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必修課程,而中職院校主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并不注重語文這類人文學科的學習情況。近年來,國家對于語文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學好語文,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提高國民的民族自信心。中職語文也應該做出適當的調整,既符合中職院校的學習特點,又能發揮語文的最大功效。國家要培養復合型人才,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要培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這就需要對教學內容做出調整,有效整合中職語文與職業核心能力,讓中職語文的學習帶動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提高,讓技能在應用中體現語文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職業核心能力;有效整合
引言:中職語文與其他專業相比,應用性較差,沒有很強的專業性,因而容易被中職院校的學生輕視。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學好中職語文對于學生的職業技能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隨著語文比重的不斷加大,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如何更好的發展也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中職語文能夠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助于學生理解專業知識,書寫規范語言,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結合學生的職業技能,找到適合中職語文發展的職業應用之路。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我國現階段,各中職院校的語文課程標準還沒有得到一致的統一,有些院校參照普通高中的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有些院校則自己規定語文教材內容,決定上課方式,這樣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學目標不明確現象的產生。中職院校的語文學習應該與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相符合,能夠具有中職院校的學習特色,即與職業核心能力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將技能應用于社會。
2.教學理論不先進
社會的不斷發展也對人才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行教育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國的普通高等院校對教材內容作出了及時的調整,始終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學生。但是,對于中職院校來說,調整工作進行的十分緩慢甚至相對滯后,中職院校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忽視了中職語文教育,導致中職語文還一直沿用傳統的教材,內容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落后的教學理論,對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也沒有有效的幫助。
3.評價效果不明顯
中職院校的學生由于不會經歷高考這樣重大的考試,所以對語文的評價顯得有些隨意。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是以卷面分數為主,考核的主要依據是學生最后的試卷成績,產生分數的高低代表學生學習水平高低的錯誤思想。單一的評價方式,枯燥的教學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不明顯的評價效果。這種方式的教師評價,無法全面展示學生的語文發展情況,學生學習語文卻不知道如何將語文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挫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了語文的學習效果和評價效果。
二、中職語文教學與職業核心能力的整合策略
1.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重視中職語文的教育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方式,找到適合中職院校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作為授課的主體,是教學核心的組成部分。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要重視中職語文教育,首先應該確保自身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能夠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定時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接受新思想,不斷做出新調整,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內心想法,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創新教學模式,編纂中職語文教材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普通高中教學模式的縮影,由于中職院校始終秉承的是能力本位的學習理念,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中職學生的學習。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從中職院校的學習特點出發,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學生發展的語文之路。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編排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對學生的就業有幫助的語文教材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但是,在這里強調一點,教師也要把握分寸,不要太急功近利,對教學工作持有功利性心理,盲目追求知識的實用性,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強化應用寫作,培養從業技能
寫作的應用性較強,培養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寫作素養,對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有很大的幫助。學會寫作,學會高水平的寫作,有助于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中職院校教師應該注重將寫作培養與學生的專業技能相結合,可以開設與學生專業有關的寫作課程,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敏感度,培養學生的從業技能。
4.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評價的目的就是激勵學生不斷進取、不斷向上。教學評價與教學過程相輔相成,完善教學評價機制,讓教師不再只單單重視最后的成績,成績只是一個數字,一種符號,成績代表著在過去的階段中學生的總體表現,無法呈現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考察方式也可以靈活多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與專業技能相結合,進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將語文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當中。教師的評價機制中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評語,鼓勵學生再接再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在中職院校教育中,主要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它包括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通過語文教學方式的調整,使得中職語文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相結合,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同時,語文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景永清.中職語文教學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整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01):42-43.
[2]王文麗.中職語文與職業核心能力的整合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56-57.
[3]侯佳琪.中職語文教學與職業核心能力的整合方式分析[J].納稅,2018,12(22):254.
[4]李寧.探討如何有效整合中職語文教學與職業核心能力[J].學周刊,2018(15):13-14.
作者簡介:
任紅紅,(1982-12-28),女,回族,籍貫貴州,戶口所在:貴州興義,本科,一級教師(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