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萍
【關鍵詞】腸粘連性腸梗阻;綜合護理;腹部手術;指標;常規護理
1.1一般資料? ?從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外科手術患者當中擇取76例腹部手術對象進行觀察,研究需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且預先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按照隨機數字表方式將其均勻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8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為21—7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22—73歲,兩組患者的個人年齡、性別資料對比后無任何差異存在(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臨床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術后做好其體征、指標的嚴格監測,遵醫囑進行給藥、鎮痛等,對其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進行糾正,并且嚴格觀察切口狀況,如果出現滲血等需及時處理,必要時告知醫生。觀察組患者則需接受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方案如下所示:
1.2.1全面、嚴格觀察
在患者術后6小時以內,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各項體征指標進行嚴格監測,并且詳細詢問患者術后出現的感受,等到其體征全部穩定,需要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活動等,并且為其選擇半臥位等體位。患者術后第1d,護理人員可以結合其恢復情況,對其進行肢體活動,但要避免給患者腹部產生壓力,并且把握好活動的強度與患者耐受度等。如果患者不愿意活動,需要做好心理溝通,并且對其腹部進行適當按摩。針對情況較差的患者,不要讓其下床。
1.2.2心理護理
腹部手術為創傷性治療,患者術后容易出現疼痛等情況,鎮痛藥物等的使用也可能導致患者腸道蠕動出現障礙,所以可能誘發腸道不適感覺等。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需要做好心理安撫,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掌握其情緒的變化,并且用積極、向上的語言進行正向引導,給予患者應有的心理支持和鼓勵,避免患者情緒低落等。患者只有情緒穩定,才能配合護理人員的各項操作,且積極的心理狀態對于其術后恢復有重要意義。
1.2.3飲食調整
患者術后,護理人員需要為其選擇流食,等到其進食后未出現嘔吐等不良反應,可以在其術后3d后選擇半流食,患者術后10d后可適當食用一些軟食。患者的每日飲食應當較為清淡,且營養要豐富、均衡,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家屬,不要讓其食用豆漿、牛奶等易于產氣的食物,并且要少食多餐,不能暴飲暴食。
1.2.4胃腸處理
患者術后,護理人員需要觀察其胃液的顏色與狀況等,并且選擇腸外營養的方式,等到其腸道功能恢復后,停止胃腸道減壓。護理人員可以對其腹部進行適當按摩,并且在按摩的時候避開手術切口,掌握好按摩力度。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雙方對象接受不同模式護理干預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作以分析,包括粘連性腸梗阻、切口感染以及腸道穿孔。此外,觀察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主要臨床指標,包括術后排氣時間、胃腸功能的恢復時間等。
1.4統計學觀察? ?研究數據需代入SPSS21.0軟件包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則為(x±s),行t值處理。P<0.05,則為存在差異。
2.1 患者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各類型并發癥發生例數都少于對照組,數據分析后差異明顯,見下表1。
2.2 患者臨床指標? ?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的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意義,詳見下表2。
接受腹部手術治療的患者,腹部臟器等會受到創傷性影響,患者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其中,腸粘連性腸梗阻是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類型。一旦患者出現這一情況,就會表現為腹部嚴重疼痛、嘔吐、惡心等,這樣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也會導致其胃腸道功能嚴重下降。因此,選擇科學的護理方式十分關鍵。
本院在腹部手術患者當中,選擇實施綜合護理。與臨床最為常見的基礎護理相比,綜合護理的內容要更為全面,護理人員會結合患者的術后身體狀況、護理需求等選擇針對性較強的護理方案,以此保證護理工作的實施與患者的各方面情況無縫對接,避免護理干預的漏洞較多。我院護理人員會做好患者的情緒安撫,也會對其飲食方式進行改善,并且加強對患者情況的嚴格監測,做好其胃腸道的處理等,最大限度降低腸粘連性腸梗阻等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針對腹部手術治療患者的護理方式選擇來講,給予其綜合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并且改善其臨床相關指標,該護理方式可作為首選方案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娜.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74):326+328.
[2]耿艷梅.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2):119+123.
[3]黃欣華.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