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慧芳
對于我國來說,除了水稻是我國比較重要的糧食產物之外,還有一種糧食產物也是我們國人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小麥。千百年來的農耕生活奠定了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我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因此,水稻和小麥都是我國比較主要的糧食產物。不光是我國,在世界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需要以小麥作為食物的,因此小麥的重要性對于我們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物質的需求逐漸趨于滿足,更多的是對精神和健康方面的關注,因此對于小麥的質量以及數量,都是我國近年來比較關注的話題。
對于食物是否健康這個話題,是近年來我國比較關注的話題,也是世界關注的問題。要想食物的產出是健康的高效的,那么在其過程方面就需要不斷提高相關技術,例如在栽培糧食作物方面就需要一定的高科技技術,擁有高效栽培的種植技術是提高糧食產物質量的關鍵。小麥不光是糧食產物,同時也是許多食物的加工原材料,因此對小麥種植的選址也很重要,例如河南省,它對于種植小麥的環境而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因此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量基地,對提高小麥種植技術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小麥的高效率栽培技術
首先,對于小麥種植提高質量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要選擇比較好的種子,種子的質量是保證小麥產量的關鍵。那么如何選擇適合的良種呢?第一就是根據所種植小麥的地點,選擇與當地的氣候、栽培技術都相對來說比較吻合的品種;第二則是要考慮市場的因素,對于市場需要的品種,生產發展過程中比較熱門的品種,都是我們首選的主要條件。在選取的過程中不應盲目的選擇熱門產品,更多的是要做好準備工作,咨詢相關專家的意見,科學性的選擇良種;第三則是要在選擇了良種之后,對種子進行一定正確加工處理,在播種前其實是有很多準備工作的,一定要科學性的對待良種才能確保最終的產量達到預期目標;最后則是在栽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栽培時間,播種的數量,以及在防治害蟲方面做一些有效舉措。播種的過程中不應太注重數量而忽略質量,時間方面在十月份左右即可,如果時間略晚播種的話,則可以增加播種量。
第二,對于小麥的播種地點也應有所選擇,對于小麥生產過程而言,承載小麥種子的土地也很關鍵,土地在種植之前要進行施肥與整地結合都是需要進行的操作。對于土地來說,肥沃是培養優質小麥糧食產物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在種植前施加有機肥料,當然也不應過度施肥,達到一個平衡的點即可,這樣對于地力才能增加,這是小麥得以高產的保障,要保證小麥獲得高質量,高產量,就必須對土壤的肥沃程度有所把握。此外,對于土地的把握也有所要求,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整地的標準,那就是一平,二勻,三松。即土地需要平整,不會出現在耕地的過程中有土塊等現象,施肥的力度要均勻,在施肥過程中,如果一塊土地的肥料過于肥沃,而另一塊相對貧瘠,也是不可取的,最后則是在耕地的過程中要做到松弛有度,不會出現漏耕或者漏耙的現象。
第三,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不光是種子的品質,同時也有耕地的技術,要建立最佳群體結構。對于不同的時期播種,無論是數量還是深度都需要可以做到及時調控。在適合小麥播種的時間段中,若是溫度允許,那么是需要及時進行播種的,不應過早,也不應過晚,播種的時間對于小麥的質量是關鍵所在,如果太早的話,土壤的養分會過早消化,不適宜小麥生長。若是過晚播種,其結果損失更加慘重,首先因為過晚播種,溫度會相對來說比較低,那么出苗時間會慢,吸收營養時間段,因此最終結果之后并不能形成壯苗。其次由于晚播種,因此營養很難跟上,對于害蟲以及其它天氣惡劣期間的影響會相對來說比較大,造成營養不夠,質量下降。
二、小麥綠色高產種植注意事項
擁有配套的田間管理技術也極為重要。小麥能否優質高產,不光需要良種,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時對于它們的管理措施也需要不斷的配合提高,根據小麥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也需要有著不同的管理。例如,對于冬天前的季節麥田管理。那么,在冬季的這個生長關鍵時期,就需要給小麥的苗汲取營養,讓苗得以茁壯成長。例如在追冬肥的時候,這是讓小麥增產關鍵時期,冬天施肥基本上是在為春天做打算。在耕耘的時候,需要做到深耕,這樣可以把土地里面的老根斬斷,讓新根得以生長,這樣可以有效的控制整個麥田里的小麥的種子的生長過程。小麥綠色高產種植管理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種植人員一定要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和模式,提高綠色高產種植水平。
總之,小麥在我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一直以來都是作為我們中國人桌上的主食之一,小麥在糧食中的地位分量非常重。如今我國的人口不斷增加,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因此,對于小麥的種植技術要求不斷的在提高。如果小麥的種植技術一直依賴過去的方法,其產量將無法跟上人口增長速度,因此,種植技術的科學化,產量化成為如今的熱門話題,我們需要不斷的開拓小麥種植技術的空間,讓小麥的高產種植技術得到有效的推廣,真正做到滿足每一個國人乃至世界人口的溫飽問題。
(作者單位:475100河南省開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