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光祖 葉惠慧
摘 要:在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下,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人們期望得到營養豐富、安全健康的無公害動物產品,在傳統的動物疾病防治中,抗生素一度被作為常見添加劑,但是,抗生素濫用引起的藥物殘留問題、細菌耐藥性問題也日益嚴重,為此,必須要尋求一種安全、綠色的替代品,而微生態制劑就是很好的替代產品。本文基于此,針對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疾病防治上的應用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微生態制劑;動物疾病;防治;應用
微生態制劑是通過多種有益微生物復合培育、干燥處理加工而成,是常見的活菌制劑,在現代養殖業的發展下,動物疾病的防治和保健受到了廣泛重視,養殖戶的防病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疫苗、抗生素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抗生素的濫用無疑引發了更為嚴重的問題。微生態制劑是一種新型生物制劑,能夠提高動物免疫力,對病原微生物產生拮抗作用,能夠對消化道菌群結構進行有效優化,并且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在疾病防治上,也有一定的價值。
1.微生態制劑的應用價值
微生態制劑是基于微生態制劑理論作為引導,利用對宿主的有益微生物或促生長物質制作而成,能夠調節機體微生態平衡。在動物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有助于動物腸道菌群的發育,構建出穩定微生態系統,從而提升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微生態制劑在動物飼養中的應用,能夠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動物對蛋白質、糖類的消化率,如,苦草芽孢桿菌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纖維素酶、混合蛋白酶等多種酶類,用于動物飼養中,能夠提高動物對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同時,微生態制劑能夠維持腸道的微生態平衡,對于動物病菌抵抗力、正常生長發育,都有重要作用,且微生態制劑能夠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讓動物迅速適應環境,促進腸道厭氧菌的生長,抑制有害菌,提高機體免疫力。
2.微生態制劑的常見菌種
2.1 枯草芽孢桿菌
枯草芽孢桿菌是一種常見的益生菌發酵劑,為革蘭氏陽性菌。對于動物本身而言,對飼料中氮肥的利用率較低,而在攝入枯草芽孢桿菌后,能夠提高動物代謝功能,促進飼料的分解,提高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同時,在枯草芽孢桿菌代謝中,會產生大量酶,各類酶之間會協同作用,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這類物質容易利用、吸收,作用于動物腸道,進一步強化了動物機體對營養的吸收作用。枯草芽孢桿菌在進入動物體內之后,會直接參與其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激活動物體內的淋巴細胞,刺激機體產生IgM與IgA,還能誘導小腸TLR9與細胞因子IL.6表達,可以替代抗生素。
2.2 乳酸菌
乳酸菌是厭氧菌,最為適合的生存環境為PH值3到6的酸性環境下,乳酸菌能夠刺激動物腸道蠕動,并分泌出細菌生長素、有機酸、H2O2等物質,動物在攝入乳酸菌后,有助于維持胃腸道平衡,提高免疫力,抑制病原菌生長。在各類動物腸道中,均有乳酸菌的存在,能夠調節腸道微生態,合成多種維生素與軟脂肪酸,抑制氨和胺,在維持動物的健康上,起著重要作用。
2.3 酵母菌
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核微生物,適合在偏酸性環境中生長,在動物腸道中,可大量繁殖,酵母菌有豐富的糖類、軟脂肪酸與蛋白質,是動物養殖領域的常見飼料添加劑。目前,酵母菌已經能夠規模化生產,可為動物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改變動物腸道的酸性,而酵母菌含有核苷酸、微量元素以及多糖,能夠提升飼料利用率和腸道耐受力。
3.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疾病防治上的應用
3.1 微生態制劑在禽類疾病防治上的應用
多種研究顯示,在雞養殖中應用微生態制劑,能夠提升雞對于細菌以及各類病原菌的抵抗力,大腸桿菌的預防效果也優于抗生素。有研究人員將由乳酸桿菌、地衣芽胞桿菌、益生元、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桿菌等組成的復合微生態制劑應用在雞養殖中,結果顯示,白痢沙門氏菌病發生率顯著降低,顯著提升了雞只的成活率。還有研究人員將由糞鏈球菌、活嗜酸乳桿菌、枯草桿菌等組成的復合微生態制用于雛雞養殖中,連續使用5d后,顯著提高了雛雞的免疫力,降低大腸桿菌病發生率。另外,微生態制劑中沒有其他有害物質,將其應用在畜禽養殖中,可以營造出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畜禽機體免疫力,減少激素、抗生素用量,提升畜禽產品質量。如,在畜禽飼料中增設EM制劑,能夠優化其白蛋白含量、無機P與血清Ca2+指標,并降低畜禽肉質中膽固醇與脂肪的含量,提高肉質品質,也不會出現藥物殘留。
