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燕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鞏固黨在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客觀需要;是促進農民增收,減輕農民負擔,實現農民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強化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的需要,對于加快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汶川縣映秀鎮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對策措施作一粗淺思考。
一、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映秀鎮有12個行政村,44個村民小組,鄉村人口4445人,其中鄉村勞動力3167人。近年來,各行政村在縣、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概況
①村集體經濟積累情況。截止2019年,全鎮村級有集體經濟積累的村為12個,占全鎮行政村總數占100%。集體經濟積累總額為935萬元,其中:積累30萬元以內的3個村,占全鎮有積累村的25%;30~50萬元的3個村,占25%;50萬元以上的村個,占50%。
②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情況。2019年,全鎮村級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為11個,占全鎮行政村總數占91%。集體經濟收入總額為144.53萬元,其中:收入5萬元以內的村1個,占9%;5~10萬元的4個,占36%;10萬元以上的6個,占55%。
2、村級集體收入使用情況
我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以用于農村公益事業支出為主,具體用于5個方面:一是用于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主要用于村級道路應急搶險、修橋修路、河道清理、對村內的環境衛生整治、維護村內的基礎設施(水、電、路)的支出。如桃關村、黃家院村每年村內路標路牌、路燈、垃圾箱、廁所的正常維護費用都由集體經濟的收入來支付。二是用于支持農村社會事業。主要是用于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每年各村“六一”兒童節、學生運動會時都會給學生購買些節日禮品和運動器具送到學校,讓學生體會到關心和關愛。中灘堡村、黃家院村、黃家村村用集體收入為村民買新合保險費,最初20元/人/年,去年250元/人/年。中灘堡村每年給因災失地農轉非人員補貼移民后期扶持補助資金每人每年600元,讓這類人員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三是用于扶貧幫困。對貧困戶、特困戶、老干部、三孤人員、留守老人、兒童、婦女進行幫扶、救助和慰問等。村每年從集體經濟中支付一定資金,為每戶特困戶提供大米面粉等救濟。四是其他公益性開支。包括村集體辦公經費開支、召開各種會議經費、村接待費用,節假日文藝活動開支等。五是用于利潤分成和集體提取公積公益金。少數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村和開發實體,每年都要提取部分資金分配給農民群眾,也有的村拿出部分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如楓香樹村2019年集體投資入股分紅款14.25萬元,其中集體提留公積公益金、管理費3.87萬元,年終決算分配給村民的資金10.38萬元,人均300元。
二、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作法
我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有資源性收入、資產性收入、產業性收入和開發型收入等。近年來,各村兩委會圍繞組織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做了大量工作。
1、發展特色產業,拓寬發展集體經濟的主渠道
結合我鎮山多、林多等特點,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農業、林業、畜牧、旅游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不斷增強集體經濟實力。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圍繞特色產業組織資源性收入。通過土地、林地等自然資源的發包、租賃、轉讓,增強集體收入。中灘堡村將順河邊的集體土地租賃給汶川縣園發建材有限公司收取土地租金。二是圍繞資源開發興建經濟實體。立足資源優勢,積極舉辦開發型實體。中灘堡村修建臘肉加工廠等待投產、楓香樹正在修建豆腐干加工廠。三是圍繞農民增收培育農民合作社。主要是結合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既促進了農牧民增收,又為發展集體經濟培育了載體。2015年黃家院村成立了汶川興旺生豬養殖合作社,修建了黃家院村養豬場,是正大模式生豬養殖基地。五年來年年為村民增收,壯大了集體經濟。
2、盤活閑置資產,開辟發展集體經濟的新來源
中灘堡村將集體所有閑置的區域改造成停車場,利用旅游旺季的時機為村集體創收,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來源。
3、圍繞二三產業,培育發展集體經濟的增長點
主要是利用當地的水能、旅游等資源條件,通過興辦電站、發展鄉村旅游業等實現創收。2017年9月映秀鎮成立汶川映秀大愛鑫城旅游有限責任公司,中灘堡村、黃家院村等七村一社區用集體積累資金進行了投資,每年按本金的20%進行分紅,為村集體創收。
4、改善基礎條件,強化集體經濟發展的支撐力
近年來,通過災后重建、改善民生和幸福美麗家園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村容村貌實現大改變、基礎設施實現大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大提升,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和環境。例如漁子溪村,2018年打造了芍藥花基地、2019年引進外資成立了汶川棲溪旅游有限公司,集體入股100萬元,本年分紅5萬元。2019年度成功創建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三、村級集體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展滯后
近年來,隨著災后重建、重大民生工程和幸福美麗家園建設等重大項目的推進,我鎮農村面貌發展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但集體經濟發展依然滯后,難以適應農村發展形勢的要求。截止2019年,2019年有1個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占全鎮行政村總數的比例8.3%。
2、發展不平衡
由于各村地理環境、資源條件不同,村集體經濟發展差距明顯。從集體積累總額看,中灘堡村最高,為204萬元,最少的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只有11萬元。從2019年收入情況看,最高的是中灘堡村,為23萬元,還有1個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
