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丁玄宇:小學六年級學生
丁玄婷:小學三年級學生
王昱菡:小學六年級學生
李老師:小學音樂老師
丁 父:電腦工程師
丁 母:中醫師
陳老師:小學科學老師
趙老師:小學六年級班主任
何老師:小學舞蹈老師
王 父:園林設計師
王 母:出版社編輯
三年級六年級學生若干
第一幕秋分
學校舞蹈教室
鋼琴伴奏漢服學生跳《春江花月夜》。
丁玄婷邊彈鋼琴邊看穿漢服跳古典舞的哥哥姐姐,眼里很是羨慕。
琴簫合奏
趙老師對丁玄宇和王菡昱說:我們班中秋晚會詩朗誦:《關山月》,你們彈琴吹簫配樂。樂曲有兩遍,第一遍一個人朗誦,第二遍十二個人一齊朗誦。《關山月》大家都能背誦了,你們倆先把曲子練熟配合好,我們一起努力把這個節目演好。
丁玄宇對譜吹簫,王菡昱對譜彈琴,李老師坐一旁指導。
李老師聽了幾句就搖手:停一下,我聽見音準不對啊?
丁玄宇:我看樂譜上寫的F調,我拿的簫也是F調。
王昱菡:我按F調調的琴弦。
李老師:好吧,繼續練。
李老師加大注意力聽學生排練琴簫合奏,又搖搖手:停下停下,你們的音準有點小差異,自己再調調。
王昱菡拿出調音器對著琴弦調散音,再用手指在琴弦上調泛音。試試幾條弦的泛音后對音樂老師說:老師,古琴弦調好了。
李老師點點頭:開始。
琴簫合奏開始了,音樂老師眉頭越皺越緊,終于伸手止住王昱菡彈琴:你停一下,我看看你的琴弦怎么回事。
李老師問:你剛才用什么調音器定弦?
王昱菡拿出調音器:這個。
李老師拿到手里看看,又困惑地看著古琴:音準確定了?
王昱菡說:我們古琴定弦用完調音器以后,還要用泛音調調才準。
李老師說:我看看你怎么調?
王昱菡坐到古琴桌前,用調音器調好古琴弦散音,再用手調弦上的泛音,最后站起來:老師,我調好了。
李老師說:你彈空弦我聽一下。
王昱菡彈了七條弦的散音。
李老師想了想說:你彈彈泛音。
王昱菡又彈了泛音。
李老師嘆口氣:好像有點問題。算了,今天按計劃排練,你們倆先練好了再與其他同學一起排練朗誦。
丁家餐桌上:
丁玄婷說:我想學跳古典舞,穿漢服的小姐姐好漂亮,手里拿的小扇子好好看。
丁母問:哪個小姐姐漂亮啊?什么小扇子?
丁玄婷:今天下午老師安排我給中秋晚會的古典舞蹈《春江花月夜》彈奏鋼琴曲《春江花月夜》,五年級那些小姐姐穿的漢服好漂亮。
丁母問:那你是喜歡漢服還是喜歡古典舞還是喜歡小扇子?
丁玄婷:我都喜歡,我想學古典舞,長到五年級就可以穿漢服拿著小扇子跳古典舞。
丁 母:好吧。一會兒吃完飯你把小扇子畫給我們看一下好嗎?
丁玄婷點點頭:我做完作業就畫。
丁玄宇:我也被老師安排演節目吹簫了,今年的中秋晚會上要表演一個琴簫合奏節目《關山月》配朗誦《關山月》,就是我們音樂課本上的內容。
丁父問:你吹簫,哪個同學彈古琴啊?我記得你們班沒有學古琴的同學。
丁玄宇:這學期新轉學來了一個女同學,她會彈古琴。
吃完飯一家人打掃餐桌廚房衛生,孩子做作業父母看書用電腦辦公。
丁玄婷做完作業,用毛筆在紙上畫了一把團扇,送到媽媽的書桌旁。
丁母放下書,拿起妹妹的紙看:這是團扇,用來跳舞?你喜歡?
丁玄婷點點頭。
丁 母:我給你看本畫冊,有漢服、有團扇、有古代的美人。
丁母拿出書柜里的畫冊,翻出一幅畫遞給妹妹:像不像這個?
丁玄婷興奮地點點頭:像!好漂亮!
丁母笑笑:你繼續練白描,以后自己畫一把團扇來跳舞。
丁玄婷跳起來:真的?
丁母笑著點頭:真的,我們一起努力。
李家:
李老師在自己的書柜里查找資料,尋找古琴的調音方法和標準。自己在計算機上做推算。
學校琴房
鋼琴小王子:夜深了,起來活動一下。
轉頭看見古琴和琴桌:你是誰呀?怎么跑到我的房間里來睡大覺?
古琴小仙子走出來:我是古琴小仙子,中國任何地方都是我的家。請問你是誰?
鋼琴小王子一揚頭:我是鋼琴小王子!這是我的房間,看看門口的牌子:琴房。
古琴小仙子笑笑:你說的沒錯,琴房就是我的房子。古琴的琴字、鋼琴的琴字都是我的名字,以前我就叫琴,現在才叫古琴,琴房就是我的房子。
舞臺背景上出現“琴”的五種字體
古琴小王子:指著舞臺背景上的字幕介紹:最早的篆書“琴”字,后來的隸書“琴”字、草書“琴”字、楷書“琴”字、行書“琴”字。“琴”就是我,我就是琴。因為我叫琴,所以后來樂器命名時才加一個琴字。比如中國的月琴、柳琴,歐洲的琉特琴、小提琴、大提琴、鋼琴。
鋼琴小王子氣得跺腳:我的房間,這是我的房間,我的鋼琴房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在這里住了十年了。
古琴小仙子:我們家族在中國住了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剛剛住到這間房子里面。
鋼琴小王子:你有多少歲啊?以前住哪兒啊?
