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姑娘
《天堂電影院》是一部關于少年成長的詩電影,關于忘年之交、童年、青春、愛情、故鄉。小男孩多多與天堂電影院的老放映師艾佛特成為好朋友,艾佛特在一次大火中失明,多多接替了他的丁作。在多多經歷過初戀、背井離鄉后,重新回到天堂電影院,已是物是人非。這是一部關于導演的自傳體電影,把觀眾代人到導演的內心世界。影調、置景、舒緩的音樂、散文化故事,以膠片質感給觀眾帶來沉浸式觀影效果。詩人的祖國是童年(里爾克語)。當我們再去回顧溫暖的記憶,當下與過去的感覺疊印,少年成長、初吻、大海邊、智者(老人),在銀幕世界得以重生。
《天堂電影院》敘事流暢,就像放映中的膠片,演繹“一秒鐘二十四格的真相(戈達爾語)”。畫面設置很講究,人群調度和主角特寫交織,整體上使用淡淡的冷色調鋪陳。用電影傳達㈩對電影的熱愛,即對光影世界的窺視。畫框、窗口,密閉觀影環境近乎催眠(忘我,主體不在場),或者說嬰兒尚在母親子宮的狀態。
《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并稱為電影文藝經典三部曲。雖然在拍攝地點上存在很大差別,但優美的影調和傳達美的主題是相似的。影片年代感強:數字時代,我們欣賞著3D,欣賞著120幀,仍然需要對膠片時代回顧。傳統的剪輯技術,對光影的調控,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電影是什么。電影是講故事,是運動的圖畫,是我們生命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