3.2 微生態制劑在豬疾病防治上的應用
微生態制劑對于豬大腸桿菌病、腹瀉、白痢等疾病的預防,均有良好作用。有研究人員將乳酸菌應用在豬感染模型中,結果顯示,能夠提高豬只免疫力,降低感染發生率。還有研究人員在斷奶仔豬中添加由乳酸桿菌、芽孢桿菌、VC、酵母菌組成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后,有效降低了其腹瀉發生率和料肉比。在母豬飼養中投喂含有微生態制劑的飼料,可以將健仔率提升至12%以上,將平均產仔窩重提升0.1kg,并提高仔豬斷奶重。另外,在豬養殖廠中,每日有大量的尿液、糞便,既污染了養殖場環境,也增加了有害氣味的排放量,不僅不利于動物的健康,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應用微生態制劑,能夠減小糞便內大腸桿菌數量,減少臭味氣體與氨氣的排放,避免腐敗菌迅速生長。
3.3 微生態制劑在反芻動物疾病防治上的應用
微生態制劑對于反芻動物疾病的防治也有一定作用,如,為羔羊口服由乳酸菌、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組成的復合微生態制劑,能夠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有研究人員為腹瀉初生羔羊應用微生態制劑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應用微生態制劑治療后,羔羊成活率為94.2%,比起用抗生素治療,成果率提升了7.2%。
微生態制劑在奶牛乳房炎的治療上,也表現出良好的效果,有研究人員為奶牛投喂由植物乳桿菌、干酪乳桿菌組成的復合微生態制劑,有效降低其體細胞數量,提高了乳房炎治愈率。而微生態制劑的應用還能解決抗生素殘留問題,提升牛奶質量。另外,微生態制劑的應用,也可以降低反芻動物能量代謝障礙疾病。在反芻動物處于良好的健康狀態時,腸道會生成大量乳酸,能夠保證動物機體健康,但是,如果反芻動物發生應激反應,就會影響正常的胃腸道活動,導致大腸桿菌迅速增殖,應激反應時間越長,大腸桿菌增殖數量越多,有的反芻動物生性膽小,在長途運輸、生活環境發生變化時,就會出現應激反應,嚴重影響其正常的發育與生長,甚至導致動物死亡。如果提前為其投喂乳酸桿菌、鏈球菌,可以讓反芻動物的腸道維持在平衡狀態,緩解應激反應造成的負面影響。
3.4 微生態制劑在水產動物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將微生態制劑應用在水產養殖中,初期只是用作預防劑,避免水產品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常見的有環境凈化劑、微生態制劑等。微生態制劑的應用也能夠調節水質,在水產養殖中,常用的微生態制劑是由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復合而成,應用此類復合微生態制劑,能夠有效降低池塘中的氨氮含量與亞硝酸鹽含量。
4.結語
在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下,對于動物的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動物養殖上,經營理念滯后,養殖效率不高,產值緩慢,整體發展上,不夠平衡,防疫措施薄弱,對動物養殖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而部分養殖戶只關注短期效益,大量使用激素、抗生素,很容易引發惡性循環。微生態制劑是一種新型生物制劑,具有無殘留、無毒、無害的優勢,能夠提升動物免疫力,抑制病原菌生長,不會讓動物出現耐藥性,可以提升動物的營養吸收率,改善養殖生態環境,因此,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疾病的防治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未來階段,微生態制劑也將會朝著生態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能夠有效推動我國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尹清強,李小飛,常娟,等. 微生態制劑對哺乳和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及作用機理研究[J]. 動物營養學報,2011,(4):622-630.
[2]杜曉利. 免疫增強劑對鯉魚、凡納濱對蝦、中華絨螯蟹生長和免疫功能的影響[D]. 河北農業大學,2014.
[3]吳云鵬,池作授,李孝偉,等. 復合丁酸梭菌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及腹瀉的影響[J]. 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9,(3):32-34,43.
[4]吳夢郡,紀昌正,李思源,等. 日糧中添加凝結芽孢桿菌對斷奶仔豬小腸功能的影響[J]. 中國畜牧獸醫,2019,(3):669-676.d.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基金(項目編號ZK2018—06)
(作者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