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
關鍵詞:區塊鏈;精準扶貧;技術應用;場景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應用與發展,社會普遍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將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與演進。
區塊鏈技術具有較強的產業融合性,它不僅能與現代服務產業緊密融合,而且能夠和傳統農業生產建立深度聯系。在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區塊鏈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區塊鏈應用具有不可篡改、可實時追溯等特性,在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成效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它對于優化扶貧精準度、提升資金使用透明度、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加強政府部門統籌布局能力等方面具有多層次的積極意義,將成為推動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效的有效途徑。
區塊鏈指的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更新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基礎架構和計算范式。區塊鏈技術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區塊鏈的結構設計保證了其記錄數據完備可追溯,每個區塊都能找到其前后節點,從而可以一直追溯至起始節點,形成一條完整的交易鏈條,難以實現篡改;二是區塊鏈使用的對等網絡技術可體現均勻分布特性,對等網絡的每個用戶端既是一個節點,也有服務器的功能。網絡中的資源和服務分散在所有節點上,信息的傳輸和服務的實現都直接在結點之間進行,可以無需中間環節和服務器的介入;三是區塊鏈使用的智能合約可以實現全網數據同步,每個節點都能回溯數據記錄傳輸信息,公開透明度顯著提高,數據存儲安全可靠。
一是利用共識特性和加密技術確保扶貧信息精準上鏈。脫貧攻堅是一個系統工程,貧困人口情況、所在地區概況、幫扶主體特質、幫扶產業內容等信息是系統工程的基礎,這些信息需要有較好的透明度和真實性。區塊鏈技術的共識特性和加密技術使得其具有上鏈信息不可篡改的優良屬性,信息上鏈意味著信息上鎖,可以有效攔截惡意篡改和阻止不法冒充,在確保了信息的公開透明性同時也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二是利用智能合約技術保證扶貧資金精準發放。資金是脫貧攻堅的關鍵要素,脫貧攻堅的資金來源于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財政體系,這些資金數量大、資助目標復雜,在傳統技術背景下這些資金的發放、使用、監督等環節管理難度較大。利用智能合約技術,資金的使用將按照寫好的“腳本”自動運行和執行。資金的匯集、發放、使用和追溯都按照事先約定自動完成,并且整個過程快速、透明、精準。
三是利用共享追溯特性實施全流程扶貧措施管控。脫貧攻堅任務多,環節復雜,涉及產業合作、項目實施、組織領導、人才交流、社會幫扶等多個方面;很多政府部門、企業組織和社會機構參與其中,具有交叉性和長鏈條性。利用共享追溯特性,將相關部門、機構和組織組成一條聯盟鏈,相關信息全部通過鏈中節點實施分布式發布存儲,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共享共用問題,又可以實現公開透明;避免了扶貧數據信息“疊床架屋”,杜絕了扶貧數據信息“盲區與死角”,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了工作成本,實現了平臺智能化管控。
需要注意到,當前區塊鏈應用于脫貧攻堅的場景有限,取得實際效果的案例不多;區塊鏈技術在脫貧攻堅中的標準研究進展較為緩慢,缺乏根據不同脫貧場景制定的標準和規范;區塊鏈技術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還有待于探索;相關人才比較匱乏,行業主要注意力還是集中在與高端產業的融合等。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和創新載體建設水平。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水平,在“十四五”期間信息化建設要向農村傾斜。依托各方力量,加快建設縣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應用所需的基礎設施,構建農村農業區塊鏈應用的基本條件。
二是利用好政府、社會和行業資源,鼓勵一批具有學術影響力和行業影響力的區塊鏈實驗室和研發中心力量下沉、優勢下沉,建設縣域一級的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平臺,加快制定相應的標準與規范,提高區塊鏈技術在農業農村應用程度。
三是積極穩妥地推進區塊鏈農業應用場景創新。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率先開展區塊鏈在農村政務、農民教育、農業生產、農業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嘗試,在部分條件較好的縣域內進行村級政務信息區塊鏈搭建試驗,充分拓展區塊鏈技術在鄉村治理實踐中的運用水平。
四是加強農業信息人才隊伍建設。依托項目、平臺培養懂原理、知應用的農業信息人才。以企業為主體,以高職院校為依托,加強面向實際應用的區塊鏈技術人員培養力度,構建一支具有實際工作經驗和技術積累的區塊鏈基層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程書芝,師文軒,劉儷婷.區塊鏈技術綜述[J]2016.
[2]何蒲,于戈, 張巖峰,等.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前瞻綜述[J]. 計算機科學,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