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林
大豆是一種糧飼兼作的農作物,無論是經過加工而成的豆制品、還是從中提取的健康食品均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而利用大豆或加工余渣作為飼料,也可以成為牲畜養殖的精飼料。大豆的利用價值高,必然推動了市場價格的提升,并由此提高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近年來,大豆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也隨之提高,而在大豆種植中全程應用農業機械化,是大豆種植模式的一次變革,為大豆種植的高效率和高產量提出了另一種方式。本文對在大豆種植中全程應用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及應用流程進行了思考。
1、應用機械化進行大豆種植的重要性
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農業生產勞動力的大量流失,更多地利用機械化進行農業生產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這種發展目標成為現實。在大豆種植過程中,利用機械化可為大豆振興計劃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也有利于在大豆生產中實現節本增效。在傳統的大豆種植模式中,由于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大多利用人力和畜力進行耕作,使耕作質量較差,無法達到深松深翻的技術要求,而且農民付出的勞動量也很大,但取得的經濟效益并不顯著。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大量的農業機械被應用到了農業生產中,使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農民也擺脫了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有精力從事其他的勞動和經營,拓寬了增加收入的途徑。而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提高,以及農業機械應用領域的擴大,在農作物種植中已經可以實現全程利用機械化,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據相關部門測算,在大豆種植中全程利用機械化,可使大豆產量提高10%以上,而且還會使大豆的品質提升等級,實現大豆高產、農民增收的目標。
2、全程應用機械化種植大豆的現狀
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發達國家已經在農業生產上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在農業生產的耕作、播種、施肥、灌溉、除草、噴藥、收獲等每個環節都通過機械化的應用而實現了高效率,產生了高收益。發達國家農業機械起步比較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利用農業機械進行大豆的種植,在機械化的應用上技術成熟、經驗豐富,而且農業機械也越來越先進和適用,已經在大豆種植中基本實現了現代化。我國在機械化的發展上起步較晚,但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正在逐步趕上和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在大豆種植中已經可以利用農業機械在大多數環節中實現機械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綜合實力的日益提高,科學技術的持續進步,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實現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的目標。
3、全程應用機械化種植大豆的技術措施
(1)利用農業機械進行整地
利用大型耕作機械對土壤進行深耕和深松,可確保耕作質量,有利于農作物生長。農業機械耕作可以使深度達到30厘米左右,將傳統耕作中產生的犁底層打破,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土壤中的有機質活躍程度增加,疏松性增強,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播種后有利于大豆種子萌發和根系的發育。深耕后利用耙耢機械將土壤耙平,將地表上的雜物去除,將過大的土塊打碎,達到土松、土細、地平、墑情好的整地目的。
(2)利用農業機械進行精密播種
合理密植是大豆種植中的關鍵,保持適宜的密度有利于大豆充分吸收養分和水分,可使田間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和光照。在進行大豆播種之前,要對所用的機具進行認真檢查和調整,使大豆播種機處于良好狀態,避免在播種作業中出現問題,影響播種質量和播種效率。還要將播種的行間距、粒數和深度等指標按技術標準調整好,使播種質量得到切實保證。
(3)利用農業機械進行中耕松土
利用中耕機械適時進行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發育。要選擇適宜的時間開展中耕松土作業,一般在大豆苗長到10厘米左右時,可根據土壤板結情況進行第一次中耕,第一次中耕不可過深,以不超過5厘米為宜,因此時大豆根比較淺,深松易傷到根系。第二次和第三次可根據土壤旱情和雜草情況,間隔30天左右進行,可適當加大深度,在8厘米左右即可,可破除土壤表層板結,使植株根部的土壤得到疏松,促進大豆長勢。在松土的同時,也可以將田間的雜草清除。
(4)利用農業機械進行科學施肥
機械施肥的優勢是確保施肥的準確性,深度、位置和施肥量可得到精確控制,確保肥效得到充分利用。可利于機械進行分層施肥,第一層施在種子下的6厘米左右,第二層施在種子下的13厘米左右,上層施肥量稍少些,下層施肥量要多些,可以保證大豆進行生長后期以后不脫肥。還可以利用機械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按照測土數據,根據大豆種植的需要,進行科學的配方,并采取合理的方法進行施肥。確保肥料種類、施肥量、施肥位置恰到好處,促進大豆的生長,為大豆高產創造條件。
(5)其他方面
目前,在大豆種植中可利用的農業機械種類齊全,還可以利用灌溉機械、噴藥機械、收獲機械等,在抗旱、防病除草、收獲等方面進行機械化應用。
總之,全程利用農業機械化種植大豆可以顯著提高大豆種植效率,增加大豆的產量,使種植戶增加收入,同時可以促進農業機械裝備水平的進一步發展,為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161300黑龍江省訥河市龍河鎮鄉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