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格
在社會安定方面,境外石油項目所在國家大多數是亞非拉的第三世界國家,政局動蕩、社會動亂,恐怖襲擊、綁架劫持,甚至武裝沖突、戰爭時有發生。自然災害方面,海外的石油項目一般地處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面臨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以及其他惡劣環境,給現場作業人員、設備帶來極大考驗,甚至威脅人員生命安全。公共衛生方面,貧窮落后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醫務人員嚴重短缺、醫療設施條件有限、分布不均衡,導致各類傳染病肆虐,給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帶來極大威脅。事故災難方面,石油項目一般地處炎熱沙漠深處、泥濘的沼澤地帶或貧瘠的戈壁等地,給生產、施工帶來極大困難。管理失誤方面,由于文化差異導致的溝通不暢,易導致誤解和矛盾,若不能及時處理,極易導致群體性事件發生,給項目帶來公共安全風險。
一是我國外交的需要。對一個國家而言,境外安全問題不僅與國家利益緊密相關,而且也是是國威、尊嚴問題。二是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石油企業來講,實施境外油氣投資項目公共安全管理,提前預防和及時應對安全風險,不僅能夠保證項目的正常運轉,為企業帶來收益;而且對于石油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也提供了保障。
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在進入新上項目、新的國家和地區時,充分識別其公共安全風險,深入開展公共安全評估,是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保障項目順利開展和人員安全的基礎。應識別的風險主要包括項目所在國政治環境、社會治安、當地反政府組織、恐怖組織、對外國人(公司)的態度、自然災害、疾病、衛生醫療水平等 [1]。
加強安全規章制度建設,執行到位。合理完善的規章制度是一個企業管理水平高低的體現。中石化2012年底出臺了《中國石化境外公共安全安保設施和安保力量配備指南》,對安保設施和安保力量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加強了企業的公共安全保障能力。除需要完善制度外,還需要在制度落實上狠下功夫。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加強安全檢查力量,落實責任制 [2]。
建立企業安全文化,樹立員工安全意識。首先境外項目的領導這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將“安全是頭等大事”“安全就是效益”等理念落實實際工作中去。通過公共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員工公共安全意識,發揮員工公共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規范企業行為,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重安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進公共安全工作。
公共安全培訓到位。近年來,中國石油企業越來越重視境外公共安全培訓。按照“不培訓,不派出”的制度,從專業保安公司聘請的特種部隊退役軍人來授課,增強了專業性。除了相對于身體方面的培訓,還有對員工心理方面關注。有的項目由于工期長,長時間與親人的分離,其工作環境和壓力容易使人患上心理疾病,與人溝通交流變得困難,出現心理疾病,嚴重的甚至出現公共安全問題。
提高公共安全投入。再好的理念,再好的制度,也必須有充足的安全投入才可能真正得到實現。由于大多項目我們是憑價格優勢取得的,在經濟效益考慮得比較多,所以各方面盡可能的壓縮包括安全投入在內的成本。一般情況下雇傭當地人員看守現場和營地,好一些的雇傭士兵巡邏,但雇傭的當地人比較懶惰,戰斗力差,只能起到震懾作用,真正的危險來臨時,往往臨陣逃脫。所以我們應該做到經濟性和安全性兼顧[3]。
融洽當地關系,平衡各方利益。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大多在政局復雜、經濟落后、各種勢力交織的地域,要充分考慮和兼顧不同利益群體的需要,才能確保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和條件[4]:了解當地部落文化,尊重當地部落風俗,將因文化和風俗不同而帶來的誤解和矛盾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強與當地部落的溝通和交流,增進互相了解與互信;適當增加公共事業的投入,主動改善與當地部落的關系,是與當地部落和諧相處的一種較為主動的選擇;做好雇員當地化工作;加強與當地政府和駐軍的互動,取得他們的支持與保護。
綜上所述,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外項目的公共安全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又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這就需要從嚴管理,從制度建設、安全文化、安全投入等各方面著手,扎實做好每一項工作,在繼續發展壯大的同時,切實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員財產安全,為中國石化國際化經營保駕護航。
[1]謝萍,姚寒梅,趙曉飛,梁婧.淺談石油企業如何做好境外項目社會安全風險預警[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9 年增刊
[2]李瑞民,邱陽,郭偉.境外油氣投資項目的政治風險防范[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2007(21)
[3]覃邦遷.淺談境外石油工程項目HSE 管理[J].管理觀察.2008(12)
[4]宋洪生.我國海外安全問題與公共關系對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