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面之城:紐約的沖突與野心》
[ 美] 喬安妮·雷塔諾 著
金旼旼、許多、劉蕾 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0年5月
如果沒有羅伯特·摩西,聯合國永遠不會出現在紐約。雖然坐擁龐大家產,但洛克菲勒家族仍然需要人來運作實際問題,包括法律合同、立法程序、建筑圖紙、施工費用、避稅方法、交通問題和房產規劃。
只有一個人擁有搞定所有這些所需的知識、人脈和權力,也只有一個人能在僅僅四天之內搞定所有這些問題。這個人就是羅伯特·摩西。
摩西出身于一個富有的德國猶太家庭,自小就極其聰明。他畢業于耶魯,并在牛津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雖然從未擔任過任何選舉職務,但他在5 任不同市長麾下,主導著紐約的城市規劃。此外,還有數不盡的海灘、公園、公共游泳池、圖書館、哈德遜河隧道,更不用提林肯中心、拉瓜迪亞機場和聯合國總部大廈。摩西的傳記作家羅伯特·卡羅說,摩西將“想象力、鐵的意志和傲慢”結合在一起,重新定義了紐約。
他主導的其他工程項目向外一直延伸到長島,并向北延伸至尼亞加拉大瀑布。摩西在位于蘭德爾島特里伯勒橋下的外表樸素、內部奢華的辦公室,指揮著他的“帝國”。摩西就是去除了私人貪欲的特威德,他在城市規劃領域是一個專橫君王,直到他的“帝國”最終被自己的野心顛覆。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摩西都是不可戰勝的,因為他擁有來自社區、政客和商人的廣泛支持,這些政客和商人受益于與摩西的城市規劃一同出現的工程合同、工作機會、法律費用、地產升值和保險傭金。
摩西從未受到腐敗指控,去世的時候也只有微薄的財產。相反,他其實是一位對城市進步有著遠大抱負的公務員,而這一切成為可能,是通過他的當權、對聯邦資金的爭取以及他強勢的管理風格。
摩西相信,私人汽車比公共交通更為重要,辦公大樓應當取代工廠,清除貧民窟要比維護社群完整性更加重要。交通擁堵問題應當通過建造更多高速路來解決,而不應在乎有多少人需要動遷。
他的信條簡單明了:“當你面對一個建造過度的城市時,你必須用斧子砍出一條血路。”卡羅估計,摩西的高速路工程至少動遷了25萬居民,而其他工程又動遷了另外50萬居民。這為摩西贏得了“大搬運工”的綽號。
大部分人只能搬往更邊緣化的社區、住進更為擁擠的房屋。“城市翻新”通常意味著“黑人遷移”,但它實際上也摧毀了白人勞工社群。此外,摩西在規劃公園和游樂場時,更為照顧富人的利益。卡羅說,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加速了“城市的貧民窟化”,刺激了城市沖突的發生。
1953年,摩西與東特里蒙特的猶太社區發生了沖突,爭議的焦點是摩西計劃建造穿越布朗克斯的高速公路。這個項目將拆遷6萬居民的房屋,其中很多居民都參加過布朗克斯租金罷工,以及下東區罷工。但摩西拒絕跟居民們就這個問題討價還價。“摩西先生統治著這個城市”,普通民眾根本無關緊要。
但是,中央公園卻是相當緊要的。1956 年春,摩西派出推土機準備推倒樹木,在綠草地飯店旁新建一個停車場。消息迅速傳播開來,40 名帶著孩子和手推車的婦女前來阻止推土機。這一次,抗議者的數量遠遠少于布朗克斯項目,但來自上西區的富人抗議者們卻擁有更多人脈。
但摩西一貫傲慢的態度就是“公眾意見都是狗屁”。在一個4 月的早晨,他還是成功鏟平了樹木。這一舉動立即觸犯眾怒,市政廳收到了4000 封投訴信,摩西被嚴厲指責利用公共土地為私人公司謀取利益。人們開始質疑摩西的品行。1959 年,摩西頭上不可戰勝的光環也開始消退,市長小羅伯特·F. 瓦格納開始重組市府機構,以削弱摩西的權力。
1961年,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人成了摩西的復仇女神。那一年,紐約計劃在西村一處名為“殘破之地”的地方興建一個住房項目。這一計劃受到了部分人的歡迎,但社會活動家簡·雅各布激烈反對。她一直是格林威治村的房東,曾參與抗議并成功令一條道路規劃繞過了華盛頓廣場公園。1961年,雅各布正在寫她劃時代的作品《美國大城市生死錄》。她在這本書中將社區在城市生活的角色神圣化。雅各布宣稱,她不會允許自己的社區被摧毀,她成了摩西最有力的敵人。
通過組建拯救西村委員會,雅各布與摩西斗爭了7個月。抗議人群最初由白人中產階級專業人士主導,但委員會成員后來又包括了格林威治村的波多黎各移民、愛爾蘭移民和意大利移民。雅各布同時還贏得了西村獨立民主黨人的支持。當委員會成員被禁止在一場市政廳會議上出席作證時,委員會成員們爆發了抗議,以至于警察不得不出動維持秩序,其中一個抗議者被警察拖著雙腳拉出市政廳。一周之內,紐約放棄了西村項目。兩年后,雅各布又組建了一個類似的組織,成功阻止了下曼哈頓高速公路取道下東區的格林威治村。再一次,民眾要求享有定義城市未來的權利。用雅各布的話說,社群能夠成為“文明自治的組織”。
摩西依然拒絕傾聽來自民眾的呼聲,但在1964年的世博會項目中徹底失敗。當年的世博會正值英國接管紐約殖民地300周年,因此世博會舉辦方希望選址在舉辦1939年世博會的弗拉興草坪。但摩西正計劃在那里建造一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園。在世博會籌備期間,摩西和世博會管理機構爆發了多次沖突。結果,大部分歐洲國家都發起了抵制運動。
世博會在喚起人們對未來的美好設想上徹底失敗,參觀人數不多,收入也少得可憐,但摩西依然拒絕降低高昂的入場和展臺租金費用。他對于世博會令財政赤字高企的報道矢口否認,還咒罵那些試圖調查世博會財政狀況的記者為“禿鷲”,并宣稱“有能力者建設,沒能力的只會拆臺”。這顯示出一個日益尖刻、日益被邊緣化的公眾人物的真實心理狀態。
1968年,在納爾遜·洛克菲勒和戴維·洛克菲勒兄弟的運作下,摩西被從最后一個公職位子上趕下臺。洛克菲勒兄弟二人現在覺得,摩西這位以前的同盟,如今已經成為阻礙他們實現未來設想的絆腳石。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