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靜
摘 要: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在課程思政教學中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正是時代的需要。本文從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的提高和如何更好地在自己的大學英語課堂上實施思政教學兩方面進行闡述。本人認為,提高課程思政教學,勢在必行,時代需要,國家需要。要想有效的展開大學英語思政課教學,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
關鍵詞:教書育人職業道德;思政教學
一、引言
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這就給我們作為傳道,授業,教書育人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必須德才兼備,立德樹人。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我們不光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如果把教書和育人脫節了,那教學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尤其是在國家大力發展的新時代的今天,作為國家未來建設者的學生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覺悟,深切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敢于擔當的責任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的,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并貫穿于我們教學的方方面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牢記教書和育人是分不開的,只有到達育人的目的,教書才有意義。
二、大學英語教師要認真切實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
我們作為高校教師,就要堅持立德樹人的高校立身之本,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有德有才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有靈魂的,自律,自信,自強的好教師。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要責無旁貸地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證,是確保教師“為誰培養人”的前提和基礎。大學英語教師只有自己本身思想政治過硬,才有可能和基礎在自己的大學英語課堂上更好地實施思政教學,才能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識的滲透到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及各個方面。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試想一下,一個連自身思想素質都不過硬的老師,如何能在自己的專業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呢?《禮記.文王世子》中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所以,大學教師要不斷進行政治理論學習,與時俱進,緊跟國家發展的時代步伐,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用豐富的精神食糧,用自身高尚的品質和人格去言傳身教,塑造學生人格,提高學生愛國情懷,從而達到教育培養人的目的。
三、如何更好地在自己的英語課堂上推進思政教學
習近平指出,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我們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學生真正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這就要求我們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有效而又堅定的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作用。提升課程育人功能,促使思政課和其他課程同頻共振,共同達到育人效果。
當然,課程思政教學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不能將二者脫節,不能為了思政而思政,而應該采取自然融入的原則,所謂“潤物細無聲”就是這個道理,將課程思政,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的點點滴滴中,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在英語語言這門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在學習外國文化的同時更加領略到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認識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更增加作為一名中國大學生所擁有的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當前情勢下全體中國人民在舉國抗疫的偉大而又艱難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更是一次深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在講課的過程中利用網絡這個有力的平臺給學生提供相關的視頻,文字等學習資料,引入和介紹有關新冠肺炎的詞匯和相關新聞及英雄人物的事跡。讓學生用英語講述他們的故事及自己的感受,并用英語討論相關話題。這樣,學生不僅實踐了英語語言,更是有了思想上的感悟和共鳴,有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這是一次切膚之痛的感受,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思想道德的教育。
那么我是如何具體的在自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教學呢?今年三月份外研社舉辦的“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智慧講壇中華僑大學的一位專家教授講到,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是“思維不缺席,方法不守舊,育人不含糊”。講的多好,這不正是我們大學英語教學應該也必須做到的嗎。我們作為大學教師育人是絕對不能省的,不能含糊的。我在講課前會認真研究課文話題,盡力挖掘課本中的思政元素。我在講課中時刻貫穿“立德樹人”及習主席講的“為誰培養人”“怎么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思想教育理念。不僅教好課,還要育好人。比如,大學英語綜合教程Book One 中講到 Americandream這個話題時,我有意識的講到 Chinese dream,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并布置任務讓學生提前查閱相關資料,課堂內討論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應該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實現偉大中國夢做些什么等話題。學生熱情高,討論熱烈。教學效果好。這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英語文化知識,而且鍛煉了口語,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更好地思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所應具有的時代的使命感和對國家的責任感,激發他們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自己人身價值的實現而奮斗拼搏的精神。
四、結論
課程思政機不可失,千載難逢,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時代認同,法制道德,家國情懷。德國卡爾.雅思貝爾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就讓我們教師做一個有靈魂,有高尚思想道德素養和深切的愛國情懷的人, 身體力行, 不忘初心,在教學中去認真完成我們“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田忠山,安利萍.教學大賽:提升高校英語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策略[J].陰山學刊,2020,33(01):108-112.
[2]彭北萍.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30):43+45.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