古琴小仙子:我有兩三個月了,剛從斫琴師手上完成制作。你有多少歲啊?
鋼琴小王子:我有十歲了,到這間琴房里住了十年了。我們鋼琴家族的歷史有三百多年了,你們古琴家族活了這么久,有什么本事嗎?
古琴小仙子:物競天擇,我的家族存在兩千多年有我們的自然本領。我的一條弦上可以彈出50個音律點,所以我的家族有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七弦琴最常見,七條弦可以彈出三百五十個音律。
鋼琴小王子:七條弦怎么彈得出三百五十個音?我有八十八個鍵可以彈出八十八個音,單個樂器上我的音域最大。你聽。
(舞臺背景上出現鋼琴鍵盤圖,響起鋼琴八十八個音)
舞臺背景上出現《任意一條古琴弦上三準的十二律排列圖和不同方式的振動點》,音律點隨古琴小仙子的介紹同時變化。
古琴小仙子:我的古琴弦上有三種不同振動方式發出的音高,散音、泛音、按音。一條弦上可以彈出一個散音、十三個泛音和三十六個按音,一條弦總共可彈出50個音律。(同時配以古琴弦上的50個音)
鋼琴小王子:那你一條弦音域多大?七條弦音域多大?
古琴小仙子:一條古琴弦按音有三準三十六律,七條弦共有四準多兩律。
鋼琴小王子:什么叫三準?三準是什么意思?
古琴小仙子:一準就是一個倍半的振動頻率音域。聽一弦散音再聽六弦散音,這是一準。我的弦上可以縱橫發出另一準泛音。縱向一準:聽一弦七徽泛音再聽六弦七徽泛音,這是一準。聽一弦四徽十徽泛音再聽六弦四徽十徽泛音,這是一準。聽一弦一徽十三徽泛音再聽六弦一徽十三徽泛音,這是一準。橫向的一準:任意一條弦上散音與七徽泛音之間是一準,這條弦的七徽泛音與四徽十徽泛音之間是一準,四徽十徽泛音與一徽十三徽之間是一準。(同時配音樂)
鋼琴小王子:太復雜了!不就是八度嗎?說這么多也才四個八度有什么得意的?
古琴小仙子:一準不是八度,一準只是振動頻率數之間是倍半關系而已!一準在你們鋼琴是八度,在我們古琴上是太少五音,一準之間我們古琴只有五個音沒有你們鋼琴的七個音。
鋼琴小王子把腰帶一拉現出八十八個鍵的鍵盤圖形:看看,我的音域和八十八個鍵、七聲音階都在上面了,一目了然,簡單好記。
古琴小仙子把腰帶一拉現出七弦古琴形狀:我的七條弦統領三百五十個音律,科學精準,分分鐘記牢。
鋼琴小王子嬉笑:你的七條弦怎么統領三百五十個音律?我看不見。
古琴弦仙子指著舞臺背景上的音律圖:小王子看過來。一條弦上彈一下散音,一個律音,記下來1個。七徽泛音四徽十徽泛音一徽十三徽泛音,記下來5個。五徽九徽二徽十二徽泛音,記下來4個。三徽六徽八會十一徽泛音,記下來4個。同一條弦上泛音共有13個,一個徽位點可以彈奏出一個泛音。再說按音,龍齦到七徽之間彈出12個按音,這是下準。七徽至四徽之間可以彈奏出12個按音,這是中準。四徽至一徽之間可以彈奏出12個按音,這是上準。所以,一條古琴弦雖然只能彈出三個準域的音律跨度,但是可以彈奏出不同振動方式的音律50個。這50個音律里面有同律音,同律音就是音色不同或者振動位置不同但振動頻率數完全相同的音。看看:第一條弦上四徽十徽與一徽十三徽的泛音是倍半關系,第一條弦上一徽十三徽的泛音與第六條弦上四徽十徽是同律音。七條弦上的按音最多可以有7個同律音,你有嗎?
鋼琴小王子:我的琴鍵上可以同時彈奏兩個至十幾二十個音,你的古琴弦上一次可以同時彈幾個音?有十個嗎?
古琴小仙子:你那個是同時彈奏不同音高的音,你的特點;我這個是不同音色或不同弦位徽位彈奏出相同音高的樂音,我的特點。我的同律音要是在鋼琴彈出來,你們鋼琴就要設置出兩排或多排相同振動頻率的鍵盤才做得到。我的古琴弦上可以同時彈奏同律音,你聽《春江花月夜》這一句旋律(示范并播放錄音)。嘿嘿,我們各有自己的特點。我的古琴弦上還有一個其他樂器都不具備的特點:可以自由變化的線狀音。
鋼琴小王子:線狀音?什么線狀音?沒聽說過。
古琴小仙子:聽說過美國向太空發射人類信息的“探索者號”宇宙飛船嗎?
