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路
摘 要:當代電視新聞節目越來越注重人情味,它不再是流水線式的貫穿型節目,適度的用情感將觀眾帶入到新聞當中。作為新聞傳播者的主持人,情感體現是新聞能夠深入觀眾的重要因素,那么主持人的情感如何體現及如何把握就是電視新聞節目的重要關注點,本文就電視新聞主持人在節目中的情感體現進行分析。
關鍵詞:情感;把握;因素;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1
在新聞的傳播過程當中,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是新聞主體與受眾之間的一條“紐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作為新聞傳播的靈魂人物,新聞想表達的情感,通過主持人傳達給每一個受眾,那么主持人的情感也就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受眾所接收到的情感信息。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新聞的傳播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情感與新聞內容有機結合,情感體現適度。引導觀眾接受有效信息,建立起從新聞到主持人再到受眾之間的連接橋梁。
一、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影響情感的因素
(一)內容影響情感
電視新聞節目是廣大人民最為熟悉的新聞獲取方式了,電視新聞節目用最貼近生活,最真實的方式為廣大受眾提供各種各樣的信息,不同的新聞內容是能夠影響主持人的情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那么主持人在進行不同內容的主持的時候就需要判斷,這些內容該用怎樣的感情去表達,比如說,在說到關于一些悲傷事故或者是自然災害時,主持人的情感必然是帶有一些悲傷、惋惜或者沉痛的;在說到喜慶的日子、事件時,主持人的情感中一定會有喜悅的元素;當然主持人作為一個傳情達意的中間紐帶,尺度一定要把握,不能表現得太過,并且作為一個感情中介,要站在可觀的角度,否則就會太過影響受眾的心理活動,將自我情緒夾雜在新聞中,這就是錯誤的行為了。
(二)受眾對主持人的影響
在電視新聞的傳播中,受眾不再只是單純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成為了在傳播過程當中與新聞主體互相交流,形成交流關系的一方。新聞主持人體現出的大眾化的情感,會讓受眾更有共鳴感。越來越多的新聞節目,已經有了網絡互動的形式,主持人可以現場看到實時的反饋,那么在節目進行時,若得到觀眾積極的響應,那么就會使得主持人的情緒更加貼近觀眾的情感,觀眾也會更多的將情緒融入到節目當中;若偏離了觀眾的情緒,就會使觀眾脫離節目主旨,主持人就應隨時調整自己的情感體現方式,如此而來,就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三)自我情緒把握
新聞主持人對新聞事件及涉及的人物事件,代表的并不僅僅是主持人自身的形象。心理學的領域當中,人的情感體現包含情感和情緒兩方面,兩方面都是正常的情感體現,但是作為新聞節目主持人來說,更要注意的是大眾情感的體現而不是個人情緒的表現。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接到消息遇難人數達到一萬多人,正在進行節目主持的趙普,他因為對此感到非常的難過,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淚,很多觀眾在看到這一幕時都有同感,也受到趙普的感染忍不住哭了。又如,著名體育解說員黃健翔,在2006年世界杯八強比賽的解說現場,在比賽接近尾聲時,為意大利隊瘋狂的歡呼吶喊,情緒近乎失控,黃健翔的這個舉動嚴重違反了秉承公平公正客觀原則的體育賽事解說,也深深的傷害了澳大利亞隊球迷和球員的內心,事后被受眾和媒體指責。主持人應當在能夠激發受眾共鳴的時候適當加重情感體現,用主持人的感染力,加深新聞的傳播目的,不應整檔新聞全部都在體現主持人的情感。當然,主持人也要加強情感體現方面的訓練,以適應不同的新聞內容,并且是自己能夠在任何情況下做到收放自如。
二、如何提高電視新聞主持人的情感體現能力
(一)準確把握角色定位、情感表達適度
新聞主持人以“主持人”的形象出現,表達一定要公正客觀,要代表黨和人民,同時要注意好表現的力度,在新聞播報的時候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新聞主持人要做到:第一,主持人的情感體現一定要貼合新聞內容的主旨,拋開會影響新聞的個人的情感因素。第二,要做到理解新聞的內容當中所蘊含的意義,依據新聞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含義調整自己的心理。新聞主持人要將情感表達到位才能讓受眾的接收到位。
(二)遵循新聞真實原則
不管是新聞的內容還是主持人的情感體現都要做到“真實”這兩個字。電視新聞主持人作為新聞在傳播過程中與受眾連通的紐帶,要把信息準確無誤的播送給受眾,也要在播報新聞時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進去。
主持人在進行現場報道時,可能會遇到在受災現場進行的時候,也會發生主持人在現場忍不住流淚的情景,像這樣的情感體現不僅沒有人會反感,更會引起受眾內心的共同感受,讓報道更加的有人情味,因為這樣的真實情感能夠代表大多數人的內心。要想做好新聞主持人這份工作,要重視情感,學著用心去體會,做到準確無誤的傳達。
總之,新聞節目的主持人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傳遞者,而是代表了黨和人民的喉舌。作為媒體和受眾之間、黨和人民之間緊密關聯的橋梁,不僅要替老百姓抒發意見與建議,更要清晰的傳達好黨的話語。要做好新聞主持人這個工作,就是需要不斷的學習,來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增強自己的能力,做到讓黨和人民滿意。
參考文獻:
[1]張頌.中國播音學[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1).
[2]馬玉坤.播音主持心理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
[3]趙玉明,王福順.廣播電視辭典[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
[4]李豐,宋麗萍.主持人場景應對技巧[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