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英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果的影響。方法 該次研究采取隨機盲選法,將2018年5月—2019年5月該院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劃分為兩組,各組39例;其中,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妊娠結局及胎兒窘迫發生率。結果 ①觀察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觀察組剖宮產率、早產率、羊水過多率、胎膜早破率、妊高癥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觀察組胎兒窘迫發生率的2.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51%,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糖尿病患者實行護理干預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標,改變不良妊娠結局,大大降低胎兒窘迫發生率。
[關鍵詞] 護理干預;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妊娠結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6(a)-01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pregnancy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The random blind selection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divide 78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into 2 groups, 39 case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implemented to compare the blood glucose indexes, pregnancy outcomes and fetal distress rate of the 2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1.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after nursing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antly differnce(P<0.05); 2.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premature birth rate, polyhydramnios rate,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and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3.The incidence of fetal distr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5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0.51%.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antly differnc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s go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indexes, change the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and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etal distress.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Gestational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Pregnancy outcome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我國妊娠糖尿病患病率突破6%大關,呈逐年遞增趨勢,并且其疾病發展機制相對復雜,與診斷標準放寬、妊娠年齡推遲、二孩政策開放及產婦營養狀況改善等因素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同時,妊娠糖尿病不止是不良妊娠結局的主要影響因素,更能大大增加圍產期各種并發癥發生率,甚至存在致死的可能性。除定期測定血糖指標外,臨床護理妊娠糖尿病著重強調控制糖分攝入量,方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改變妊娠結局,消除產后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如何做好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工作,得到越來越多護理人員的關注及重視。鑒于此,該文將該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其目的是重點探究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納入研究的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并且于知情條件下簽署實驗同意書,基本排除失語、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嚴重肝腎疾病的情況。以隨機盲選法劃分為兩組,對照組39例患者中年齡分布為23~38歲,平均年齡為(28.43±1.26)歲;初產婦24例、經產婦15例。觀察組39例患者中年齡分布為22~37歲,平均年齡為(28.42±1.25)歲;初產婦23例、經產婦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意義。排除標準:兩組患者均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凝血功能障礙及其他孕期并發癥。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即:實時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組織疾病健康宣教,嚴格控制糖分攝入量,規范用藥流程。觀察組實行護理干預,即:
①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積極給予其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幫助患者全面了解妊娠糖尿病的發生原因,強調日常生活及飲食的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注意休息及保持合理膳食習慣,有助于控制血糖指標,糾正原有錯誤的疾病認知,提前做好分娩前各項準備工作。
②護理人員加大對于飲食指導的重視程度,綜合考慮妊娠糖尿病的特殊性,以保證營養攝入充足性為前提條件,控制糖分攝入量,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干預方案,不得食用過多油炸、辛辣及生冷的食物,貫徹落實少食多餐的原則,培養患者正確的飲食習慣。
③大多數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后深受陌生環境及疾病困擾的影響,可能出現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客觀上要求相關護理人員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手段,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問題及內心疑慮,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側重于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大大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
④護理人員遵循醫囑合理指導患者日常用藥,尤其是降糖藥物及胰島素,仔細觀察患者用藥后是否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幫助患者快速掌握自我監測的方法及要點,一旦用藥后出現頭暈惡心等癥狀則及時補充糖分,檢測血糖指標,確保血糖指標始終處于穩定狀態。
⑤護理人員實時監測患者血糖波動幅度,針對存在血糖代謝異常的患者則遵循醫囑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仔細全面記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并且指導患者進行戶外運動鍛煉,控制孕期體重,培養患者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不得熬夜吸煙飲酒,盡可能消除血糖指標波動的風險因素。
1.3 ?判定標準
分別測定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用于評估護理效果,并且對比兩組患者剖宮產、早產、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及妊高癥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情況。同時,統計兩組胎兒窘迫的發生例數,計算其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該次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其中計量數據使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數據用頻數與百分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血糖指標
對比統計結果發現,觀察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3項血糖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妊娠結局
對照組39例患者,剖宮產21例(53.85%)、早產10例(25.64%)、羊水過多7例(17.95%)、胎膜早破8例(20.51%)、妊高癥11例(28.21%);觀察組剖宮產9例(23.08%)、早產2例(5.13%)、羊水過多2例(5.13%)、胎膜早破2例(5.13%)、妊高癥1例(2.56%)。觀察組剖宮產、早產、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妊高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287、10.264、 9.726、8.265、8.219,P<0.05)。
2.3 ?胎兒窘迫發生率
對照組胎兒窘迫發生率為20.51%,共計8例;觀察組胎兒窘迫發生率為2.56%,共計1例。對比統計結果發現,觀察組胎兒窘迫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283,P<0.05)。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為內分泌科及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發病和妊娠期胰島素需求相應增加等原因密切相關,該類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妊娠期多飲多尿多食,或存在外陰假絲酵母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內相關學者[3-4]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大大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風險,嚴重威脅母嬰健康安全,甚至對產兒未來生長發展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如何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得到越來越多從業人員的關注及重視。除藥物治療外,臨床著重強調飲食控制及運動鍛煉,提倡患者定期進行孕檢,用于評估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情況[5-6]。同時,妊娠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管疾病并發率較高,例如子癇或產后出血等,可能影響胎盤正常生長發育,造成羊水過多及新生兒畸形等情況,并且妊娠糖尿病存在分娩后轉化為普通糖尿病的可能性,持續性高血糖削弱胎兒肺泡2型細胞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速度,減緩其發育速度,直至形成巨大兒或胎兒窘迫窒息。考慮到妊娠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改善及生活質量的改善,需采取及時有效的醫護干預方法。
該次重點提到的護理干預以控制患者血糖指標為前提條件,主張全天候監測患者血糖指標,通過飲食指導、心理干預及藥物控制等方法糾正患者原有的生活習慣及錯誤認知,便于及時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案。該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護理后各項血糖水平改善均明顯優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同時,觀察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胎兒窘迫發生率僅為2.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51%;從中說明護理干預的血糖控制效果良好;這與相關學者[7-8]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相關學者表示護理干預的實施可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胎兒窘迫率,降低在10%以下,該次觀察組的2.56%低于10%;說明,護理干預的實施具備頗高的價值。
綜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實行護理干預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標,改變不良妊娠結局,大大降低胎兒窘迫發生率,減少影響正常分娩的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 ?于姍姍,楊韻歆.多學科聯合早期干預對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婦患病率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8):104-107.
[2] ?楊艷君,陳照.臨床護理路徑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健康知識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6):101-104.
[3] ?楊琴.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孕婦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3(1):78-80,82.
[4] ?王寶池.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效果及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 37(22):2863-2864.
[5] ?肖麗艷.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健康大視野,2018(21):146.
[6] ?趙旭君.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6,22(30):188.
[7] ?譚海杰.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190-192.
[8] ?陳年芳,葉秀珍.醫學營養治療對妊娠糖尿病圍生期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學工程,2016(4):74-75.
(收稿日期: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