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恒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優質教育資源;引進;融合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項目“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模式研究”
全國教育大會明確提出要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引進世界一流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大會為中外合作辦學指明了引進世界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高水平合作辦學的任務和目標。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作為合作辦學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方面已開展了生動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增加高質量供給,滿足多樣化需求,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以下簡稱彼得堡航空學院)為例,通過分析海外優質教育資源的選擇與融合,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優質教育資源引進與融合提供參考。
根據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發布的信息統計,截止至2019年,教育部審批的全國本科及以上合作辦學機構共94個,其中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85個,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9個,引進的海外教育資源來自17個國家,也有來自香港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根據U.S.News發布的《2019年全球教育最佳國家排行榜》顯示,2019年全球教育最佳國家排名前五的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我國與其合作的辦學機構數共60個,占全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數的63.8%;優質教育資源來源國的17個國家中,有16個國家在2019年全球教育最佳國家排名前25。目前,全國共有20個省、直轄市舉辦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其中江蘇省最多,河南省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有4所,彼得堡航空學院就是其中之一。彼得堡航空學院是2017年經教育部審批后成立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合作高校是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該大學是一所蜚聲世界的國立理工科大學,航空航天類專業獨具優勢,與中原工學院是一所省屬骨干特色高校,在紡織服裝、航空材料、智能航空等領域獨具特色。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優質教育資源的選擇需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什么是優質教育資源?二是如何選擇優質教育資源?從優質教育資源的國別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我國94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有66個是從英、美、法、澳、德等5國引進的教育資源,占全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數的70%以上,這種資源的供應分布不平衡,不利于我國教育面向世界的全方位開放,需要進一步擴大和挖掘優質教育資源的區域和國別范圍。從合作大學與機構、合作專業與課程分布看,主要包括三類,一類是學校整體實力較強的國際知名高校;一類是學科專業有優勢有特色的高校,包括優勢特色學科高校、我國弱勢或空白領域學科高校、我國行業急需學科專業高校等;還有一類是在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與教材、教學方法、師資與管理經驗、質量保障體系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的高校等,均是優質教育資源的范疇。
其次,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豐富多樣,該如何選擇呢?從國別和地區分布看,西方發達國家或地區不是唯一選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深入推進,我們需要改變過去的唯發達國家教育優質的觀念,積極從中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國家、沿邊國家等尋找優質教育資源,如俄羅斯、印度、新加坡、以色列、馬來西亞、泰國、白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國家,還有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從合作高校的選擇看,通過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駐外使館、國外大學網站、公認世界大學排名、權威認證等多種渠道,全方位了解、評估資源主體的資質、信譽和質量,選擇有比較優勢的“相對優質”的高校合作。從合作專業的選擇看,能夠滿我國急需、薄弱、空白學科專業建設需要的,能夠滿足引進資源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科建設水平等需要的急缺、互補性資源,均可列入優質教育資源。
彼得堡航空學院在合作國別、合作大學與機構、合作專業與課程等的選擇時,選擇了一帶一路國家俄羅斯,選擇了在航空工程與智能控制學科實力較強的圣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在專業方面,雙方合作了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等三個首批合作專業,培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所需航空專業的國際人才。
優質教育資源如何在引進高校實現融合發展并發揮輻射效應,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根本目的,選擇正確的引進融合路徑,確保優質教育資源在引進高校充分發揮作用。
辦學協議是合作雙方平等協商的結果,是明晰合作雙方權利義務,強化合作雙方辦學一致行動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能有效保障優質教育資源的充分引進。中原工學院通過與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的充分溝通和平等協商,簽署合作協議,明晰雙方權利義務;明晰課程引進與師資管理;強化財務管理等,充分引進合作方資源。在課程與師資引進上,雙方嚴格按照教育部明文規定:“引進的外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核心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雙方通過共同制定專業培養方案,確定課程教學大綱,實施核心課程的引進與共建;通過有計劃安排俄方師資授課、或培養中原工學院國際化師資隊伍,或在國際上招聘雙方認可的教師,為合作辦學提供高水平師資隊伍,并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在財務管理方面,嚴格執行報批制度,并由學校財務設立專項,統一核算,為資源引進提供財務支持。
彼得堡航空學院通過構建完善的黨建機制和教學機制,保障優質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黨建方面,根據中組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要求,堅持將黨組織設置、黨建工作制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設等具體內容寫入協議、合作辦學章程與人才培養方案。在合作辦學過程中,學校為學院及時配優配強黨委書記,配齊副書記及以外的其他委員、支部書記等,且學院黨委書記進入合作辦學聯合管理委員會,共同參與合作辦學重大事項決策,充分發揮合作辦學黨的領導和監管作用。在每年的合作辦學年審中,將黨建工作作列入核心指標,為辦學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教學方面,雙方通過設立項目聯合管理委員會及學術委員會,建立教學與學生管理協商機制。雙方共同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俄語課程教學方案,幫助彼得堡航空學院學生達到專業課程學習所必須的俄語水平。雙方提供各自最新的專業課程,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大綱及教學管理計劃,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按照雙方的學科專業辦學標準和質量控制評估要求,形成統一的教學質量監控指標體系并遵照執行。積極參加中、俄教育主管部門主辦的教育質量評估活動,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利用效果進行評估。
依托彼得堡航空學院,開展中外師生廣泛交流、建設科研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將優質教育資源深度融入專業與學科建設中。在中外師生交流方面,中原工學院連續2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專項項目支持,為彼得堡航空學院優秀學生和教師提供國家獎學金,師生赴俄交流學習活躍。在國際聯合科研方面,兩校聯合簽署“航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協議,河南省委書記、教育廳廳長等見證了兩校協議的簽署,成立了河南省航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緊緊圍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產業發展需要,以及彼得堡航空學院專業建設需求,凝練了航空復合材料、航空地面電源系統、光纖陀螺儀等三個研發方向。兩校還組建了科研團隊,建設國際聯合實驗室,俄方優質教育資源在中原工學院不斷融合、創新,極大促進了中原工學院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培養和國際科研合作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金輝.中外合作辦學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問題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
[2]教育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EB/OL](2016-07-15)[2019-8-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
[3]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EB/OL](2019-02-23)[2019-8-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