鋼琴小王子:聽說過。
古琴小仙子:這艘宇宙飛船上刻制了一張金唱片,金唱片上有一首古琴曲《流水》。《流水》就有大量的線狀音,古琴音樂的魅力表現得很完美。
鋼琴小王子:什么魅力?我沒聽過有什么魅力。
舞臺背景上出現《琴曲<流水>仲呂均宮調》點線譜。
古琴小仙子:中國音樂里的線音就是這個樣子:持續變異音高(示范配樂)。固定不變音高的樂音被稱為點狀音。你的鋼琴音高固定不變,只有點狀音。我的古琴弦上可以彈奏出點狀音和線狀音,音高可以不變可以變,點狀音和線狀音可以同時彈奏。古琴弦上散音泛音是固定不變的樂音,按音音高可以變可以不變。聽聽。(古琴小仙子邊說邊彈示范,舞臺響起古琴的各種樂音)。古琴音樂還有綜合魅力,線狀音持續變化的同時配上點狀音穿梭跳躍,把流水的動態表現得生動有趣。
鋼琴小王子:好聽是好聽,不過聽得我頭暈。不說了,睡覺。
第二幕冬至
陳老師:今天是冬至,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跟太陽的相對位置到這個點上了。
陳老師指指講臺上的天體儀,請各位同學看看吧。
舞臺背景上出現《樂書要錄·十二律相生圖》
陳老師:我們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從冬至這天開始,看到白天慢慢變長,黑夜慢慢變短。這個月的音律是黃鐘律,律管里面最長,發出的聲音最低。下一個月是大呂,律管比黃鐘律管要短一點,其他十個月逐步變短,最后又從冬至節這個月開始恢復黃鐘律。唐朝有一本書叫《樂書要錄》,這張《十二律相生圖》在黃鐘律旁邊注寫了兩個字:律始;在太簇律旁邊注寫了兩個字:年始。黃鐘律所在的月歷是冬至那個月,地球周而復始地從頭開始與太陽做圓圈運轉,太簇律是年歷的一月,過年的那個月,所以稱為年始,新的一年開始。冬至是物體的相對狀態,過年是中國人對季節變化的劃分節點,兩者是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今天我拿來一套中國音樂的十二根律管,古代用來給樂器定音高,也用來象征十二月的變化規律。請三位同學到講臺上來吹律管,讓同學們聽聽十二月的聲音變化。
三個學生一組先介紹律管上的月名律名,然后吹響。四組律管吹完后,大家鼓掌。
教師辦公室:李老師來找陳老師
李老師:想請您說說律管定音的原理,這段時間正在為古琴定音跟標準音有差異的事頭疼。
陳老師:不管什么樂器,最后都要以振動頻率數為判斷標準。我們班一個男生前段時間也問過我這個問題:古琴定音為什么跟標準音不同?我以前沒碰到過這個事,最近也在查資料找答案。
李老師:找到答案了嗎?
陳老師:從古琴弦的振動原理上找到一點線索,最后找全了才會出答案。
學校舞蹈教室
丁玄婷正在學跳古典舞,結束后去李老師辦公室。
丁玄婷站在門口:報告。
李老師回頭:請進。
丁玄婷走到李老師辦公桌旁:老師,我想提一個問題。
李老師:請講。
丁玄婷:我很喜歡鋼琴也很喜歡中國的古典舞,我這段時間學跳古典舞的時候舞蹈老師用古琴音樂教我們練基礎動作,很好聽。上一次晚會上老師安排我彈鋼琴給五年級的姐姐彈《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五年級的時候跳《春江花月夜》可不可以用古琴彈伴奏?
李老師:你感覺古琴音樂很適合跳古典舞?
丁玄婷點點頭:我們跳舞的時候手這么一舞、腳這么一擺,跟古琴的聲音很像。(邊說邊比劃)
李老師點點頭:你的想法很好,到時候可以考慮。我們學校里的晚會以全校師生的共同參與來完成,今年中秋晚會用鋼琴彈奏《春江花月夜》,因為民樂小組里彈琵琶的同學轉學了,臨時沒有會彈這首琵琶曲的同學可以替換。會彈鋼琴的同學很多,你從五歲開始學鋼琴,已經考過八級水平,可以登臺演出,學校的舞蹈老師和音樂老師才選你上臺演出。
丁玄婷向音樂老師鞠躬:謝謝老師。后退一步后轉身出辦公室。
李老師若有所思地望著丁玄婷身影,找到班主任趙老師交流,與班主任決定一起家訪。
丁家
丁父丁母開門:歡迎兩位老師光臨寒舍,請進。
丁玄宇的班主任趙老師和音樂李老師落座,兩個學生奉茶、奉點心。
李老師:今天來家訪,耽誤兩位家長的時間了。
丁 母:謝謝老師關心我家孩子的身心成長。
李老師說:丁玄婷同學鋼琴彈得很好,現在學跳古典舞也很努力,其他課學習成績很優秀,班里和同學關系也處的很好。這幾天丁玄婷同學到辦公室來找我說想用古琴音樂配古典舞,我想了解一下家庭教育的內容,是不是對中國文化接觸得比較多?
丁母笑笑:哦,老師您的判斷很準確,她爸爸是電腦工程師我是中醫師,平常生活主要是我陪孩子寫作業、練繪畫、練武術、教他們做飯打掃房間,她爸爸教兒子下圍棋、吹簫、練武術,對孩子傳統文化的知識教得多一些。
李老師問:請問你們家的孩子都會畫畫、練武術、下圍棋嗎?
丁 母:我們夫妻倆都是國畫愛好者、武術愛好者、圍棋愛好者,我們讀大學時的時候都是校隊隊員。音樂方面我丈夫教兒子吹簫、女兒跟鋼琴老師學習,今年暑假開始我在家教他們畫國畫,以后考上大學再跟專業老師學習。
李老師:所以您女兒對中國藝術的線條韻律很敏感,她到辦公室來跟我提議用古琴音樂配她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我聽了以后有所觸動,自己查料相關資料,確實有移植的古琴曲《春江花月夜》。
丁 母:我從小學武術、學書法、學國畫,考進中醫藥大學后一直保持這幾樣愛好。我現在也開始學跳古典舞,希望和我女兒一起成長。長江后浪推前浪,我再不努力與時俱進,就會被我女兒拍暈在書柜上。
李老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那您覺得古典舞跟中國音樂很像嗎?
