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亞敏
大豆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現階段被大面積種植,在大豆的生長過程中,由于生長發育比例不均衡等因素,導致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降低了作物的產量,同時,也影響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因此,對其種植技術和方法進行深度研究十分必要。
一、大豆種植技術
1、科學選種播種
通過選擇優良的品種進行種植,能夠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進而提升其開花結莢率,保證質量和產量,實踐中要結合當地的環境和土壤狀態進行品種選擇。在種植大豆的過程中,要將其與小麥、馬鈴薯等作物間隔種植,避免重茬,影響到最終的質量、產量。在播種之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使種子的抗病能力得到提升,確保作物健康生長。此外,要對土地進行翻耕處理,保證其為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并促進其發育、生長。此外,病蟲害的發生程度也會對作物的生長狀況產生影響,在選種過程中選擇具有抗病能力的品種,可以有效防止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
2、保證田間管理
大豆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養分的供應,為保證其健康生長,要加強田間管理。人們應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況,進行適當的追肥、灌水、排水操作,同時要及時清除田間的雜草,采用適當方式處理田間的病蟲害,避免落花落莢的現象發生,影響最終的產量。
二、大豆落花落莢的防控方法
1、合理密植
在進行播種操作以前,要對種植區域的環境、土質、氣候等條件做好細致調查,并結合種植品種的實際特點,對種植密度進行適當調整。通過對種植密度的合理調整,作物能夠獲得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充分吸收和利用土地中的養分,進而保證其健康生長。對大豆進行合理密植,能夠為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降低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率,使其質量和產量得到充分保證。一般會將種植的密度控制在每畝1.5-2萬株之間,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應根據品種的長勢和土壤的質量作出適當調整。當土壤的質量較好時,可以適當加大種植的密度,反之,要適當密植。
2、科學追肥
大豆在生長過程中,特別是在開花結莢時,其對于養分的需求會明顯提升,因此,種植戶要根據土壤和植株的生長狀況做好追肥操作,在維持豆莢良好長勢的同時,保證豆粒更好生長。在進行追肥操作時,通常是對植株所需的微量元素進行補充,主要是對磷元素的補充,在這一過程中要與氮肥結合使用,以保證肥力的充分發揮。要控制肥料的用量,通常情況下,每畝追施35千克左右的磷酸鈣、7千克的磷酸鉀,與5千克的尿素混合使用。施肥的量要根據土壤本身的肥力作出適當調整,如果土壤肥力較強,可以將追施的肥量適當降低。通過對微量元素的補充,能夠使植株自身具有更強的抵御外界環境侵襲的能力,減少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率,保證植株的良好長勢。通常情況下,會借助機械設備開展相應的施肥操作,要注意合理控制施肥深度,防止肥料與植株根部距離過近對植株造成損害。在大豆開花時,為使養分的供應得到充分保證,要對其噴施葉面肥,可以運用到一定濃度的磷酸二氫鉀等溶液,在沒有太陽照射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通常要進行3次左右的操作,可以根據實際狀況作出適當調整,兩次操作之間要保證7-10天的間隔。
3、適時打頂
這一操作主要適用于無限結莢的品種,不能對有限結莢的品種進行打頂操作,該操作是將植株主莖頂端2-3厘米的部分除掉,讓植株向著更加粗壯的形態生長,防止其長勢過高,影響豆莢的生長。該操作一般在植株開花時期露水散去之后的晴天進行。
4、防旱排澇
為保證大豆的健康生長,要在其生長的各個時期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特別是在開花結莢時期更要對土壤中的含水量進行嚴格控制,通常情況下要保證其處于65%-80%的區間。當這一時期的雨水較為充沛,就會導致土壤中的含水量過高,植株無法從土壤中獲得充足養分,從而導致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反之,如果遇到干旱天氣,會出現土壤中含水量偏低的問題,同樣也會影響植株對養分的吸收,出現大量落花落莢的問題。因此,在雨水充足的時期,種植人員及時進行排水作業,防止內澇現象發生;在干旱時期,要做好土壤中水分含量的監測工作,一旦監測數值接近最低臨界值,要及時進行補水,避免落花落莢的問題出現。在進行補水操作時,要注意選用適當的方式,防止后期出現連續降雨,導致內澇現象發生。
5、輪作種植
如果對大豆進行重茬種植,也會加劇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率,導致產量降低。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將其與小麥、馬鈴薯等作物進行輪作,防止對土壤中相同養分的過度消耗。通常情況下,要在種植其他作物2-3年以后,再種植大豆,以保證土壤的質量,降低菌源數量,促進植株的健康生長。在實行輪作時,要對土地進行翻耕處理,使其更好的吸收養分,維持更好的長勢。
6、防治病蟲害
大豆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多種病蟲害,加劇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比如:可以運用40%的氧化樂果乳劑實現對蚜蟲的防治;運用40%的百菌清懸浮劑600倍液防治灰斑病;運用500倍液的代森鋅對紫斑病進行防治。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適當更換所用藥劑的種類,防止植株產生抗藥性。
(作者單位:152200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