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雅明
摘? 要:幫助初中生初步具備科學素養是初中科學的教學目標。探究性和實驗性是初中科學的重要標志,學生在實驗中探究到自然現象所蘊含的科學本質是初中科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本學科的特點,積極從問題探究、實驗教學等方面著手,在多媒體先進教學設備的輔助下促使課堂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高。
關鍵詞:初中科學;新課改;探究;策略
初中階段是學生科學觀念、科學素養形成的黃金時期。作為培養學生科學觀念、提高學生科學素養重要途徑之一的初中科學教學而言,切實提高初中科學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初中科學教師要秉承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原則,在課堂上積極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并在教學中將學生的探究活動與實驗教學的開展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科學意識的培養。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初中生的心智尚不完全成熟,內在學習動力不足,在學習中時常會因為枯燥而出現厭學狀況。而多媒體在科學課堂上的運用使得教學手段不斷豐富,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搜集更多的教學素材,并用圖片、視頻等更加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大大降低了單純講述式教學帶來的枯燥感,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積極運用多媒體來創設更為豐富的教學情境,以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并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運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以活躍課堂氣氛。上課伊始,我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北京的一些古代建筑圖片,如天壇、地壇,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古代建筑中包含著什么思想,以此來引出古代人對“天圓地方”的看法。之后,我又利用多媒體播放動態模擬實驗的視頻,讓學生看到在海邊看遠處的帆船漸漸靠岸時帆船的變化,使得地球是圓形的這一概念更加生動形象地被詮釋出來。此外,我還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故事,使得整個科學課堂充滿了趣味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調動。
二、利用問題引導自主探究,促進學生思維
在初中生的眼里,科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因此,大多數初中生對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望。然而,由于初中生的知識經驗尚淺,對一些自然現象中蘊含著的科學規律不能立刻參透,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啟發。這時,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把問題隱藏在科學故事、生活情境、謎語等中,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以促進學生的科學思維。
例如,在學習《水的浮力》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上課伊始,我給學生講解了阿基米德發現浮力的科學故事,并提出了問題:“排出的水與皇冠的重量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聽了有趣的科學故事,而且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將學生的注意力成功吸引到了課堂教學中。之后,我將乒乓球放入水中,讓學生嘗試將乒乓球壓入水中,并說一說有什么感受,感受到的力量是什么,怎樣去測量這個力呢,在壓乒乓球的過程中,水面有什么變化。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著學生去一步步揭開科學的真相,同時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加強科學實驗教學,增強科學意識
在生活中,學生有時會因為被生活表層現象所迷惑而產生一些錯誤思維,這些錯誤思維如果不加以糾正就會嚴重影響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茖W實驗就是幫助學生破除迷信、糾正學生錯誤行為的重要途徑。對此,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科學實驗教學,鼓勵學生面對任何理論性的知識都要積極通過實驗操作來加以驗證,以促使學生的科學意識得以逐漸增強,漸漸養成用實驗檢驗真理的良好意識,使得學生的科學精神得到培養。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加強科學實驗教學以不斷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課上,我首先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概況概括出了摩擦力的概念,并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我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借助身邊的事物進行實驗設計,并通過實驗操作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這樣,學生通過借助身邊的事物,并結合自己的猜想在合作討論之后設計出了許多生活化的小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漸漸地,通過有效的引導和訓練,學生養成了用實驗去檢驗科學理論的科學意識。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幫助學生不斷提高科學素養是初中科學教師義不容辭的重任。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在遵循科學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初中生接受心理的教學策略,以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動手實驗中探究科學,從而促使學生不僅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而且還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精神,進而使得初中科學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劉玲玲.探究初中科學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亞太教育,2016(07).
[2]鄭利慶.提高初中科學教學效率的方法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