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陽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鹽亭縣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建強組織、培育干部、完善制度,進一步實現基層有效治理,夯實鄉村振興根基。
搭好組織平臺,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強化基層治理,必須要把黨組織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一是強化政治引領力。在健全基層黨組織學習制度上積極實踐,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組織轄區內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輪流交叉講黨課,進一步提升黨性修養。二是提升組織戰斗力。堅持聚焦組織力提升這個重點,劍指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結合鎮、村“兩項改革”,對涉改村黨組織進行規范設置,有效避免“小馬拉大車”現象。三是增強組織服務力。黨的力量來自人民群眾,要始終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通過政策引導、矛盾化解、辦好實事,提升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在撤并鄉鎮設立便民服務站、撤并村(居)設置便民服務代辦點,大力推行村(居)干部代辦員制度。
拓寬培育路徑,筑牢基層治理堡壘。基層治理,干部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優秀干部人才,為基層治理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嚴格選用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導向,落實村“兩委”預審、鄉鎮復審、縣級部門會審的三級聯審制度。建立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常委會審議和村常職干部縣級備案機制,形成“縣鄉共管”模式。二是加大培育力度。堅持把“黨性教育+專業知識+能力培養”貫穿始終,高標準打造袁詩蕘烈士紀念園、文同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和西部水產、七里花鄉等現代農業園區教育基地。三是暢通人才渠道。用好用活并村后的留轉干部,繼續留任黨性覺悟高、發展意識強、服務能力強和綜合考核優秀的村干部,優先選聘不符合留任條件但十分優秀的村干部繼續擔任鄉村振興專干、基層治理專干等,鼓勵未留任村干部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任職。
扎緊制度籠子,提升基層治理成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要健全黨管干部、選賢任能制度,堅持在選賢任能過程中依制而行,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一是開展多維立體研判。綜合運用“常規研判+專項研判+季度研判”,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了解識別村干部。二是組織分類差異考核。綜合設置村級黨組織建設、班子運行、綜合評議、民主測評等4項共性指標,單獨設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產業扶持等10項個性指標,將考核結果直接運用到村干部個人評先評優工作中。三是構建陽光監督格局。從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等問題入手,扎實推進黨內政治生活。定期組織鄉鎮紀委書記、組織委員、派出所相關負責人和黨員、群眾代表召開干部監督聯席會議,促進干部主動擔當作為。(作者系中共鹽亭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