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衡


化肥的過量使用會惡化土壤性狀、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水壞境污染、土壤重金屬積累、給環境和農業生產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為了改善土壤環境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沼”的綜合利成為一種趨勢,為了進一步探討沼液、沼渣在馬鈴薯上的增產效果及科學使用技術,提高“三沼”的綜合利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使用,特做此實驗。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地點
試驗地選在安定區內管營鎮萬崖村,試地海拔2030m,年平均降水528.8mm,年平均氣溫5.7℃,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52小時,無霜期140天。光熱資源豐富,發展安全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
2、供試材料
馬鈴薯供試品種為新大坪。供試沼渣為西泰大型沼氣服務公司提供,沼液取自正常使用沼氣池的水壓間之中層,ph值在7.5左右。
3、試驗設計
畝施尿素30斤,畝施農家肥4000斤。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共設4個處理。
處理1:對照;
處理2:沼液灌根一次;
處理3:處理2+第一次噴施沼液;
處理4:處理3+第二次噴施沼液;
小區面積為19.8m2(2.2m×9m),重復三次。其它管理措施與大田相同。
4、試驗方法
沼液灌根在苗期進行,第一次噴施在現蕾期,第二次噴施在初花期,沼液灌根濃度為100%,噴施濃度第一次為50%,第二次為100%。馬鈴薯播種時間5月10日,收獲時間10月10日。
二、結果分析
1、沼肥對馬鈴薯出苗,枯萎及苗期生長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2馬鈴薯枯萎日期延長5d、30d、45d的苗高較對照增加2.2cm、2.3cm、2.7cm。處理3馬鈴薯枯萎日期延長5d、30d、45d的苗高較對照增加2.4cm、3.3cm、4.9cm。處理4馬鈴薯枯萎日期延長5d、30d、45d的苗高較對照增加3.8cm、4.9cm、5.3cm。施用沼肥的各處理相對于對照區馬鈴薯田間生長表現為葉色濃綠、葉片肥厚、生長勢強、生育期延長等特點。處理4表現最明顯,植株生長健壯,無感病早衰現象,生育期延長等特點。試驗表明施用沼肥對馬鈴薯生長勢、抗病抗逆性、生育期等有明顯影響。
2、沼肥對馬鈴薯經濟性狀的影響
單株性狀測定結果(表2)表明,施沼肥的各處理的株高、單株結薯數、單株薯重、平均薯重等經濟性狀指標均高于對照處理1。處理4的株高、單株結薯數、單株薯重、平均薯重,大中薯率等經濟性狀指標最高,株高為78cm、單株結薯數6.4個、單株薯重1.1kg、平均薯重0.172kg大中薯率達86.2%,商品率和商品價格最高。試驗說明沼肥能改善馬鈴薯經濟性狀,提高單株生產力。
3、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進行沼液灌根、沼液噴施的各處理產量均比對照高。處理4產量最高,折合畝產達到1549.8kg,較對照增產16.8%;處理3折合畝產達到1515.9 kg,較對照增產15%。處理2折合畝產達到1414.8kg,較對照增產8.6%。施沼肥的處理2、3、4與處理1對照產量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處理3、4與處理2之間差異顯著。處理2、3、4與處理1對照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處理3、4與處理2之間差異極顯著。
三、結論
沼肥作為一種高效優質生態肥料,在馬鈴薯上施用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試驗表明,施用沼肥能促進馬鈴薯田間營養生長。沼肥施用量越大,馬鈴薯生長旺盛,生育期延長;單株結薯數、單株薯重、平均薯重、大中薯率等經濟性狀指標明顯。在生產上,應該提倡施用沼肥的推廣應用,拓展沼肥應用范圍,更大限度地發揮沼肥在生產綠色產品和發揮循環農業中的作用。
(作者單位:743000甘肅省定西市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