丁 母:我覺得古典舞與書法、國畫、武術在抽象的線條美感上基本相同,只是具象的類別不同。古人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一個文化體系內的各門藝術之間有呼應。
學校教師辦公室:
李老師給何老師發微信:今天中午下班后有沒有空?我想請你喝茶吃餃子。
何老師:你有什么事?
李老師:我想請教舞蹈方面的問題。
何老師:一會兒下班了,我們在學校旁邊的茶餐廳見面。
茶餐廳小餐桌
李老師:我想學跳中國古典舞,麻煩你推薦一個學習的地方。
何老師很驚喜:您怎么會想學中國古典舞?
李老師:前段時間學生排練琴簫合奏曲《關山月》,我忽然發現我以前讀大學的時候有一些知識沒學全,古琴定音跟我以前學過的方法不一樣。古琴音樂的美感也跟我以前熟悉的鋼琴、小提琴、二胡、琵琶、古箏、揚琴不同,很特別。我看學生跳《春江花月夜》,我覺得很接近古琴音樂的美感、
何老師:我們的感覺差不多,中國的古典舞蹈有點像國畫有點像書法有點像詩歌有點像古琴。明朝有一位科學家兼藝術家朱載堉寫過全世界第一本關于舞蹈的理論體系書籍《舞學》,他也是全世界第一位十二平均律的推算者。朱載堉第一個提出舞蹈的舞學內容,看看他畫的舞譜就是一幅幅國畫的白描人物畫。
李老師:謝謝您,我想學跳古典舞,上哪兒去學?
何老師:舞蹈培訓機構有成人班教學。《春江花月夜》分專業版和業余版,業余版有少兒版、青年版和中老年版,各個年齡段身體條件不一樣,舞蹈的主題內容一樣但舞蹈的難易程度不同,各取所需。
李老師:我的孩子考上大學了,我也快退休了,學學新的藝術也可以鍛煉身體。
六年級教室:
李老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古琴曲的《關山月》。古琴的是我們中國古人發明的樂器,可考的古琴實物距今有兩千多年歷史了。我們班有一位新同學會彈古琴,現在請她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古琴的琴曲。大家歡迎(鼓掌)。
王昱菡:我從一年級開始學古琴,學琴有五年多了。我學彈琴曲,也聽老師講了好多古琴的故事。我的古琴老師說我們的古琴曲《流水》作為代表人類信息放到太空了,也許哪天有外星人聽到。
教室里同學們很興奮,鼓掌。
李老師:離現在有兩千多年的古代有兩個人,一個叫伯牙一個叫鐘子期,伯牙很會彈琴鐘子期很會聽琴,有一次伯牙彈琴,鐘子期聽完說:先生你彈的是“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又彈,鐘子期聽完說:先生你彈的是“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很感動:你是我的知音。這就是“知音”的典故。現在在湖北省武漢市還有一個地方叫“琴臺”,就是后人紀念伯牙彈《高山流水》和鐘子期彈聽《高山流水》的景觀。如果以后同學們有機會去武漢旅游,記得去“琴臺”看看古代彈奏琴曲《高山流水》的紀念地。
學校琴房
鋼琴小王子:我們住在一個琴房好久了,今天來一曲?
古琴小仙子:好啊。
鋼琴小王子:今晚月光很美,我彈一段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鋼琴小王子彈奏鋼琴,舞臺響起一段《月光奏鳴曲》。
古琴小仙子:鼓掌。
一曲終,鋼琴小王子問:你們古琴有《月光奏鳴曲》嗎?
古琴小仙子:我們古琴有幾首跟月光有關的琴曲:《漢宮秋月》、《秋月照茅亭》、《春江花月夜》等等,你想聽哪首?
鋼琴小王子:我想聽《春江花月夜》,我的這臺鋼琴上彈過《春江花月夜》。
古琴小仙子彈奏了一段《春江花月夜》。
鋼琴小王子:我們鋼琴曲很美,你們古琴曲也美,我們的產生年代不一樣,但我們都在表達人類心中的美感。
古琴小仙子:你說得對,人類就是通過鋼琴音樂藝術、古琴音樂藝術和其它音樂藝術來表達心里的美感。
鋼琴小王子:那你的古琴音樂跟我的鋼琴音樂有區別嗎?
古琴小仙子:我剛才聽了一下,好像有區別。
鋼琴小王子湊過來:有什么區別?在哪里有區別?
古琴小仙子:剛才你彈奏的《月光奏鳴曲》用了幾個音?
鋼琴小王子:我用的是標準的七聲音階,七個音。你聽!
(舞臺上空響起《月光奏鳴曲》的七聲音階)
古琴小王子:我的《春江花月夜》只有五個音:宮商角徵羽,你聽!
(舞臺上空響起《春江花月夜》的五音)
古琴小仙子彈奏《春江花月夜》第一段泛音旋律。
鋼琴小王子:這個泛音太好聽了,你的古琴弦上的泛音很酷哦!
古琴小仙子:我們遵從自然之道,這組泛音才會美。
鋼琴小王子:咦?這是什么情況?可以請小仙子講講嗎?
(舞臺背景上出現曾侯乙墓十弦琴和九連墩十弦琴照片)
古琴小仙子:可以啊。很久很久以前,就是有兩三千年那么久,中國的古琴長成這樣。看見沒有?這種古琴只有大半個箱體。這種琴可不可以彈奏樂曲呢?當然可以啦,過來聽聽古代琴曲《神人暢》。那個時候的中國人知道古琴弦上的泛音兩邊對稱出現,所以現在可以彈奏的泛音旋律在兩千多年前都可以彈奏。
古琴小仙子走到幕后拿出一張十弦琴,彈奏《神人暢》的一段旋律、又用七弦琴再彈一遍剛才那段旋律。
鋼琴小王子鼓掌:太贊了!剛才你說你遵從自然之道?什么是自然之道?
