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芝 戴曉婉 賓映初
摘 要:目的?了解長沙縣1459名在崗工人職業健康狀況及主要影響因素,并為該地區工人的職業健康教育提出對策。方法?按《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的要求對1459名在崗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對體檢資料和結果進行整理歸納,分析體檢工人的性別、年齡、工齡、接觸危害因素數量(簡稱接害數)的構成比,并選用二分類非條件logisitc 回歸法分析性別、年齡、工齡和接害數與職業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結果 在被檢的1459人中,性別、年齡、工齡和接害數分別占比最高的為:男性(89.58%),40-50歲年齡段(36.05%),工齡1-5年(59.56%),接害數為2種(44.35%)。非條件logisitc 回歸分析性別、年齡、接害數與職業健康狀況結果為P<0.05,工齡與職業健康狀況結果為P>0.05。結論?被檢單位作業崗位中年男性較多,工齡普遍不長,工人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復雜。工人的性別、年齡和接害數是工人的職業健康狀況的主要影響因素,工齡不是工人的職業健康狀況的主要影響因素。用人單位要做好職業健康教育,加強職業衛生防護,保障工人健康。
關鍵詞:職業健康檢查;統計分析;職業危害因素
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時,各種有害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以及在職業活動中產生的其他有害因素,都將對勞動者的健康造成傷害,甚至于導致職業病。全國每年新報告職業病病例近3萬例,分布在煤炭、化工、有色金屬、輕工等不同行業,涉及企業數量多,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給職業病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患者本人也承受著疾病的痛苦和折磨。根據有關部門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國因職業病、工傷事故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2000 億元。國家專門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用以保障職業病病患的基本權利,但由于職業病隱匿性、遲發型的特點,一旦發現,病情多已影響到患者的勞動能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時有出現。職業健康體檢是國家對職工的關懷,是用人單位對職工的責任,也是職工全面了解自身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職業健康體檢,并對體檢的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很好的掌握企業職工的身體健康狀況,并可以對職業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1-3]。
長沙縣處于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地帶,是長沙市2020年310平方公里城市總體規劃“一主兩次”中的兩個城市次中心之一和長沙市商業體系規劃“一主兩副”的兩個商業副中心之一,全國百強縣之一,區域經濟一直是長沙地區的龍頭老大。由于企業眾多,用工人數龐大,工人的職業健康狀況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本文對1459名工人的職業健康體檢結果進行了分析,以期更好的掌握職工的健康狀況,進而可以提醒用人單位更多的關注工人的健康,同時也可以在實際工作中采取良好的保護措施,有針對性的對工人開展健康教育。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長沙縣1459名在崗工人進行職業健康體檢的相關數據作為研究資料。
1.2 研究方法
職業健康體檢參照GBZ 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與衛生部第23號令《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所制定的檢查標準,對作業接觸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其中檢查項目主要包括內外科常規檢查(血壓等)、電測聽檢查、心電圖檢查、肺部 X 線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及尿常規 12 項等[4-6]。
1.3 統計學分析
用 Excel 2013對數據進行初步歸納整理,采用 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選用二分類非條件logisitc 回歸分析性別、年齡、工齡和接害數與職業健康狀況的關系(自變量引入標準為 0.05,剔除標準為0.10)。檢驗水準 α=0.05。
2.結果
2.1 體檢工人基本情況
1459名工人分別從性別、年齡、工齡、接害數進行了歸納分析[7]。詳見表1。
2.2 健康評價影響因素分析
對體檢評價結果進行分析,體檢結果分為職業性體檢結果和非職業性體檢結果。職業性體檢結果與工人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息息相關,在受檢的1459人中,職業性體檢結果異常者為18.71%(273/1459)。將性別、年齡、工齡和接害數設為自變量,分別賦值。以體檢結果為因變量,采用二分類非條件 logistic 回歸,變量進入方式為 Enter,進入標準為 0.05,剔除標準為 0.1[8-9]。賦值詳見表2。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工齡、接害數與職業性體檢結果比較,性別、年齡、接害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工齡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3.討論
職業健康體檢意義重大,上崗前檢查有利于發現職業禁忌證,避免對即將上崗者造成健康損害;在崗期間健康檢查有利于動態跟蹤在崗工人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對疑似職業病患者可盡早調離現工作崗位,對已經發現的職業病患者可以盡快給予治療;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可確定工人在停止接觸職業危害因素時的健康狀況。
