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箏
玉米在我國北方區域種植范圍較廣,而且玉米栽培的水平與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會影響我國糧食的安全。因此,在實際開展玉米栽培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選擇現代先進的技術,并合理的將機械設備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使得農作物栽培技術得到有效優化,提高玉米的產量?;诖?,本文主要圍繞玉米栽培新技術開展分析,并闡述了主要病蟲害防治對策,使得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全面提高,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
一、玉米栽培新技術分析
1、耕地的翻整
玉米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要想保障其種植的效率,則需要注重前提的耕地工作,所以在前期需要對翻耕程度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土壤養分流失而無法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長。因此,在實際耕地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合理的運用機械耕地方法,并將麥稈、秸稈等上級作物干凈的清除,同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進行灌溉,有利于保障玉米的出芽效率,確保玉米種植完成后能夠吸收充足的養分與水分。
2、種子的處理
這個時期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每個區域土壤、氣候、水文條件,合理的選擇運用品種,并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確保能夠選擇抵抗能力相對較強的種子,而且其發芽質量需要得到充分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其生長的效率。與此同時,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拌種藥劑,這樣能夠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整與更換,比較常見的有磷酸二氫鉀及相關拌種藥劑。隨后還需要對種子進行浸泡與晾曬,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把握時間,科學合理的做好種子處理工作,全面提高玉米幼苗的抗病害能力,使得玉米種植的效果有效提升,全面發揮玉米種植新技術的作用。
3、玉米播種方案
針對玉米播種來講,需要合理的選擇播種時間,而且其與產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必須要根據各個區域氣候的特征選擇不同的播種時間,針對北方平原地區來講,需要盡可能選擇在5月左右進行種植,確保玉米在夏季水熱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而且還需要對玉米植株的密度進行有效控制,這樣能夠確保玉米得到充足的,光照水分及養分。通常需要將植株間距控制在30cm左右,保證玉米正常生長。
4、水肥管理
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采取合理的灌溉與施肥策略,這樣能夠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分與養分,從而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長。其中底肥作為玉米的必要生長環節需要得到一定得重視,并適當的調整磷肥和鉀肥,改善玉米的營養狀況,確保玉米的產量能夠得到全面提升。再加上水肥管理是保障玉米產量與質量的重要基礎,必須要得到每一個種植用戶的重視,在實際開展管理的過程中,全面落實每一環節工作,合理的將先進的技術融入到管理工作當中。施肥一般可以選擇優質農肥有機肥等,確保其中N:220~260 kg/hm2、P2O5:80~120kg/hm2、K2O:60~100kg/hm2。氮肥與鉀肥,磷肥需要的1/4,以基肥形式一次性施入土壤,剩下3/4需要在玉米拔節期間進行追肥,這樣能夠使得玉米吸收充足的養分。
二、玉米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
1、玉米種植常見的病蟲害
玉米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要想保障其整體質量則需要事先分析比較常見的病害,并掌握其特性,從而制定針對性病害處理方案,如比較常見的有紋枯病、小斑病、黑粉病等,其中紋枯病對玉米生長的危害相對較大,而且會導致玉米難以吸收養分與水分,甚至較為嚴重的還會出現大面積枯竭的現象,因此在針對此環節病蟲害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在紋枯病發病初期使用井岡霉素多菌靈等相關化學藥劑,這樣能夠避免其大面積擴散而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而針對小斑病來講其主要受雨季天氣濕度的影響,而且通常會在雨后氣溫較高的天氣爆發,對玉米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玉米授粉與排水出現多樣化問題,在應對此環節病蟲害時,需要盡可能選擇抗病能力相對較強的運用品種,并對其進行輪查工作,加強土壤的排水與通風,確保能夠減少小斑病的發生。最后針對黑粉病來講,企業在種植前期使用,應該選擇抗病能力相對較好的品種,這樣能夠有效解決傳統影響玉米正常生長的因素,并不斷強化田間管理工作,及時做好田間雜草的清理,提升玉米的抵抗能力。
玉米比較常見的蟲害有玉米螟蟲、蚜蟲等,其中玉米螟蟲會吸附在玉米葉面上或鉆進玉米植株的中心部位,對玉米進行大面積破壞,不僅會影響玉米的質量,甚至無法保障玉米的產量,所以針對此環節處理工作來講,可以合理的運用辛硫磷顆粒、硫酸乳液等進行噴施,這樣能夠發揮滅殺與處理的作用。因此,針對某一區域的玉米種植來講,相關用戶可以合理的選擇種植方案,并大力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這樣能夠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合理的控制螟蟲病害。而針對玉米蚜蟲來講,其也是比較常見的病蟲害之一,通常會在玉米葉面上大量的繁殖,最后侵蝕頁面導致玉米枯死,針對這種病害處理來講,需要合理的選擇敵百蟲等相關藥劑進行防治,避免受其影響而導致玉米無法正常生長。
2、病蟲害防治措施
由于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受多種病蟲害的影響,為了能夠確保提高防治的效果,并遵循綠色防治的理念,則需要合理的運用物理防治技術,減少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保證玉米產品無公害的程度。例如,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在田間設置一定數量的殺蟲燈,雖然其防治效率相對較低,但能夠有效保證土壤成分,或是利用高壓泵燈對病蟲害進行驅散,這樣能夠減少玉米所受影響,保障玉米的整體質量與產量。與此同時,還可以合理的使用生物防治技術,釋放病蟲害天敵,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效果,而且在科技穩定發展的背景下還需要不斷創新并研發新型病蟲害防治策略,提高玉米種植的整體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在玉米栽培的過程中,要想全面提高玉米的整體質量與產量,則需要注重新型栽培技術的應用,確保能夠合理的將機械化融入到農業生產當中,應高度重視玉米病蟲害防治,確保能夠選擇科學合理的防治手段,避免受病蟲害的危害而導致玉米的產量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相關種植用戶需要不斷分析玉米栽培新技術,并選擇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促進我國現代化發展,為農業經濟的穩定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252000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柳林鎮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