古琴小仙子:“隔八相生”就是自然之道,中國古代的天文歷算、音律轉換都是遵從“隔八相生”的自然之道。
鋼琴小王子:我越聽越頭暈了?不就是彈個音組個曲嗎?怎么又跟天文歷算扯上了,你說你一個小仙子在現代社會怎么不講科學?
古琴小仙子:我正在給你講科學。音樂藝術的基礎是數學物理、天文歷算的基礎也是數學物理,都是建立在數學物理學范疇上的科學藝術。所以中國從漢朝《史記》開始,國家正史都有音律內容和天文歷算內容。
鋼琴小王子:太神奇了,那時候我的家族還沒誕生。
古琴小仙子:我的琴弦上記載著“隔八相生”模式和五音七音結構,大部分的中國傳統音樂作品都有這兩個印記。
鋼琴小王子:我想聽聽。
古琴小仙子:你看,在一條弦上散音與三等分處的泛音是“隔八相生”,兩條弦上泛音與泛音有“同律音”。先看黃鐘弦的散音名是黃鐘律。黃鐘弦上五徽九徽泛音是林鐘,這個關系就是“隔八相生”。其它弦你自己數數是不是?
鋼琴小王子看完:數了,確實是真的。不過黃鐘到林鐘之間隔了六個,不是八個。
古琴小仙子:我們古人說法很準確,第一律和第八律,當年的語言措辭跟現代習慣不同。
鋼琴小王子:長知識了!今晚很開心,聽了古琴音樂還學了中國音樂的科學道理。
古琴小仙子:做個好夢。
第三幕春分
家庭春游城市:武漢
東湖場景:
一家人在東湖邊漫步,中醫師媽媽辨認中藥植物。
丁母發現:佩蘭,中藥材。梅花,也是中藥材。
丁玄婷:桃花樹。
丁玄婷:我們課文里有十二月花名:正月山茶,二月迎春,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茉莉,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水仙,十二月梅花。
丁玄宇:春天有這么多花,詩歌里有花,音樂里也有花。笛曲有《幽蘭逢春》、琴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古琴曲有《水仙操》、《幽蘭》、《佩蘭》。
丁玄宇:我來背十二月律名:十一月黃鐘、十二月大呂、一月太簇、二月夾鐘、三月姑洗、四月仲呂、五月蕤賓、六月林鐘、七月夷則、八月南呂、九月無射、十月應鐘。現在調音不用律管了,我們用電子調音器或手機調音軟件。
丁 父:以后給古琴也制定出電子調音軟件或電子調音器,讓千百年的古琴進入現代生活。
丁玄宇:太好了,以后古琴定音就和我的簫一樣是標準音了。
武漢琴臺場景:一家人在參觀。
湖北省博物院場景:一家人在觀看曾侯乙編鐘、戰國時期的古琴器、排簫、笙。
黃鶴樓場景
丁 父:我們背一首跟黃鶴樓相關的詩歌作品。
丁玄宇:李白詩《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丁 母:很贊。
丁玄婷:哥哥好棒!
丁 父:揚州有一個名稱叫“廣陵”,漢末晉初有一首琴曲名叫《廣陵散》。
丁 母:厲害!
學校閱覽室:
陳老師:六年級的幾個學生對竹簫音準與古琴音準不同很感興趣,這半年問過我幾回了。你們音樂課是不是也有學生提問?
李老師:是啊,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念大學的時候沒有學過古琴,只學了鋼琴、小提琴、琵琶、二胡,不管中樂西樂都用統一的調音器定音準,樂隊里的樂器音高都一樣。現在我們學校出現了古琴,定音跟以前的方法不一樣、音準也有點差異,我想徹底了解怎么協調處理。古琴定弦為什么跟標準音不一樣?音高的計算公式和判斷有沒有問題?
陳老師:我找過一些聲學資料、看過一些對出土文物樂器的測音鑒定,有一個問題很突出:其他樂器都可以人為設置樂器的音高點,比如管長、管孔、弦長、編鐘編磬的大小形狀厚薄等等,只有古琴弦的泛音不能完全靠人工設置,古琴弦要靠兩個泛音一樣高后才能確定兩條弦散音達成協調,這樣確定的七條弦散音與標準音的振動頻率不一樣了。這樣說吧,動一條弦的散音必須考慮這條弦上的泛音準不準,我們平常用的標準音不考慮泛音準不準。
李老師:那你計算過嗎?
陳老師:計算了,確實有差異。
李老師:要不然這樣——我們成立一個老師家長學生興趣小組,大家一起來找找原因,做出古琴定音選擇方案。
陳老師:我們想到一起了,我也想把這事搞清楚,但是我不會彈古琴也不會吹簫,鋼琴的音準跟古琴是兩碼事,以前學的東西用不上。
古琴定音興趣小組成立,學生家長與老師、一起商討,學生列席。
鋼琴調音與古琴調音實驗
丁家
丁玄宇與丁父用圍棋排陣討論鋼琴鍵盤轉化為中樂鍵盤
丁 父:我們看看古琴上的的四準十二律怎么排列,六陽律用白子六陰呂用黑子。
丁玄宇用一白一黑棋子排好四十八個,又用白棋子黑棋子按鋼琴白鍵黑鍵間排列。
丁 父(手拿一本《律學》,邊看邊動手在兩排圍棋子上移動,用筆記本做記錄):這樣看,問題就出來了。
丁玄宇很興奮:什么問題?