通過分析體檢工人的基本情況,可以了解到長沙縣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結構,也充分體現了單位設置的崗位特點。用人單位在用人方面多向男性傾斜,這是因為多為焊工、爆破、包裝裝車、下料、打磨、風鉆等勞動密集型崗位,職業危害因素多,崗位設置更適宜于男性。40-50歲年齡段工人較多,是因為湖南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大省,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吸收了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故而留在本省企業的青壯年相對較少,中年人相對較多。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本土企業能提供更多的勞動崗位,并且不斷提高勞動者待遇,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相信會在今后一定程度上吸引勞動力從外省回流,也會逐漸引發用人結構的變化。工齡結構中,以1-5年工齡的工人人數較多,提示用人單位的人員流動性較大,這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普遍特點,提示用人單位一方面可注重人才的培養,在進行員工培訓時,將“工匠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中,另一方面提升勞動者待遇,增加員工的穩定性。接害數普遍在2種及以上,說明工人的工作崗位職業危害因素復雜,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必須做好工人的職業健康教育,引導工人做好自身的健康防護,保障工人的身體健康,也更進一步凸顯職業健康體檢的重要性。
運用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工人的性別、年齡和接害數與工人的職業健康狀況相關,與以往學者的研究一致[4-9]。工齡與工人的職業健康狀況不相關,這與以往研究不一致,通過分析原始數據和體檢資料,可能原因如下,接觸粉塵作業的工作崗位,其中肺功能的檢查為必檢項目,有部分工齡較短的員工,沒有充分認識到該項檢查的重要性,認為該項檢查操作繁瑣復雜,配合度不高甚至棄檢,引起體檢結果的異常,因此在統計分析時造成數據的異常。這就要求用人單位,特別是接塵作業的崗位,務必要做好職業健康教育,使員工認識到職業健康體檢的重要性,在體檢時要配合好工作人員。同時也提示體檢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將肺功能檢查的操作步驟和要領上墻,在體檢時對不會操作的被體檢人員進行耐心詳細的講解,確保體檢結果的真實有效。具體的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和分析。
綜上所述,職業健康體檢對促進用人單位發展和保障工人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用人單位而言,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組織工人完成職業健康體檢,做好工人的職業健康教育[10],配備好防護用具;對于工人而言,要重視職業健康體檢,高度配合體檢工作人員的指示,完成各體檢項目,在作業時要佩戴好防護用具;對于體檢結構而言,要明確各崗位的職業危害因素,對一些復雜的體檢項目要流程上墻,操作時對要領進行講解,確保體檢結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盛,高金霞,韓曉琴等.2017年蘭州市企業職工健康監護現狀分析[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8,8(4):288-293.
[2]胡永超,王坤.2012-2016年四川省樂山市職業健康檢查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8,34(20):2768-2770+2773.
[3]譚惠忠.某企業接觸苯作業工人職業健康檢查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31):168-169.
[4]羅環,楊夢迪,趙金萍等.2017年北京市某機車制造廠在崗工人健康狀況及主要影響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8,34(19):2635-2637+2642.
[5]史濟萌,孫華磊,牟毅等.2014-2015年某水泥廠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2017,31(4):281-282.
[6]周燕琴.2015-2017年睢寧縣噪聲環境作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18,29(4):447-448.
[7]鄭夏雯,聶臻,沈愛新等.衢州市在崗苯作業工人健康狀況分析[J].預防醫學,2018,34(2):197-198+201.
[8]陳文芬,陳霄峰,管敏昌等.1033例在崗職業健康體檢人員單次尿檢異常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7):875-877.
[9]冉飛鳳,樓佳燕,陳小紅等.2015年廣西某金屬冶煉企業工人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分析[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8,8(1):48-52.
[10]黃大敏,劉雙花,曹聰等.百色市矽塵作業工人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9,41(3):328-331.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2018年委托項目“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域下醫衛類職業院校健康扶貧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18cssjd40),2020年度長沙市社科規劃課題“健康中國”視域下企業職工職業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以長沙縣為例”(項目編號:2020csskktzc40)。
(作者單位:1長沙衛生職業學院口腔學院,湖南 長沙410100;2長沙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湖南 長沙 4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