的“出路”,但由于學歷水平較低,他們難覓一份“好工作”。
村上孩子“過早終止學業”,讓工作隊“既擔憂又痛心”?!坝械募彝ヒ驗樯罾щy不再讓孩子繼續讀書,有的家庭因為觀念落后讓孩子停下了求學的腳步?!惫ぷ麝犼犻L劉烔與隊員商量,“要不我們在助學助教金的基礎上,增設一個獎學金吧?鼓勵初中畢業的娃娃們繼續讀書?!?/p>
劉烔的想法得到了隊員和村干部的贊同。工作隊給下派單位成都海關提出建議并獲得了支持,今年年初布洛村設立了“蓉關勵志獎學金”。獎學金用于獎勵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后考上高中、大學等繼續讀書的孩子。劉烔說:“希望這能夠逐漸提高村民對教育的重視,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彝族學生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布洛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吉波里樂的妹妹在讀大學,弟弟在讀高中,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得知“蓉關勵志獎學金”將獎勵每名大學生3000元、每名高中生2000元,吉波里樂一家如釋重負:“這5000元不僅幫我們減輕了壓力,更給我們這個家庭帶來鼓勵和信心。”
一盞臺燈照亮“未來”
來村里的時間久了,跟村民的關系近了,也了解到更多村民的需求。隊員王灃濤在走訪村民途中,看到一個小女孩趴在路邊寫作業:雙膝跪在地上,胳膊支撐在高于周邊空地的馬路牙子上,扎著一頭馬尾的小女孩正在埋頭做作業,手中的鉛筆在本子上一筆一畫地書寫著。王灃濤深受觸動,不禁紅了眼眶。
進一步了解后,王灃濤得知村里的孩子們家里照明條件不好,幾乎沒有臺燈,孩子們要么在昏暗的燈光下學習,要么就趴在馬路邊做作業。在工作隊開會的時候,王灃濤反映了這一情況。他提議:“我們可以給孩子們贈送一批臺燈,改善學習環境。”
不久,下派單位協調了專項資金用于購買臺燈。分發臺燈當天,布洛村的每一個孩子都領到了嶄新的臺燈。吉布里色和吉波阿佳正在讀小學,他倆怕不小心摔壞臺燈,一直緊緊地抱著,臉上滿是羞澀的笑容。
吉布里色和吉波阿佳從沒用過臺燈,剛開始用臺燈的時候,他倆充滿了好奇。如今,嶄新的臺燈就放在他們的小書桌上,暖暖的燈光既照亮了書本,也照亮了他們的前程。
關心孩子們家里的學習條件,也關心學校的教學條件。工作隊經常與丙底鄉九年一貫制學校交流探討教育方面的問題。劉烔回憶,有一次學校校長朱正林找到他傾訴:“全校只有一臺復印機,打印復印試卷、資料很不方便,電腦也沒有幾臺……”劉烔和隊員將朱正林的話記在了心上,沒過多久,一批辦公設備和教學器材就援助到位。
一堂輔導課燃起“希望”
樹德育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但工作隊在幫扶過程中發現,村里大多數孩子放學回家后,沒有看書、復習的習慣。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關心,有的家長雖然重視孩子教育,但自身能力有限沒法輔導孩子,只能“干著急”。
“我們來給孩子們上輔導課吧,讓孩子們在愛上學習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惫ぷ麝犝f干就干,2019年,布洛村家教輔導班正式開班。家教輔導班的“老師”,除了工作隊隊員外,還有從全鄉綜合幫扶工作隊里邀請來的具有音樂、繪畫、衛生健康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幫扶干部。
一堂堂別開生面的輔導課,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劉烔對家教輔導班開設的第一堂輔導課記憶猶新,課堂上孩子們齊聲朗誦《少年中國說》?!啊倌曛莿t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瑯瑯書聲打破了布洛村夜晚的沉寂,也觸動了劉烔的心弦,他說:“孩子們的表現,給了工作隊隊員極大的鼓勵。大家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輔導班辦好!”
“做好學習輔導、養成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家教輔導班一方面開展漢語拼音等基礎知識教學;另一方面針對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一對一”輔導。如今,家教輔導班經過兩個學期的運行,逐漸走向規范化、常態化,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同時,學生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提高了。
目前,全村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已全部入學,其中6人因學習勤奮獲得獎學金。劉烔深有感觸地說:“希望通過讀書,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保ㄗ髡邌挝?成都海關)(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