丁 父:其實十二律跟十二個半音不是一回事,兩個結構體系。
丁玄宇:聽不懂。
丁 父:你以后會懂。古琴弦上的人為撥動整體長度振動產生的散音與自然振動三等分處產生的泛音決定了十二律的高低排序與不同音高之間的和諧關系,生律散音與被生律泛音兩個音之間有和諧關系,在每條弦上循環相生,一組十二律弦可以完成四組十二律整體倍半循環。鋼琴上的十二個半音來自前一個半音與后一個半音的開方取值,十二個半音是在連續開方十二次的前提完成一組十二個半音在一個倍半關系之間的排列。這樣確定了十二個半音的高低振動頻率數;鋼琴上的七聲音階結構不是開方得來的結構,也就是說鋼琴的C鍵音高跟D鍵音高沒有直接關系、或者說F鍵音高與G鍵音高沒有直接關系。西樂的七聲音階結構來自古希臘時期選擇,古希臘時期的畢達哥拉斯通過弦長比的方式確定了七聲音階結構,這個結構一直沿用至鋼琴音樂作品。所以西樂的五度律、純律、平均律在相同的一個倍半振動頻率之間有三套不同的十二個半音振動頻率,但是西樂作品都用相同的七聲音階結構。中國音樂對照兩千多年前管仲的記載,五音結構是在兩個音完全和諧的關系上尋找出來的高低距離,七音結構也是如此選擇。例如五音結構七音結構的宮音與徵音之間就是直接關系,宮生徵,宮音的1.5倍音高或3倍音高就是徵音。
用樂結構是中樂和西樂的分水嶺,西樂的七聲音階結構是一個整體結構,在此衍生出大調作品和小調作品。中樂的十二律相生關系是一個完整結構,五音結構和七音結構是這個整體結構上的一個片段。用十二律做宮音衍生出十二均,每均下面衍生出五個調的作品或七個調的作品。
學校琴房:
古琴小仙子:今天放假,我們一起聊聊天,喝喝茶。
鋼琴小王子:我們習慣喝咖啡。
古琴小仙子:好啊,我喝茶也喝咖啡。
鋼琴小王子:喝茶是中國的生活習慣,喝咖啡是歐洲人的生活習慣,現在全世界交通方便,喝茶喝咖啡的人遍布全世界。
古琴小仙子:是啊,中國人喝茶有《茶經》、喝酒有《酒經》、讀詩有《詩經》。
鋼琴小王子:那彈琴有沒有《琴經》?
古琴小仙子:好像有一本吧?我記得古代有人寫過,想不起誰寫的了。
古琴小仙子:記不住就算了,我們談點別的話題。上次你說你們的十二律是“隔八相生”找出來的,那你們的遵從天道的“隔八相生”讓我怎么從音樂里面感覺出來呢?比如說我的“八度”在鍵盤上一眼就看得出、一聽就聽得見,你說你們的音樂怎么找得出哪幾個音?
古琴小仙子:你的四個白鍵和三個黑鍵交錯排列就是一個“八度”,從左到右由低到高單向展示,這是你的優點。我的優點是本律與衍生律共同構成五音,我的五音是縱橫雙向展示。
鋼琴小王子:我的鋼琴鍵是從左到右一個鍵一個鍵地向右升高音準,你說你縱橫雙向怎么升高音準?
古琴小仙子:我的琴弦散音從一弦到七弦由低到高升高,這是第一個單向;我的七條弦按音都是從左到右由低到高排列,這是第二個單向;注意哦,散音排列和按音排列已經出現縱橫兩個方向規律變化了。我的七條弦上還有一個以七徽泛音為中軸線,對稱升高變化的音律;七徽上的泛音從第一弦到第七弦由低到高排列,五徽九徽泛音、四徽十徽泛音、二徽十二徽泛音、一徽十三徽泛音對稱升高,三徽六徽八會十一徽泛音完全一樣高不變化。
鋼琴小王子:我聽得心如亂麻,那你們上哪兒去找你想彈奏的音高呢?
古琴小王子:很簡單,徽即是律,弦即是音。古琴的七條弦的散音就是五音或者是七音,弦上“隔八相生”衍生出來泛音就是確定這首音樂作品的音律。所以古琴有定弦的模式,黃鐘均模式、夾鐘均模式、仲呂均模式、無射均模式等等定弦模式。
鋼琴小王子:你們的模式跟我們的調式一樣?
古琴小王子:也一樣也不一樣。
鋼琴小王子:今夜是頭暈之夜。
古琴小王子:你們的調式是一種用樂結構模式,我們的均也是一種用樂結構模式。我們有十二均,六十調或者八十四調。
鋼琴小王子:六十調?八十四調?怎么數出來的?你們古琴有十二律我們鋼琴有十二個半音,我們常用的調式有二十四個,你們怎么就數得出六十調或者八十四調?
古琴小仙子:我們古琴有十二均,在十二律里面選一律做均主,就是宮音。這個宮音可以組建自己團隊,五音結構選四個七音結構選六個。怎么選呢?連續“隔八相生”四次或者六次。
來,鋼琴小王子,你在我們的十二律里面選一律吧。
鋼琴小王子看看舞臺背景上的由低到高排列的十二律名:那我就選你們的第一個黃鐘,我們鋼琴十二個半音里第一個是C音。
古琴小仙子:選好了?你確定?五音結構還是七音結構?