3、有一定的負債
近年來,我鎮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積極化解農村債務,村級集體債務不斷減少,但仍然還有一部分村還有負債。截止2019年,全鎮村級有債務的村為1個,占全鎮行政村總數占8.3%,負債總額20萬元。
四、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
1、提高認識、解放思想,理清發展思路
一是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各級干部群眾特別是村干部和農民群眾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廣大干部和群眾發展集體經濟的決心和信心。二是轉變觀念,解放思想。要引導干部、群眾摒棄小富即安、怕擔風險和“等、要、靠”等陳舊落后觀念,牢固樹立窮則思變、敢想敢干、敢作敢為、敢打敢拼的思想,促進我鎮村級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三是理清思路,制定規劃。要引導和教育村干部樹立發展意識,拓寬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各村要因地制宜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多途徑、多舉措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2、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
鄉鎮有關部門要逐村研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幫助和引導各村認識自身特點和優勢,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拓寬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形式。一是在開發利用資源中促增收。通過招標等形式充分開發利用集體自然資源,促進現有村級集體的林地、水域等村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加快土地流轉,集中開發荒山、荒坡,建立種養殖基地,壯大集體經濟。二是在創新經營機制中促增收。建立村級資產有償使用制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承包租賃、入股分成、經營服務等形式,盤活現有的房屋、鋪面、廠房、機具等集體閑置資產,增加集體收入。三是在服務農民增收中促增收。要圍繞發展特色產業,大力開展種苗、肥料、技術指導、信息、運銷各種有償服務,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促進農民增收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四是在創辦經濟實體中促增收。要結合農村改革發展,大力興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有條件的地方可圍繞水能、旅游等資源的開發利用組建村級集體企業。
3、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建立集體經濟發展長效機制
一是創新村級財務管理機制。積極推行“村財鄉(鎮)管”制度,建立健全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定期審計制度,強化鄉鎮對村級集體經濟監督管理。二是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完善村務公開、民主決策等制度,凡涉及集體經濟發展的重大事項均由村民自主決定。三是規范集體資產管理。建立健全村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機制,完善集體經濟承包合同管理,提高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效益。四是創新重點項目支出管理。對于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要按照有關規定,確定合適比例,實行專戶專項管理,專款專用,不斷提高集體經濟收入效益。
4、增加投入,完善政策,強化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對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等項目資金,加大對發展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縣、鎮財政要視財力情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扶持資金,并隨財力增長逐步增加對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于新辦村級企業、合作社等,可以在稅收、用水、用電、用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為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寬松的經營環境。三是建立完善激勵機制。制定發展集體經濟在招商引資方面的獎勵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工商資本進入農村。把發展集體經濟的成效,納入村干部的年度目標和任期目標管理。
5、加強領導,強化保障,形成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鎮發展集體經濟領導小組,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的領導和服務,整合縣級相關涉農部門資源,在立項、辦證、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優惠,為壯大集體經濟提供政策、項目、資金、技術、信息和人才等全方位支持。二是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成員。重點從經營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任村干部,把懂經營、會管理,群眾公認事業心強的能人選進班子,做到選好書記帶強班子,配好班子帶強集體,達到選好一個人帶富一個村的效果。三是加強村組干群培訓。加強農村改革發展方針政策及產業結構調整、市場經濟、金融、新農村建設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培訓,不斷提高村干部科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完善干部幫扶機制。堅持上級機關單位與經濟薄弱村黨組織幫扶結對制度,從發展規劃、項目資金等方面結對幫扶,增加薄弱村的“造血”功能。五是健全督查制度。各級各部門要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每年督查工作的重點,強化督查,及時通報,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
(作者單位:623003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