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荷
摘要 國際珠寶展覽在國內市場逐漸興起,在給觀眾提供大量行業信息傳遞與交流機會的同時,對觀眾而言也面臨著展示空間內區域劃分復雜、展示路線不清晰、內容價格定位不明確等實際問題,本文提出依靠大數據對觀眾進行實時數據監控與反饋,通過分析推薦給觀眾個性化的區域路徑,并探索這一應用廣泛適用的可行性。
關鍵詞:大數據;珠寶會展;可視化;設計
當前我國珠寶會展設計現狀
目前國內珠寶展覽日益興起,大規模國際展覽數量不斷上升,接連舉辦的國際珠寶展覽會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珠寶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整體上升。國際珠寶展覽面向的受眾除了參展商還有各種需求的群眾。現階段國內存在的珠寶展會大多以經濟收益為主,文化展示上略微欠缺。
珠寶會展作為一項專業的行業展會,還肩負引導行業流行風尚、促進業界人士交流會談、了解市場最新咨詢與發展方向等功能。現在已經開展的國際珠寶會展,如2018年下半年的成都國際珠寶首飾展覽會、杭州國際珠寶首飾展覽會、天津國際珠寶首飾展覽會和上海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這些會展都進行了包括學術會議、工藝首發等一系列的活動與儀式。但是相比于最初的珠寶會展,在形式和布局上并沒有較大改變。
珠寶展會的大量展品、展銷臺劃分和路徑設計的復雜性都沒有得到良好改進。縱觀近年來的所有珠寶展覽,都存在相似的問題,即參展商很多,為了增加經濟收入,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實現高利用率,這也就導致了觀眾在展會參觀過程中眼花繚亂,無法聚焦到某一個傾向的關注點上。例如上海國際珠寶首飾會展,展會精選了來自美國、意大利、日本、斯里蘭卡等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家企業參展,為與會者帶來品類豐富的珠寶精品。相當多的珠寶樣式在同一展會中展出,有限的會展場館在展品的布局與劃分上顯得尤為局促。觀眾在觀展過程中,個人傾向無法明確表現出來,達不到有目的性的選擇。
珠寶會展受眾的大數據提取與分析
根據我國珠寶會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基于大數據理念,應提出經過大數據分析為會展受眾選擇的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路線引導。這一想法不僅體現了展會主動順應數字化、互聯網與會展領域融合的時代潮流,還在應用新科技、大數據分析和提升觀眾情感體驗與滿意度方面有良好發展。大數據將成為助推會展發展的重要動力。
1.大數據的時代性與數據提取
目前各行業對大數據的應用已成為主流,支撐大數據場景需求包含了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和分析系統等基礎設施的綜合建立,要求基于歷史數據的基礎上保證實時數據更新,通過對于所需求內容的算法分析精確定位到數據。
5G的出現為數據時代的實時數據更新提供了低延時性與高效性。面臨動態中快速進行的大數據提取與分析,需要數據提取的快速與準確,前提則是歷史數據與實時數據的同步更新與提取,加之分析,給出橫跨數據范圍的結果。
通過主動輸入與數據庫調取的方式提取觀眾大數據信息。在展會開始之前觀眾可通過移動端進行個人傾向的輸入,這要求會展舉辦方將用戶體驗前的調查納入會展設計的一部分。觀眾數據庫的原有信息則是以往數據庫存在的相關數據,將數據進行多維度提取,則能提高數據分析結果的相應性。
2.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
分析珠寶會展整體受眾人群的相關信息,利用大數據統計出不同受眾人群以及精確到個人的結果,更進一步的針對計算結果對個體進行會展項目的推薦及路線定制等服務。
首先是人群區塊劃分,珠寶會展應根據人群特點和目的進行區塊劃分,給予觀眾最舒適的區域。珠寶會展的內容多樣,范圍寬泛,受眾人群也是兼顧了男女老少和各行各業。觀眾進入會展時都會有明顯的主次目的,即觀賞重點和非重點,有購買或欣賞、學術或專業鉆研。對于當下的內部環境設置與地圖手冊的概括性,在同一范圍內也能出現繞路、忽視重點的可能性,因此大數據提取的第一步是根據性別、年齡、職業等進行大范圍的劃分,給出既定人群的最適范圍。
其次是根據消費記錄進行經濟水平劃分。珠寶作為消費產品,在消費層級上也有較大跨度,珠寶會展應根據有意向購買者的經濟水平進行合理推薦。珠寶產品由于材質、設計、品牌的差異會造成較大的價格差別,存在購買欲望的觀眾會依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消費水準選擇他們所傾向的產品,時下珠寶會展的參展商劃分范圍并非根據價格劃分,觀眾會面臨經常找不到合適自己經濟水平的珠寶產品,因此,根據受眾現有經濟水準進行合理的推薦,能夠增加受眾的滿意度,節省時間,提高成交配比額度。
最后是喜好劃分,為提高時效性和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珠寶會展應根據觀眾的喜好和目的進行分析,推薦最佳觀展路線及參展商位置。大數據的提取能夠及時通過算法計算出參展觀眾的喜好以及目的,給觀眾規劃出最佳的觀展路線以及觀展動向。此類數據的提取要求結合歷史數據與實時數據,從以往行為與當天目的相結合進行推薦,例如對從事珠寶行業專業人員的路徑規劃,就是基于高水平的設計展商加上專業交流會議講座等內容給出的優先建議。
大數據引導的展覽可視化設計
珠寶會展的可視化設計是通過移動端智能化推薦個人的最適區域、最佳路徑以及購買建議,根據大數據的提取加上對實時數據的即時分析,將混雜的會展清晰可視化,提高觀眾的觀展體驗。
可視化展覽的可視是基于個人而言,首先個人的移動端設備是展覽可視化的基礎設備。移動設備是建立在觀眾和數據庫之間的紐帶,觀眾通過個人移動設備進行收取和監控實時狀態、路徑規劃。創生開發app或者網頁瀏覽以及目前流行的微信小程序等都是系統有效的連接展覽與受眾的手段。其次,可視化展覽的規劃范圍要求會展方在設計展位時為保證后續分類的便捷和精確,全面系統對展位進行規劃。最后,可視化展覽的實時反饋對數據的提取和計算速度與質量提出了高要求,例如觀眾的隨意性,系統應根據每次觀眾的實時數據變化進行綜合分析,給予差異化的推薦,此時低時延則能令觀眾滿意度上升。
展覽的可視化設計要在大數據提取的基礎上完成,綜合從個人端到數據庫端的整體分析,進行最終有效的可視化。
應用與發展趨勢
珠寶展覽的可視化設計對不同主體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重要意義。對觀眾而言,可視化展覽可增加觀眾對展覽的期待值、滿足感并且能夠從展覽中獲取有效信息。對于展覽本身而言,其升華了展覽存在的意義,也提升了展覽的有效性。而放大視角至整個展覽行業,可視化設計是未來展覽業的普遍發展方向。實時數據的收集與反饋應用于可視化界面,給觀眾與展覽提供了更加緊密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僅滿足了觀眾的個人體驗,也會成為展覽行業發展的基石,引領行業向新科技邁進。
參考文獻:
[1]文新惠,金慧穎.淺談珠寶首飾展示藝術設計[J].西部皮革,2019,41(07):66.
[2]丁航,呂靜,樊文杰.博物館應用大數據技術的構想[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2):156-158.
[3]安來順.數字化時代之超級連接的博物館[J].中國博物館,2018(03):3-5.
[4]王笑梅.淺談國內珠寶展折射出的行業問題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8(0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