鋼琴小王子:選好了,確定。選個五音結構看看。
舞臺背景上出現《黃鐘均定弦前提下的七條弦上音域圖》
古琴小仙子:黃鐘做均主,連續“隔八相生”四次,看看有哪四個律?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姑洗。這是元朝時期的《琴律發微》結構圖,看到沒有:一弦黃鐘宮、二弦太簇商、三弦姑洗角、四弦林鐘徵、五弦南呂羽、六弦黃鐘少宮、七弦太簇少商。
一均之下有五調:黃鐘均宮調、黃鐘均商調、黃鐘均角調、黃鐘均徵調、黃鐘均羽調。
我們排列一下吧,請十四位小仙子出來一下,身掛十二律名的十二個人,最后兩人是黃鐘太簇律名。
選黃鐘做均主就把黃鐘身上貼一個宮字、再在太簇、姑洗、林鐘、南呂身上貼商角徵羽。
古琴小仙子:你看我們的五音所選的五律有相生關系。十二律按高低順序排列看不出來音和音之間的關系,成為五音結構關系了他們的和諧關系一目了然。宮生徵,他們向上拉手;徵生商,他們向下拉手;商生羽,他們向上拉手;羽生角,她們向下拉手。
鋼琴小王子:好吧,我相信了。我們鋼琴鍵才叫一目了然,你們的古琴聽起來很復雜。
古琴小仙子:我們古琴弦上不同振動模式產生出的縱橫音律才會彈奏出像《流水》像《梅花三弄》這樣的琴曲。
鋼琴小王子:夜深了,以后再談。
古琴小仙子:做個好夢。
第四幕夏至
學校古琴定音興趣小組:
李老師:今天又辛苦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一起來討論古琴定音相關問題,謝謝了。
王 父:謝謝老師。我們在微信群里談論幾個月了,今天可以說找到結果了。古琴定音的前提條件是古琴弦的散音要考慮衍生出的泛音高度同時做到與另一條弦的泛音頻率相同,古琴弦才能說把音定準了。以前我們家孩子學彈古琴,我們都沒有考慮過音準不準,按調音器上的C調F調調弦,孩子也跟古琴雅集上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琴簫合奏過小曲子,也沒注意音高差異,覺得琴簫挺好聽。現在學校音樂老師聽出來琴簫音準有差異,又組織我們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古琴定音判斷,太好了。以后孩子也會注意觀察萬事萬物的相同與差異,究竟其原因找到解決方法制定解決措施。
王 母:這次參加一個琴簫合奏演出節目,我們在學校老師引導下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再解決問題,孩子家長都成長了一點。我們出版社對此很感興趣,希望以后出版一些帶有科學原理解說的中國音樂普及讀物。
丁 父:我們在家計算過、也跟科學課老師交流過,古琴弦的音準計算必須要把泛音產生的計算放進來,這樣散音和泛音才可能同步達到振動頻率數倍半相同。我們家四個人一起用圍棋子把鋼琴和古琴的音律做了兩個模型,看看不同調有什么差異?現在發現需要改變白鍵和黑鍵的排列順序,西樂的七聲音階結構和中樂的五音結構七音結構可以簡單轉換,記住兩個模式就通用西樂的二十四調和中樂的六十調、八十四調。
辦公室一片驚喜:這么好?
丁父對丁玄宇:把模型拿出來吧。
舞臺背景上出現第一幅《中樂鍵盤黃鐘均C大調》、第二幅《中樂鍵盤仲呂均F大調》
丁玄宇:中樂是十二個律,西樂是十二個半音,一個倍半關系之間音域的音律點個數相同。中樂的五音結構七音結構都是“隔八相生”的產物,西樂的七聲音階結構都是頻率比得出的結果。這是同一個黃鐘均在這個新鍵盤上出現的五個鍵和七個鍵,選用這五個鍵或七個鍵,左右手彈奏形成四個套路,換均主只用在鍵盤上平移。西樂的十二個半音常用有大調小調模式,七聲音階結構點數相同,音與音間距不同,所以在這個中樂鍵盤上左右手彈奏的樂曲成四個固定套路,很好記。
李老師:我看看,有點意思。
丁玄宇:老師,我爸爸說準備請他同學按這個新鍵盤做三個實驗版電子琴,一個送給學校、一個送給王昱菡同學家、一個我們家用。
王 父:我們家自己付款買,真不容易啊。我這個做園林設計的建筑師對傳統文化里的詩歌書法國畫音樂有一種天然的喜歡,等到你們的中樂電子鋼琴做出來后,我也學著彈彈,找找中國音樂的美感。
王昱菡:太開心了,謝謝伯父。
中樂電子鋼琴問世。
古琴定音小組所有成員坐在一起,實驗古琴、簫與中樂電子鋼琴的音準。
中樂電子鋼琴與古琴的散音泛音音準完全相同,與幾支簫的音準有差異。
丁 父:我們按古琴的音準去定制幾支簫,把中樂的音準恢復起來。
王 父:這個主意好,我先去學吹簫,以后跟我女兒琴簫合奏。麻煩你多定制幾支,這樣我從頭就聽中樂音準。
丁 父:好,有空了我們一起去找人做簫。
古琴與中樂電子鋼琴合奏
王昱菡跟丁玄宇進行古琴、電子中樂琴合奏,別有一番新鮮感。
丁玄婷:爸爸以后給我做一臺中樂鋼琴吧?我好想彈中樂鋼琴跟古琴合奏、跟洞簫合奏。
丁 父:等你考上大學我有空了就做實驗,看看能不能做一臺中樂鋼琴?
丁玄婷:崇拜爸爸!爸爸一定做得出來。
丁 母:貼心小棉襖。
古琴定音小組完成任務。
學校排練中老年古典舞:
用長綢舞跳《春江花月夜》,音樂老師參加在排練。
少兒詩文舞蹈:琴簫合奏配漢服團扇(荷花團扇)舞蹈《愛蓮說》,旁白朗誦《愛蓮說》。
學校琴房:
鋼琴小王子:你們的中樂電子鋼琴還不是跟我們學的,你們想彈中樂作品在我們的七聲音階鍵盤上也可以彈,不用再勞神費力地創造什么“中樂鋼琴”。
古琴小仙子:你的話有一點點對,大部分不對。
鋼琴小王子:哪里有不對?你們那個中樂鋼琴不是用鍵盤嗎?
