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元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以下簡稱《種子法》)修訂后的實施,市場機制不斷健全,科技創新能力、供種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我國種子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隨著新《種子法》四年的實施,望奎縣種子市場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本文針對近幾年望奎縣農作物種子市場上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以利于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種子市場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和國家糧食生產安全。
一、當前存在的問題
1、品種多亂雜
新法實施,放開了品種審定制度,國家、省兩級審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綠色通道、科企聯合體、企企聯合體等審定渠道放開。隨著品種審定制度的改革,品種審定的逐步開放和引種制度的實施,一個區域每年審定加上引種備案的一個作物品種多的就有幾百個,品種多亂雜問題日益突出。造成選育的品種多、突破性品種少,大部分品種為低水平重復;審定的品種多,大面積種植的品種少;高產品種多,但綜合性狀好、品質高、抗逆性和適應性強的品種少,不適應我縣病蟲多發、異常天氣頻發的趨勢;適合勞作的品種多、適宜機械化栽培的品種少,不適應當前簡化栽培的趨勢等現象,給農民科學選種用種造成極大的困難。
2、企業小亂雜
隨著新法的實施,望奎縣企業準入放開了注冊資本的限制,放寬了對土地、房產的要求,將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合為生產經營許可證,目前持證企業個數有大幅增加的趨勢,持證企業數量逐年增加,種子產業集中度不斷降低。
3、品種套牌侵權嚴重
假種子坑農害農問題時有發生。制種基地無證侵權生產、非法加工包裝套牌侵權種子、走村竄戶兜售套牌侵權種子等問題在部分地區高發。玉米種子主要表現為制種基地管理混亂,私繁亂制現象突出。大豆種子主要表現為以此品種種子冒充他品種種子,大田用種冒充原種。水稻種子主要表現為常規種子冒充雜交種子。
4、種子標簽虛假宣傳
誤導消費者問題日益增多。生產經營者不按照品種審定公告進行標簽標注,回避品種缺陷,夸大產量性狀,擅自擴大適宜推廣區域,誤導農民,給農業生產帶來較大風險。
5、非主要農作物管理缺乏規范
質量糾紛日益增加。對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管理缺乏規范,管理部門無法掌握品種的真實性,一品多名問題十分突出,農民購種時無從選擇,出現問題后農民利益無法保障。法律要求登記目錄內非主要農作物種子實行登記制度,但有的企業卻在經營沒有登記的種子。
6、新制度宣傳力度不夠
制度落實存在困難。法律規定5種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稻、棉花、大豆實行品種審定制度。列入登記名錄的29中非主要農作物實行品種登記制度。包括馬鈴薯、甘薯、谷子、高粱、大麥、蠶豆、豌豆、油菜(菜籽)、大白菜、黃瓜、甘藍、番茄、辣椒、甜瓜、西瓜、葡萄、梨、蘋果等,這些非主要農作物種子農民很少了解,很難清楚哪些品種是非主要農作物種子需要登記。
二、解決對策
1、嚴格落實品種審定制度
①進一步提高審定標準
對需要審定的主要農作物種子進一步提高品種審定標準,明確專用品種的審定標準,防止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
②建立健全品種審定后評價制度
通過品種展示,專家評價,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品種,發布評價信息,進行大力推廣。
③健全缺陷品種退出機制
對存在嚴重缺陷的品種,及時退出,防止劣而不假種子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失。
2、嚴格落實生產經營許可制度
種子是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對農民來說既是生產必需品,又起著商品投資的作用。且現階段受制于農民科學選種用種水平的落后,因此要進一步提高種子生產經營準入門檻,嚴格落實生產經營許可制度。
3、加大監督抽查力度
①進一步加大制種基地巡查力度
嚴格落實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對于未按照規定備案生產種子的嚴厲打擊。
②進一步質量加大監督抽查力度
一是加大抽檢頻次,實施有針對性抽檢,如小麥重點抽查原種,棉花重點抽查雜交種;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檢測水平;三是進一步改進檢測方法,更多推廣速測法,確保檢驗的時效性,防止假劣種子下田。
③建立健全檢打聯動機制
一是檢測機構在抽樣之前邀請執法機構介入,保障證據的可追溯。二是針對檢驗不合格的種子,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處罰,確保檢測的權威性。
4、嚴格落實標簽真實性制度
標簽真實性制度是《種子法》實施的基礎,對于標簽標標注方面存在的問題實施分類管理。一是對于標簽標注不真實,存在故意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二是對于一般標簽標注問題,以加強指導為基礎,責成標簽制作者及時改正,初次違反應不予追究。
5、進一步嚴格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管理
目前《種子法》將農作物分為主要農作物和非主要農作物,而《非主要農作物登記管理辦法》又將非主要農作物分為須登記的和不需登記的。且經營應當登記而沒有登記的非主要農作物又缺乏相關罰則。從執法角度,等于沒有規定,建議修改相關法律,按照該管的要管好,不該管的要放開的原則,對經營應當登記未經登記非主要農作物的行為制定相關罰則。
6、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生產經營者知法守法,讓農民朋友知法用法,提高法律普及程度。
(作者單位:150036黑龍江省現代農業試驗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