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上服務區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京杭運河高等級航道水上服務區的倡議中,目的是為往來船舶和船上人員提供生活補給,確保船舶安全航行,改善船舶在航生活質量。水上服務區科學建設的關鍵是明確船舶的需求量及合理規劃建設服務區的功能。本文結合安徽省水上服務區運行經驗,著重討論航道服務區功能配置及建設規模。
關鍵詞:水上服務區;配置;建設規模
水上服務區的建設和運營通常包括建什么、建在哪、建多大、怎么建和如何用五方面??傮w來說,功能配置是核心,建設規模是關鍵。從國內已有的水上服務區運行經驗來看,服務區自身的“造血功能”弱,如何有效支撐航道服務區可持續發展,是航道服務區發展的難題。
一、水上服務區配置
(一)功能配置
以往船員在航生產生活條件艱苦,存在過夜難、靠泊難、補給難等問題。為了給船民提供良好的休息補給場所,提升航運效率和行業形象,在進行區域內水上航道網規劃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大水上服務區的建設力度。就航道服務區的服務功能配置來說,最初借鑒了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相關技術要求,力爭為過往船舶和船員提供安全可靠的停泊環境、便捷的陸上交通條件、實用的日常生活補給等,受到了廣大船員的熱烈歡迎。[1]
(二)主要配置
航道服務區的主要服務功能有如下八類:錨泊、加油加氣加水、餐飲住宿、日常生活補給、維修零配件、岸電網絡、安全衛生環境應急、貨流信息。錨泊服務是提供免費的錨泊水域和錨泊輔助設施。加油加氣加水是為船舶提供燃油、燃氣和生活用水,需配置專用的加油或加氣碼頭。餐飲住宿是在服務區配置食堂或招待所,方便船員上岸就餐或住宿。日常生活補給是在服務區配置便利店,為船員提供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維修零配件是為船舶小修配置維修站和零配件商店。岸電網絡是為船員在錨泊期間提供岸上生活電源和無線網絡,需要配置岸電箱和局域網。安全衛生環境應急包括服務區的安全監管、環境衛生、救助資源等,基本配置包括醫務室、衛生間、垃圾箱、回收桶、藥箱等。貨流信息的作用是為船舶提供準確貨物信息,包括貨物地點、種類、運輸時間等,避免船舶空返。
(三)使用經驗
從近幾年對水上服務區錨泊服務的反映來看,船員對這一服務表現比較滿意,錨泊服務也基本實現了水上服務區的最初規劃目標。但是目前存在的情況普遍是服務區規模較小,能提供的泊位僅二十幾個,有很多船只無法進來,而且在服務區建設之初并沒有預留空間可以擴建,所以出現了錨泊服務能力不足這一問題。
加油加氣加水服務的表現和效益并不顯著。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加油或加氣(LNG)碼頭建設的安全審批要求高,推進難度大;二是加油市場競爭激烈。[2]
餐飲住宿服務的效果不是很好。大多數船員都是以船為家,船就是水上的家,能夠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現階段大部分船員對消費價格較為敏感,服務區的餐飲和住宿對船員的吸引力很弱。若結合服務區自身的職工食堂提供便餐,尚有需求。若將餐飲住宿服務擴大化經營又有違服務區建設之初心,現階段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
日常生活補給服務的需求意愿高,能切實解決民生問題。由于航道服務區集聚的船員總量相對高速公路服務區小很多,所以船員和船舶的需求量也沒有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需求量多,而且船員對價錢有要求,不想采購價錢高的物品,所以服務區內的超市只能提供保質期長、價格較低的食品。當船員上岸后,借助便捷的交通條件,通過共享單車或共享租車,可以在服務區附近采購到所需的新鮮食。
船舶維修零配件服務的滿意度較高,經營效益是目前服務區各項服務中最好的。但是受限于船舶維修對于配件需求的總量,因此并不是所有服務區都應該配備船舶維修零配件服務。
岸電網絡能夠切實改善船員在錨泊期間的生活質量,需求高,滿意度也高。岸電的需求主要是在夏天用來降溫防暑,但受限于錨泊岸線,配置的岸電箱偏少,供不應求。
安全衛生環境應急服務的公益性強,提供必要的人文關懷,也有一定的強制性,船員需求和滿意度較高。特別是服務區的安全監控甚至是警務室,能夠增強船員的安全感;在服務區根據管理需求增加服務窗口,讓群眾少跑路。
貨流信息服務需求高,但普遍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雖然市場上有多款付費服務的貨流信息App,但是提供的有償信息的針對性和準確性不夠,實際使用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水上服務區建設規模分析
(一)服務需求分析
水上服務需求包括往來船舶、船員及船上的游客數量。其中,對船舶和船員的預測是根據在航道上年通過量的數據,結合航道附近服務區的數量和船舶與船員的需求等指標,預測船舶可能進入該服務區的概率,以及船員在該服務區將接受哪些服務。但是要注意一點,船員年通過量并不是所有的通過量,要結合服務區地域和經濟發展等實際情況,對規模建設的大小進行適當調整,最終得到一個近乎精準的服務量。進行科學預測對服務區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三、水上服務區建設實例
(一)建設規模分析
蕪申運河航道全線開通后,過往船舶大幅度增加,根據貨運量的增長情況,對過往船員的數量進行預測,公式如下。
根據對蕪申運河的分析得出:2030年運量預測值為
5 700萬噸。由于機動駁具有靈活性較強的特點,其運輸量值會有所增長。但是由于船隊運輸成本低,船隊的運輸量還是會高于機動駁,因此船隊的運輸系數(a)預測為0.65,不平衡系數為1.2。[3]
根據以下公式對船舶和船員的聚集量進行計算。
經計算,2030年服務區日船員聚集量:309人/日;船舶聚集量:船隊31艘次/日,單船43艘次/日。服務區建設規模近期應能滿足68艘次/日,遠期應能滿足74艘次/日。航道內建設500m2辦公建筑物,1個加油泊位。
(二)服務區選址
蕪申運河清水張鎮河道距離清水鎮僅3.1千米,附近有河堤、防洪公路、河道內有大面積灘地和航道裁彎取直后留下的凹槽,這一有利地形剛好滿足服務區的建設條件,所以選擇張鎮河道建設蕪申運河安徽段水上服務區。
四、結語
水上服務區需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為船舶(員)提供方便的錨泊和補給場所,方便行業部門對安全生產進行監管與服務。因此,服務功能應當契合船員和管理服務部門的實際需求,要充分考慮各項需求的內在邏輯,使得服務功能配置協調和規模建設合理。
參考文獻:
[1]丁天平,廖鵬.內河航道服務區服務功能配置的經驗與啟示[J].珠江水運,2019(22).
[2]王文倩.水上服務區功能完善及可持續發展建議[J].中國水運,2018(1).
[3]李光顯.蕪申運河安徽段水上服務區規劃建設淺析[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6,16(10).
作者簡介:張文付(1971—),男,安徽樅陽人,經濟師,在職研究生,主要從事經濟管理、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