古琴小仙子:這是你說的對的一點點,不對的有大部分。以后中樂電子鋼琴發聲部分一定是在西樂鋼琴的基礎上修改完成,這是西樂的原創。但是每個琴鍵發出的振動頻率不是西樂原創是中樂原創,十二律振動頻率數才是決定音樂音準的前提條件;另外鍵盤上的黑白鍵排列順序本質不同,這是中樂“隔八相生”產生的六律六呂的結構。西樂的七聲音階結構在你們的西樂鍵盤只有C大調才稱得上一目了然,我們的五音七音結構在中樂鍵盤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來,看看我們的中樂鋼琴鍵上六律均模式和六呂均模式,跟你們西樂鍵盤不同吧?把你們的大小調放上來也會一目了然哦。
舞臺背景再次出現前兩幅中樂電子鋼琴結構圖
鋼琴小王子:我們的音樂傳承了幾百年了,怎么彈鋼琴輕車熟路,不用再改變。
古琴小仙子:你說得對,你們的鋼琴作品確實很多優秀作品,全世界音樂學院和音樂會都能聽到鋼琴的聲音。中樂電子鋼琴才剛剛誕生出來,需要大家熟悉了解應用。我想說的是:中樂電子鋼琴可以一目了然展示中西樂的結構差異,展示中西文化的特點。
你看,我用中國的十二月代表的花卉替代十二月律管來展示中樂結構和西樂樂結構,你可以發現西樂和中樂各美其美。
舞臺上出來十二月花卉代表:正月山茶,二月迎春,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茉莉,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水仙,十二月梅花。
古琴小仙子:讓我來展示一下你們西樂作品里的用樂結構和我們中樂作品里的用樂結構,他們為什么各有其美。
第一步:我們把十一月的水仙花對應成十一月的黃鐘律管、十二月梅花對應成大呂律管、正月山茶對應成太簇律管、二月迎春應成夾鐘律管,三月桃花應成姑洗律管,四月牡丹應成仲呂律管,五月石榴應成蕤賓律管,六月荷花應成林鐘律管,七月茉莉應成夷則律管,八月桂花應成南呂律管,九月菊花應成無射律管,十月芙蓉應成應鐘律管。一朵花代表一個半音或一律。
第二步:西樂在一個倍半關系之間的有十二個半音,中樂在一個倍半關系之間有十二律。每一個半音或一個律用相同長度的彩綢來替代。
第三步:西樂的的七聲音階用七個半音,先選一個主音。你選哪個?
鋼琴小王子:C。
古琴小仙子:音樂作品的樂音有選擇,選七個或選五個,不是把十二個都用完對嗎?
鋼琴小王子:對!
古琴小仙子:這七個或五個音背后有數理關系,形成一個用樂結構。西樂的調式、中樂的樂均都是用樂結構。十二個半音或者十二律用十二個等長的長綢來表示半音或一律的距離,七聲音階的結構排一個隊列,一朵花代表一個音高點一個等長長度的長綢代表一個半音或一律。西樂七聲音階的大調結構小調結構模式是這樣,中樂五音七音結構模式是那樣。你看是不是一目了然?
鋼琴小王子:啊!太贊了!這樣看就清楚了。
古琴小仙子:再看看中樂一個樂均下面的五個調或七個調。選五音黃鐘均為例,五音黃鐘均的組成是黃鐘宮、太簇商、姑洗角、林鐘徵、南呂羽。黃鐘均徵調琴曲用這五律做樂音,韻腳是徵音宮音商音;黃鐘均商調琴曲,宮音是黃鐘律、韻腳是太簇商音林鐘徵音。中樂的樂調是在樂均結構下衍生,均內五音間隔排序和音高沒有變化,樂句的韻腳有變化。
選兩首五音黃鐘均琴曲來表現:用《鳳求凰》的徵調來跳紅綢舞、用《憶故人》的商調來跳白綢舞。
鋼琴小王子:真的不一樣,各有其美!學習了,謝謝小仙子引路。
丁家:
丁父丁母坐在茶桌邊喝茶
丁 父:我仔細看了兒子這次畢業典禮吹簫用的工尺譜和配合古琴減字譜,發現這兩種中樂譜存在的問題。譜上的時間軸太模糊,需要精細到秒后小數點,中樂應該創建一種時間軸刻度精細的旋律譜。現在把中樂的十二律振動頻率數搞清楚了,以后再把中樂的節拍時間刻度搞清楚,上個世紀初錄音的音樂唱片、戲曲唱片就可以用新型的中樂譜把音樂和戲曲完整地記錄下來,做到精準傳承。
畢業班畢業典禮
學校琴房:
鋼琴小王子:我們認識快一年了,這一年我們一起走過互相認識互相協作的日子。希望以后我們多合作,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作品。
古琴小仙子:中國有位老人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鋼琴的美感、古琴的美感在過去的歲月里通過人類的勞動傳播到全世界、傳播到太空,以后也將繼續為全世界傳播美好愿望。
答謝辭:謝謝李乃山常人葆琴友夫婦、賀鵬雷晶琴友夫婦在《流水》片段旋律音律、時間定位分析上給予的幫助;謝謝趙君莉琴友、趙欣琴友提供小學《語文》、《科學》、《音樂》課本。
作者簡介:范煜梅,四川成都人,獨立學者,蜀派琴人。1987年師從蜀派古琴傳人曾成偉老師學琴,2007年1月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書法專科班。三十三年來彈琴不輟,致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著有琴學史《琴與詩書同行》、編有《歷代琴學資料選》,與同等重要古琴教室琴友孫兆永、常人葆合著或自己獨立撰寫、發表多篇琴樂律論文,向大眾介紹中國音樂的原創樂律學知識。