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惠
一、發展有機農業的當代價值
有機農業,即在生產種植蔬菜的過程中,采用安全科學的生產技術和生態化的田間管理方式,避免使用農藥化肥等含有化學成分的藥劑,進而發展出的新型農業經濟模式。其存在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綠色無公害有機蔬菜的需求,更是出于保障整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緣故。目前發展有機農業巍然已成趨勢,其當代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有機農業所生產的產品較之常規流程推出的農產品而言,多了天然綠色的標簽屬性。除卻更純粹的營養價值,食用不含農殘有機蔬菜對人體是大有裨益的。況且有機農業受到國家的大力提倡和監管,有機農產品要通過有關部門鑒定生產流程及最終成果后,被授予合格食品資質證明并準入市場流通。這樣無疑保障了有機農業從生產到銷售流程的高效有序,為人們提供了值得信賴的農產品采購標準。另一方面,鑒于有機農業的生產遵循天然無公害的原則,因此其種植技術可作為我國農業進步的顯著表現。在維護周遭環境平衡的基礎上,能夠確保其生態意義與經濟效益的高度統一,為我國農產品經濟長足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有機農業蔬菜栽培基地的選擇
1、完整規劃種植區域
有機蔬菜的種植不同于以往農產品栽培時的環境要求,需要做到每種蔬菜類型都能夠有獨立的區域劃分,大多以明顯的山丘河流等地勢為界。栽培基地要能夠為有機蔬菜種植提供足夠的營養以及安全保障,盡量位于地勢坡度低緩的區域,土質肥沃且富含有機成分,杜絕土壤中以往種植時存留的化學農殘等、或是不合理耕種使得土塘酸堿失衡的現象產生。同時,有機蔬菜種植區要避風向陽,保證農產品生長過程中有良好的采光以促進長勢。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有機農業基地嚴禁蔬菜混合種植,一定要遵從科學的區域規劃方案,維持各類蔬菜的營養吸收。
2、遠離各類不利源頭
在選擇有機蔬菜栽培基地時,要做好對周遭環境的勘察,防止客觀或人為因素對基地造成負面影響。首先,基地選址要排除重工業產區或是交通支干道附近。重工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污染廢料或是有害氣體,如果任由其蔓延可能改變當地的空氣或土壤質量,更甚者污染區域內的地下水循環系統,對基地種植造成惡劣的影響。而交通主干道同理,但相對污染較小,但其汽車尾氣以及公路揚塵也不利于有機蔬菜的生長。其次,種植地選擇如若要遠離污染,自然會傾向于工業擴張程度低的區域。這種耕地開墾率不高的環境可能存有動物棲息地,那么就要在周圍設置緩沖隔離帶,防止其群體活動對蔬菜造成踐踏損害。
三、有機農業蔬菜種植技術
1、科學選擇播種蔬菜
有機農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其生產各環節都有嚴格的標準,率先體現在對于蔬菜品種的細致篩選上。一方面,要依據種植基地的區域環境進行選種,綜合考慮當地氣候條件以及降水分布情況,確保有機蔬菜的生產過程中較少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減少產生水土不適田畝產量欠佳的情況,造成農產品效益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要優先選擇抗性較強的蔬菜品種,減少種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侵害影響。切忌選用轉基因品種或是其他經過藥物處理的蔬菜種子,諸如此類的種子由于在種植前已經喪失了純天然的屬性,所以不符合有機農業的標準,不宜被選中種植。嚴苛篩選蔬菜品種,是進行有機農業生產的首要環節,為后續的田間促控做好鋪墊。
2、注重種植區水肥管理
種植有機蔬菜除了要適當選種,還要注意區分其灌溉及施肥與常規農產品的不同之處,不能依據固有的布肥方式與頻率,而應適應新型有機農業的具體要求。一是鑒于有機蔬菜的生產不允許化學藥劑或肥料存在,故而不可按照以往的藥物布肥催熟或是改善植株狀況,而應采用天然的生物菌肥或是有機肥料。一般多使用經過發酵腐熟處理的秸稈、糞便等,確保其中的有害成分得到降解腐化,但又保留了部分的有機成分,能夠為有機蔬菜成長提供必要的養分。二是對于田間施肥要結合灌溉手段進行水肥共治,結合種植蔬菜的品種設計施肥頻率及數量,灌溉水量也要適宜配合,防止出現旱澇不均情況的產生。三是要留意施肥的時機及手段,保證有機蔬菜生長各階段都能吸收肥料中的有機成分。譬如在蔬菜幼苗發育前期要提供充足的底肥,而在植株成型后要進行追肥,依照根系的深淺可采用鋪肥或是開溝追肥的方式等。
3、優化土地耕作方案
在選擇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時,就需要相關部門對于其土地資質進行審批和認證,之后才能順利開展農業活動。因此在進行土地耕作方案的應用時,既要重視有機蔬菜的生長效果,又要保障對土地資源達到充分的利用,防止因過度開墾降低土壤活性不利于后續的耕種。這就要求耕作方案要站在統籌規劃的角度,在種植前期借助于翻曬、深耕等方式對土壤中的害蟲、雜草等進行預先處理,摒除土壤中的雜質達到消毒的效果;當在植株生長過程中出現殘壞的狀況時,要及時挖出其根須等腐壞部分,并對該土地區域進行隔離消毒,避免出現蔬菜的交叉感染,必要時還可采用地膜覆蓋的手段。
4、做好病蟲草防治工作
對于任何蔬菜的種植,都要考慮到雜草、病害以及蟲蝕的風險,適時做出診治方案進行處理。首先,雜草的存在不僅會壓榨有機蔬菜吸收營養的空間,還是增長病蟲害的隱患。因此通常采用人工除草或是翻耕土壤的形式根除雜草。其次,對于有機農產品發生病害的情況,一般要通過定期檢查盡早發現的方式進行防治,來規避其病害擴散引發的風險。在蔬菜選種時就要核實是否存在攜菌的種子,如若有的話應及時剔除。在種植過程中發現病害,可借用石灰水、波爾多液等消除病害,將對蔬菜植株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最后,針對蟲害則依賴于物理手段或是生物手段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不管是對于種植基地的選擇,還是在蔬菜生長過程中的技術管控,有機農業都有著嚴苛的要求。標準化的生產方式不僅體現了其科學規劃的能力,更是為有機農產品長久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單位:476800河南省商丘市白云寺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