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
大豆是我國東北地區種植廣泛的農作物,田間管理是大豆種植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田間管理做得好與壞直接影響大豆的產量和品質。所以,大豆種植戶必須重視田間管理工作,為大豆種植獲得高產量和高品質打下基礎。本文對大豆各個環節的田間管理技術進行了分析介紹。
1、苗期管理
大豆要想獲得高產,必須保證單位面積內大豆植株數量合理,數量多或少都會對產量產生影響。數量多的原因是播種過密,而數量少的原因一是播種過稀,二是苗未出全,三是病蟲害造成的死苗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苗期管理中主要解決的是苗全苗齊的問題。
(1)保證苗齊
播種后由于種子未正常萌發而出現苗未出全出齊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在播種前要施足底肥,確保土壤肥力充足;二是要針對土壤中的水分情況酌情澆水,為大豆種子萌發提供足夠的水分,肥料和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只要種子本身不存在問題,可以確保正常出苗。大豆出苗后要及時察看出苗情況,如果發現有空苗、斷壟的問題,應及時采取補種或移栽措施,將苗補齊,使單位面積內植株數量合理。
(2)間苗和定苗
播種時為保證苗齊苗全,一般會采取適量多撒種的方法,因此出苗后會出現苗多苗擠的問題,苗過多過擠會形成互爭營養、水分,不利于田間通風和光照等問題,影響苗的正常生長,所以必須通過間苗來保持苗的數量合理、密度適宜。間苗時將弱苗、病苗和擁擠苗剔除,留下分布合理均勻的健壯苗。間苗7天后再進行定苗,使田間留苗密度合理。合理的密度應根據品種和土壤條件確定,過密會影響產量,過稀會對水肥和土地資源形成浪費。
2、科學追肥
大豆是喜肥的作物,在肥料充足的條件下會旺盛生長并獲得高產。因此,大豆種植中,必須施好底肥,并在生長的各階段適時追肥,以保證土壤中肥料營養充分。底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適當補充施入化肥。出苗后如果因底肥施不足,導致土壤肥力低,應進行追肥。追肥應以氮肥為主,分別在苗期、花期和粒期等進行追施,為大豆生長的各個階段提供充足的養分。
(1)苗肥
苗肥要盡量早施。大豆的根瘤是幼苗期開始逐漸形成的,本身缺乏固氮能力,需要通過施肥而獲得氮素營養。因此,應在適期內盡量提早追施苗肥,可以促進幼苗的根系發育和植株生長。苗期追肥應在幼苗展開第一片復葉時進行,追肥的品種為氮肥和磷肥。畝追氮肥5公斤左右、畝追磷肥10公斤左右,此時為大豆幼苗提供充足的營養,可以促進根瘤的盡快形成。
(2)花肥
花肥要做到巧施。花莢期是大豆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肥料營養的高峰期,需在初花期追施一定量的氮肥,可以起到促花保花的作用。畝施尿素6.5公斤左右,也可以增施少量的磷肥作為補充。如果是壟作大豆,可以在溝中施肥并覆土踏實。如果是平作大豆,可以在兩行之間開穴,在穴中措施肥料,然后覆土踏實。追施花肥前,要注意觀察植株的長勢情況,如果長勢好,說明土壤中的肥力比較高,可減少施肥量,或者免施花肥。
(3)粒肥
粒肥要增加施用。在大豆結莢鼓粒期,可以通過施肥為植株補充營養,以使大豆的籽粒飽滿,增加千粒重。此時施肥一般采取葉面噴施的方式,可以增加大豆的營養,減少植株落花落莢。噴施葉面肥應在下午落日后進行,采用磷酸二氫鉀溶液,每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即可。
3、中耕培土除草
中耕、培土和除草是田間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中耕也被稱為趟地,每年需根據土壤情況進行2-3次,可根據土壤表面板結情況、雜草情況、壟作大豆壟臺的聚攏情況等確定中耕的時間,一般中耕應定期進行。
(1)中耕的作用
一是中耕可以破除土壤表面的板結問題,疏松土壤、增強土壤的疏松透氣性。二是可以在中耕的同時,將田間雜草清除,減少雜草對營養的消耗,將營養集中在大豆植株上,為大豆生長創造良好環境。三是中耕還可以將土壤集中在植株的根部,有利于提高局部地溫,增強蓄水能力,促進作物根系發育。
(2)中耕的具體方法
第1次中耕的時間一般在間苗后,由于此時幼苗的根系還處在發育的初級階段,根系比較淺,中耕時要注意進行淺耕,不要傷到根系。30天左右后進行第2次中耕,此次中耕可根據根系的生長情況適當增加深度,向根部培土,促進根部進一步發育。第3次中耕需在第2次中耕的30天后進行,主要是清除雜草、聚攏根部土壤,促進植株的生長。可根據田間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進行第4次中耕。
4、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對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影響比較大,在大豆種植中,必須重視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減少病蟲害對大豆產量和品質的威脅。防治病蟲害應首先做好預防,從源頭上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1)病害
大豆病害主要包括灰斑病、孢囊線蟲病、斑枯病、銹病、霜霉病、菌核病、炭疽病、疫腐病、黑點病、紫斑病和花葉病等。防治以上病害,應采取種植抗病品種、藥劑拌種、合理輪作、破壞傳播媒介、噴灑農藥等措施。
(2)蟲害
大豆常見蟲害包括蚜蟲、食心蟲、豆莢螟、草地螟、豆稈蠅和紅蜘蛛等,可采取播種前消毒種子、合理輪作和噴灑農藥的方法防治。
綜上所述,大豆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間苗定苗、科學施肥、中耕培土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環節,應根據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針對大豆病蟲害,應在其發生后及時了解發生特點,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蟲害進一步擴大。
(作者單位:154109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新華分公司寶山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