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宇
一、黑龍江省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狀
1、傳統的養殖模式存在弊病
在飼養過程中,池塘會產生一定量的氮和磷,這些元素會分別轉化為硝酸鹽和磷酸鹽,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微量元素銅、鋅和重金屬元素如砷、鉻、鎘、鉛等相關物質對于周邊的水源土壤等等會造成比較嚴重的污染。與此同時因為飼養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差,病原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消毒不夠及格,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現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同一個池塘內部感染多種病原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水產養殖業的綠色發展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
2、藥物殘留影響水產品質量安全和綠色發展
傳統養殖模式下,染病魚類要使用藥物治療,而這樣的情況會導致魚體內部會形成藥物殘留,導致整個水域都受到嚴重的污染,很多有毒有害物質在水中殘留,而這樣的情況對于水資源和魚類資源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對于魚類的生命健康和人的健康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威脅。
3、養殖模式仍然比較粗放,應對環境督查壓力比較大
當前,在我省的水產養殖綠色發展過程中,仍然廣泛采用傳統的集約化水產養殖方式,在這樣情況下,就會導致大量的殘餌糞便等等流入到水體,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針對此類問題,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使養殖水環境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特別容易導致多種病害問題出現,使養殖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都大幅度下降。
4、優質品種供應不足,良種體系構建速度慢
從整體情況來看,當前我省的水產品養殖品種相對來說不足,在產量和質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問題,而且價格起伏,市場價格會因為苗種的問題而導致養殖減產,效益下降,甚至絕收,良種、保種、育種研究滯后問題比較嚴重,并沒有構建系統完善的優良品種體系,研發速度比較慢。
二、黑龍江省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狀及對策
在針對我省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要著重把握問題的根源,以科學發展觀和相關政策文件為指引,進一步貫徹落實發展效益型漁業的理念,使漁業產業結構得到不斷的調整和優化,以此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總體思路得到有效落實,進一步推進我省的水產生態化,進口化養殖目標得到有效實現,進而推進我省的水產養殖行業實行良性發展,具體而言,所涉及的發展對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推廣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爭取相關優惠政策的支持
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的推廣涉及到的領域較多,需要相對應的資金支持,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相關部門把握國家相關方面的優惠政策,以此推進水產養殖業實現綠色發展,而這也是推廣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的重要前提條件。
2、完善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技術措施
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涉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生態化生產、資源的高效利用、污水處理等多個領域的問題,是養殖技術、生物技術、生態技術、環保技術等多項技術的整合。在新時代背景下,要著重關注生態養殖技術的創新和優化,使其應用范圍進一步拓展,確保相關技術的應用上升到生態養殖系統技術的層次,使新技術研究成果為我們完善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3、制定和實施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推廣具體方案
對于我省不同規模漁場所具有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理想化的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技術和養殖品種的落實,要充分滿足相對應的預期效果,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因地制宜、因場制宜、因需制宜的方針策略,充分兼顧漁場短期利益和長遠發展、近期投入和遠期回報的關系,從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著手,使各項重難點問題能夠得到切實處理,充分確保水產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方案的制定和目標的實現能夠充分保證。與此同時,要構建相對應的技術團隊,在水產養殖技術、藥物、飼料配方、環境、微生態、管理等方面協調配合,有序發展。
4、著力強化種業引領,推進自主品種創新
水產種業創新已經成為現代漁業發展的前沿和關鍵,要實現漁民增收、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和漁業現代化,要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構建現代化的水產種植體系,進一步有效打造出自主品牌,實現品種的創新,要從根本上有效突破傳統水產品種供應不足的問題,突破被動局面,要進一步有效加強引種培育的力度,著重做好品種選育和技術研發工作,確保相關的水產品種有更為顯著的適應性和高效性。除此之外,要進一步加快構建以產業為主導的水產種業聯合體模式,把企業作為主體,有效打造新的示范基地,形成產學研的聯合體,進一步大力開展種質保存、育種技術創新、新品種培育及良種良法推廣與示范等相關工作,逐步推進有效構建以優良品種培育、擴繁和推廣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
(作者單位:157000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事業單位創業就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