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璽文
農業經濟發展過程,畜牧養殖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存在畜牧養殖區。養殖過程中,若動物患各類疾病,就會對養殖效益造成影響。動物疾病種類較多,分析原因,部分原因為氣候環境因素,部分原因為人員管理因素。因此,針對不同的成因,可以使用不同的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為畜牧養殖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
畜牧養殖環節,部分群居動物出現疾病,原因有多種,可能動物自身體質較弱,導致機體患病。還可能由于氣候環境等影響,導致動物患病。針對上述問題,需要飼養人員隨時關注動物生長狀態,結合動物對生長環境需求合理做好防范。
同時,人員在管理過程若出現操作不當問題,也會導致動物患各類疾病,此因素可對動物生長造成較大危害。例如:部分動檢站人員對于動物流行疾病了解不深入,采取預防措施時,按照以往經驗,為動物注射特定比例疫苗,導致動物免疫力受損,誘發多種疾病。
此外,動物飼養人員在日常管理過程,沒有關注動物住所的清理,導致住所內垃圾較多,通風不暢、衛生設施配置不完善,在高溫環境下極易滋生細菌,導致動物患多種疾病。
二、畜牧養殖動物常見疾病
1、普通疾病
動物養殖過程,普通類疾病較為常見,此疾病通常危害性小,但是若管理不善,也極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具體而言,常見疾病有三種:第一,外科病,部分動物身體存在外傷,如眼部、四肢等患病;第二,內科病,主要患病部位為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泌尿系統等;第三,產科病,此類疾病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動物懷孕期、分娩期、產后各個階段出現的流產、浮腫、難產、產后截癱等疾病,需要結合不同疾病類型,分別處理。
2、寄生病
寄生類型疾病主要是指動物體內存在寄生蟲。在畜牧養殖當中,寄生蟲分為原蟲、節肢動物以及蠕蟲等,其中原蟲、蠕蟲等均屬體內寄生,而節肢動物為體外寄生。寄生類疾病需要通過介質,才可傳播。畜牧養殖過程,動物食用飼料或者飲用水源當中若包含上述寄生蟲,那么此類病原就會通過食物和水進入到動物體內,導致動物患病,因此,需要在養殖過程,做好動物飼料水源的管理工作,及時殺菌除蟲,防止動物患此類疾病。
3、傳染病
傳染類疾病對動物產生危害較大,通常此類疾病產生主要受細菌、病毒影響,動物患病會經歷潛伏期和發病期等階段,若管理不善,可能威脅人類健康。因此,需要妥善處理,及時防控。
三、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控措施
1、重視飼養管理
為高效控制畜牧養殖環節動物患病概率,需秉承“預防為主”的管理理念,重點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制定嚴格管理制度,及時對動物畜舍消毒。選擇對動物機體無害的消毒劑,防止毒素在動物體內積累,保證飼養過程人員、動物的安全。每天按時展開養殖場消毒,繼續將動物糞便進行清理,使用清水清潔養殖場,保證動物時刻處于干凈的生長環境之中。具備條件的養殖場,還可購買通風設備,保證養殖場內空氣流動性,確保動物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防止內部滋生細菌。在飼料的選擇方面,需要結合動物種類、生長階段等不同,為其配備不同比例的營養物質,保證動物機體生長所有營養需求,提升其機體免疫力,降低到各類疾病的侵襲概率,提高畜牧養殖效益。
2、強化檢疫,控制動物患病
為防止動物患各類疾病,需要做好動物檢疫相關工作。具體而言,應該從如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健全畜牧養殖、動物防疫等管理機制,重點管理好動物的疫苗接種工作,防止動物患各類疾病。第二,增加畜牧養殖過程和疾病防控相關技術研發與投入力度,針對動物常見疾病,研發出有效的藥物,緩解養殖人員壓力,保證對動物疾病高效防控與治理。第三,及時監測動物病情,由于動物患病并非突發現象,而是循序漸進過程。動物疾病防控相關人員需要做好監測工作,結合動物病癥,為其注射科學計量的疫苗,保證對動物疾病的高效治療。
3、建立檢疫機制
畜牧飼養過程,為保證動物健康生長,需要制定完善的檢疫機制,防止疾病傳播。針對外部引入的動物,需要做好檢疫、消毒各項工作。具體來講,可先將新購買的動物進行隔離觀察,同時,展開驅蟲工作,并注射相應疫苗,確保動物機體健康,之后才可放入養殖場和原有動物進行混養。在養殖廠區內,還需制定進出標準,養殖區域只有工作人員以及飼養員才可進出,外來人員、車輛等,需要先行消毒、檢疫,之后才可進入養殖場展開交易。若飼養過程,盛行流行疾病,需要對養殖場全面消毒,重點做好疑似病例處理工作,為動物種群健康生長提供保障。同時,為防止動物受到外來病原的影響而患病,盡量“自繁自養”,打造健康種群,防止外來動物引入攜帶疾病,造成交叉感染。此外,還需按時對動物進行免疫接種,接種過程對疫苗品質、免疫時間全面檢查,保證免疫時期疫苗充分發揮作用,降低動物患病概率。
4、做好疫后治理工作
部分養殖戶,養殖知識薄弱,在疫情突發時,過于關注眼前利益,沒有做好疫情治理工作,對養殖場內環境嚴格消毒,導致疫情迅速蔓延,造成巨大損失。針對此問題,需要提升人員疫后處理意識,飼養過程關注動物狀態,發現動物患病及時隔離,若判斷為傳染類疾病,需要結合動物患病情況采取處理措施。如果十分嚴重,立即撲殺。及時對動物用藥,提升其免疫能力,并對用藥情況詳細記錄,尋求獸醫建議,給藥、停藥時間合理把控,并將用藥處方合理保存,保證停藥時間合理,防止藥物殘留,對動物產品質量產生影響。
總之,畜牧養殖過程,需要對動物常見疾病以及致病原因展開分析,制定出防控措施。關注飼養管理,強化動物檢疫過程控制,并建立完善的檢疫機制,結合動物疫情發生情況,做好疫后治理工作,保證畜牧養殖過程效益。
(作者單位:733015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永豐鎮畜牧獸醫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